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高考改革去向何处

yangguangjujiao 2014-04-17 14:42:16 李 妍/特约撰稿人 总第170期 放大 缩小

 

“没有高考,你怎么拼得过富二代?”这条黑色幽默的高考冲刺标语,俨然已是当下中国学生高考诉求的生动注脚。

公平、打破阶层、向上流动……这些关键词,是学子们借高考改变自身命运的根本动力。对高考来说,公平就是底线。可公平也只是一条底线性的准则,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公平的外延以及实现公平的路径,也在不断拓宽。现在,建立在“一考定终身”单一模式下的公平准则,显然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发展以及学子们的诉求。因此,在公平这条准则之上,如何让公平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用,如何充分拓宽公平外延,以更多形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平诉求,显然更是整个社会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这种思考,体现在顶层设计上,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重点写入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内容。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决定》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700多字的内容,深刻地影响着千家万户。

教育的深层诉求是尊重个性与差异

有媒体曾采访一位考入斯坦福大学的中国孩子,当谈到中美教育最大的区别时,他脱口而出:“美国大学总爱问,你跟别人有什么不同?中国大学老是看你比别人多几分?一个是追求人的独特性,一个是考察人的相似性。”这个孩子从小在北京的大院里长大,一直到高中才作为交换生出去一年,然后很幸运地找到了理想的大学。

另一个上了普林斯顿大学的中国孩子,初中就去了新加坡留学,然后再去美国读大学,他一直关心的问题是到底如何选择自己未来的专业。在他看来,国外教育最好的地方就是提前让你根据兴趣选择,这样就会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并纠错。而中国学生都是埋头苦学,高考之后估完分数,再根据家长意见“随便”填个志愿,他认为这样很不靠谱。

这两个故事大概能说明大家理想诉求中的教育模式。教育的前提,是假设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可能在某方面有特别的造诣,然后教育再通过制度设计以及课程安排,小心求证出每个人的未来发展路径。这样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既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更是对每个个体的尊重。往更深的地方去探究,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其实也是顺应了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这有利于人才资源与社会需求相对接。

遗憾的是,中国教育恰恰不是在尊重个性、打造特色上做文章,而是热衷于制造千篇一律的人。“一考定终身”的模式,貌似实现了从一个模子出来的公平,学生成了教育流水线上的产物,不仅失去了个性,也不知自身所长,直到进入大学后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究竟能干什么,人才纠错成本过高。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减负、素质教育、“英语、数学滚出高考”之类的吁求,都只是对高考制度不满的表面抗议。往深层来说,教育改革必须首先从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开始,然后,才可能真正尊重学生们对教育的选择权,既让教育培养人才,又让学子们能够充分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最终真正满足学生的教育诉求以及社会的人才需求。

尊重差异的中外实践

或许正是认识到这种个体的差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中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据鲁昕介绍,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在高中阶段就能选择未来的发展模式,并充分尊重学子对教育模式的选择,这留出了时间充分纠错,或许,这正是中国高考改革尊重人才差异、走出人才与市场对接的第一步。事实上,此番高考改革的潜在模仿对象正是德国。

二战之后德国、日本双双实现“经济起飞”,劳动力素质高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在汽车、电子和机械制造领域,德日两国的高素质劳动力可谓居功至伟,这些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德日两国出口贸易额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主要支撑。此外,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下,高素质劳动力对于就业压力的抗衡更凸显出优势。在欧债危机背景下,德国青年的失业率仅为7%,而法国、意大利则占到了30%~40%。

之所以有这样的差距,正在于德国采用了特有的双重教育体系,即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行。在欧洲,甚至在全球,没有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程度能赶上德国。正是通过这种学术型与职业技术型人才的分流,通过既在学校当学生又进入企业当学徒的职业教育训练,学校教育与企业、市场需求才有了很好的衔接,学生也才能迅速参与到企业的高要求生产中去。这就是充分尊重人才差异,最终顺应市场分工、多元需求的结果。

回过头来看我们的“两种高考”改革,虽然现在已经通过双重教育体系这一模式,与德国做到了神似。但要真正神形兼似,还必须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让学术研究、技术教育与市场需求充分对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要让“中国制造”真正走向“中国智造”,要让每类人才在世界大分工的格局中,各归其位,显然首先必须在教育上充分认识这种个体的差异化。

扩大考生选择权尊重选择自由

除了充分尊重差异,从世界先进国家的高考模式及高考改革经验来看,在高考招生方面,加强国家统一考试,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增加学生的选择自由,也是各国高考改革的基本框架。

比如美国的SAT考试,就是通过一年多考,择优算入高考成绩。同时各国也都在努力通过增加考试次数、组合考试科目和丰富招生形式,尽量增加考生的选择自由。对此,有教育学者就建议,未来中国的高考招生考试评价可以有三部分组成,一是中学阶段基本知识能力的通用考试,可以参考美国SAT的方式,一年多考,择优计算成绩;第二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的综合表现评价,包括他人推荐、自我推荐、社会表现、特长证明等;第三部分,高校自主出题,学生根据报考学校选择加试科目。如此一来,没有统一的分数线,也打破了单一评价指标。

高校自主出题,打破单一评价指标,也就是扩大了高校招生自主权。事实上,在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允许高校组织单独考试,强调学生的平时学习,也是各国防止高考“一试定终身”的有效途径。比如,日本的全国统考一年举行两次,并允许高校举行单独考试;美国采用以高中成绩、SAT或ACT测试成绩、高中教师评语及推荐信为综合依据的录取办法;英国增加“课程作业”的占分比例,增设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补充水平考试和特殊试卷;法国采用统一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综合判断,并根据考生在大学试读期一年后的考试情况决定是否正式注册;澳大利亚废除高考毕业会考制度,以学生高中两年的综合成绩加上一次“全澳等级考试”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依据。

而针对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不完善,以至出现腐败寻租与不公等问题的担忧。有教育学者就建议,科学、合理的自主招生应该与集中录取脱钩,允许学生与学校双向选择。学生参加统一高考,学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提出申请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学生自主申请大学,大学根据统一测试成绩、大学面试考察成绩、中学学业成绩综合评价录取学生。简单地说,就是变以前的“统一高考+集中录取”为“统一高考+自主招生”。如果考生可以申请若干所大学,可获得若干所大学录取通知书,将充分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而选择权是受教育者最基本的权利,有了选择权的受教育者,将进一步拥有对大学的监督权、评价权,教育部门、学校面对有选择权的受教育者,不得不做到信息公开、确保公平公正。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