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为什么中国经济不可能发生危机

banyuesudi 2014-05-20 14:33:37 总第172期 放大 缩小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正在放缓,部分小城市房价开始下跌,有一些公司出现亏损。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门负责人李昌镛却坚信,中国爆发全面金融危机的几率依然很小。

在一次采访中,李昌镛罗列出了几大理由,说明警钟还没有敲响。

第一,中国所欠债务的债主大多是其自身。的确,中国有债务。有一些算法把私人和政府欠账加在一起,计算出了超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额,这的确是非常吓人的。欠债公司和地方政府如何在生产减缓、利率上升的情况下偿还债务,这是一道谜题。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最新的地区经济观望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会从7.7%跌至7.5%,2015年会进一步下跌至7.3%。李昌镛表示,中国一定要看到信誉受损的情况。但是,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泰国和韩国的情况不同,中国没有大规模向海外举债,借来大量外币。中国外汇管理机构表示,中国的外债总额只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9%。而1997年时,韩国外债却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3。

这意味着,如果中国的货币进一步贬值(今年以来已贬值3%),将不会引发欠债激增,最终滚雪球、引发破产的情况不会发生。

第二,中国的政府欠债不多。正如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一样,中国政府预算也有赤字。不过相比较而言,中国政府的赤字很小,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根据美国银行美林证券统计,中国的所有政府欠债加在一起,包括中央政府欠债以及更严重的地方省份欠债,总和也不过是国内生产总值的53%。而美国的政府欠债已经相当于整个国内生产总值,日本的政府欠债更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4倍。这样一比较即可知道,中国的政府欠债问题不算严重。

这意味着,如果欠债问题太过严重,中国还有能力针对经济增长放缓问题采取措施。此外,如果债务数额过于巨大,政府还可以为银行或借债方提供担保。最坏的情形就是,中国的中央银行可以追随美联储和日本银行的先例,买下全部资产印钞。这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算情况不妙,他们依然可以应付过关。”李昌镛表示。

第三,中国减速(包括经济增长放缓)是政府有计划调整的。人们往往会高估共产党领导在经济决策方面的影响力,但是无可质疑的是,他们显然有着令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领导人羡慕嫉妒的决策权。

美国国会否定了前财政秘书亨利·鲍尔森抑制2008年金融危机的最初提案。中国的经济管理要臣与鲍尔森相比,发挥的余地就要大得多了。人民代表大会不会否决其提案,大部分中国的银行也是国有银行,中国的经济支柱依然是国有企业。

中国政府可以指导银行怎样借贷、借贷给谁,甚至可以指示大公司如何投资、投资去哪里。政策调控的办法似乎是中国领导人尽量避免采用的,但它依然是一个可选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美国和欧洲的中央银行银行管理者却只能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即便利率达到历史最低也不能控制银行贷款或公司借款。这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

这是不是就是说中国可以对现状坐视不管呢?李昌镛表示,当然不是。中国要对经济进行透彻的审视,减少对出口、房地产投资以及重工业的依赖程度。

李昌镛同时表示,中国需要减少经济投资,提高利率,减小信誉泡沫。要发展银行储蓄保险,这将有助于消减公众普遍相信政府将为任何借债人收拾烂摊子的错觉。这一错觉导致了银行和违规金融机构(所谓影子银行)无限制的借款。

“这条路是很崎岖的。”李昌镛说。欠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与2008年时中国所做的相比,现在的中国更应该依靠一些小规模的调整办法来解决金融问题。李昌镛称之为“微创手术”。

(美国华尔街日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