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英国人到上海学习“怎么教数学”

yangguangbaodao 2014-04-17 14:49:16 总第170期 放大 缩小

 

英国广播公司记者的到来,多少令上海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有些紧张,整整两天,他全程陪同采访,“他们居然是来学上数学课的!我也很诧异。”与BBC专题片拍摄同步进行的,是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2月24日、25日带着一群英国校长在上海建平中学西校、福山外国语小学以及上海中学“听数学课”。

事实上,早在去年,英国就组成过一个50人专家团来上海“学教数学”。英国国人迫切想弄明白,究竟是什么让上海学生连续两次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全球排名中位列第一。

“毫无压力”的教学模式令学生“充分自信”但成绩欠佳

带着孩子在英国学校上了3年学之后,张华(化名)用“毫无压力”四个字来形容女儿目前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多少令这个习惯了高压式教学的“上海爸爸”有些不习惯,“英国这里一周的数学作业才抵上国内一天的数学作业”。

英国也有数学考试,不过将近一个月才考一次,题目也比较简单。每单元学完后学校会给学生进行考评,但不是统一测验,而是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考评。

不论是张华,还是他的女儿,都对这种新鲜的教学方法颇为赞赏,“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不仅如此,英国的教师还鼓励学生们“选课”,英语水平高一些,可以选择去更高一级的英语班上课;数学水平高一些,可以去数学高级班上课。

张华的女儿就因为地理拉开别人很多,在老师建议下“跳了两级”到高年级班去上课,“以前在上海,每次学校考试排名后,感觉孩子都灰头土脸的;现在,她明显自信了许多,英国没有排名,她常常觉得自己‘这方面很棒,那方面也很棒’。”

在中国家长为英国教育折服的同时,英国教育大臣特鲁斯女士却不得不为提高英国孩子的数学能力焦虑。这种焦虑,在上海调研期间,被她的所见、所闻再一次放大。

在上海的一堂观摩课上,她问一个学生,“你将来想做什么?”孩子的回答竟然是“科学家”。这样的回答,像重锤一样狠狠地敲打了特鲁斯一下,“在英国,很少有孩子会想做科学家,孩子们觉得这太乏味了。”

特鲁斯说,英国是老牌的科技强国,但如今,“祖国花朵”们在数学方面的表现实在难以令人满意,“家长不重视,孩子也不重视。”

英国协和中学毕业生、上海青年企业家平凡相当推崇英国中学的教学方式。“他们的问题不是出在教学方式上,而是全员重视上。”平凡觉得,如果让“数学”变成英国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英国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也会迅速提高;如果英国孩子放学后也去学“奥数”,他们的成绩没准提高得更快些。

听课、备课、教研组讨论这些事在英国不存在

同英国人在一起待了两天,上海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对英国的中小学教育也大致有了些了解。在他看来,英国人数学成绩不佳,很大一部分原因或许出在“教师”和“教学方式”身上。

在张华口中颇具“因材施教”特点的“走班制”教学方法,在有20多年中学教学经验的张志敏眼中,却有着天然的弊端。最大的问题是——“走班制”过程中,教师无法固定自己的学生目标群,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够了解。

“中学生上课就像大学生一样,可以自己选课程、选阶段,这种方式,在基础教育阶段,可能并不是很恰当。”张志敏认为,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现行的“班级制”较英国的“走班制”更有优势,老师与固定一群学生、学生与固定一群同学的沟通交往更顺畅些。

BBC专题片拍摄过程中,英国记者对于中国校园里老师可以互相听课、课前共同备课的做法尤其惊讶。他告诉张志敏,在英国,一个老师上课期间,是绝对不允许其他老师或者校长坐在教室后排听课的,老师们更不可能坐到一起备课。

张志敏说,由于老师工作年限不一样,教研组共同备课的方法有助于新老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沟通。在教材方面,中国的教材相比英国的教材,稳定性更高,“国外的教材变动太多,但实际上,在基础教育领域,主要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思维,不需要也不适宜过多变动。”

中国学校的听课、备课、教研组制度,同样也给英国教育大臣特鲁斯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的老师花了大把的时间在一起探讨怎么教、怎么提起学生兴趣以及批改作业上,而在英国,老师们则花大量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聊天。”

与近来媒体一边倒式地报道英国人来“学习”不同,在听课、备课、教研组问题上,特鲁斯并未使用“学习”二字,她较为中性地用了“关注”这个词。

(中国青年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