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分类高考投下的石子

yangguangjujiao 2014-04-17 14:13:12 ■ 王 聃/特约撰稿人 总第170期 放大 缩小

 

于高考变迁中,可以看见更清晰的社会变化。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众多丢下锄头重新拾起书本的年轻人,创造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2001年,报考资格中要求“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的规定被取消,高考中的白发甚至是父子考生,成为报道热点;2004年,多省市实行高考自主命题试点,高考命题开始成其为一件饶有创意、甚至或多或少包含竞争意味的事情。在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公开表示,中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这将是怎样一个风向?

分类高考的象征意义

如同此前传出的高考不再分科、英语或一年多考的高考改革声音一样,分类高考模式不仅力度很大,改革象征意义尤其不容低估。

按照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介绍,所谓两种高考模式,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指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鲁副部长解释说,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但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同时,一个背景是,近年来中国每年从中高等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总量约在1700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矛盾,已成为短期内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

尽管叙述稍稍显得繁琐,其中释放出来的信息与风向不言自明:以前大而笼统归于高考中的职业院校招生,此后将被单独列出,领受格外眷顾。如果说过往的高职招生状态还留于“文化测试偏难、技能测试偏易”的尴尬境地,那么分离出来的专门技能型高考,直接效应就是为高职院校招收到更合适的学生。与此同时,相随政策推行下的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数量迅增的高职院校,以及它培养出来的系列技术技能型人才,必将弥补当前市场对于该类人才极度匮乏的现状,强力“中国制造”转型到“中国智造”。

对于技能型高考的“破旧立新”,宏观改变足以想象,但如果我们能够回到高考意义的原点,重新发现的东西或许更多。在漫长的推行时间之后,当下的高考正在招致前所未有的评点乃至指责,诸如它自身的种种弊端,诸如它所带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状。但即便经由种种争议,一个常识依旧是,时至今日,就算社会的公平体系正在面临挑战,高考依旧是一种“最不坏”的公平制度,是社会阶层能够向上流动的不多渠道之一。

正因如此,倘若进行宏观观察,即将推行的两种高考模式,其意义尤其在于助推高考自身价值的恢复。现在中国大学推行的通识教育模式的形成,虽然有着历史性的缘由,亦习惯于宣称培养具有批判性、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但此种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并无严格区别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来校园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当读书无用论、毕业即失业论甚嚣尘上,它也是高考社会流动功能减弱的直接反映。如果培养模式被区分开来,职业教育被重点提出,愈加与社会合拍的培养必将带来大学就业形势的改观,社会性的流动自然会加速。

分类高考的现实效果思量

从逻辑上分析,分类高考改革所带来的加速流动效应,是可以想象的。但倘若置之于现实,这样的效果兑现可能并没有想象中容易。

《光明日报》的文章表示,按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丁大建的说法,由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上最大的结构性问题表现为大学生就业难、农民工招工难,未来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熟练技术工人,“如果技能型高考的实现能倒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解决这种结构性的不匹配,大学生就业难题或将得到缓解。”

同时丁大建也指出,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来讲,从分类高考改革转变为技能型大学生的良好就业状态,还必须迈过“两道槛”。第一,从学校角度而言,办学应更遵循市场规律,办出个性和特色,与产业发展对接,形成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第二,要变革报酬体系。职业化的社会需要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合理的薪酬制度,要摆脱现有的等级化人才观,按照职业特征由市场配置薪酬——但很显然,不管是两点中的哪一点,都没有揣测中的容易兑现。

按照教育部自身机关报《中国教育报》的说法,实行两种高考模式分流之后,高考整体面临的压力可以减轻,高中和大学的课程和教学设计,可以“因材施教”,更贴近学生和社会需求,这是“两种高考模式”为教育争取到的空间。但这一空间要真正为学校所用,仍然需要宏大体制实现某种突破。只有走出现今高职的困境,改变技术技能型大学在高校系列中的地位,让从事技术工作的毕业生在工资收入、社会地位和人生机会上获得平等待遇,技术技能型高考才能脱离“边缘”地位,亦迎来技能型大学生现实就业的春天。

教育学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在职业教育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没有得到认可的现状下,简单将高考分为学术型和技能型并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学生不愿意从事技能型工作。同时,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空心化,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培养等方面都与社会发展脱节,很多学生毕业后与企业用人需求不匹配,高素质的职业教育人才普遍匮乏。“只有让职业教育获得平等的地位,才能真正实现分类考试、人才分流,这样高考改革探索才能获得成功。”

归结起来,不难得出结论,从长远而言,伴随着经济转型的加快,技能型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应该会呈现出良好的状态,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有几个现实的前提不可或缺。

一则,分类高考带来技能型大学生就业状况向好,这需要整个社会消除对“技能型人才”乃至是对“高职”习惯性的低看心态。倘若此种舆论氛围无法改观,起码会令不少学生怯于报考。或者说,仍然会像现在一样,高职院校会成为低分考生或者家境贫寒学生的集中报考地。

二则,要提高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内在评价与态度,需要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合理的薪酬制度,并且让技能型人才能够实现自由流动的上升空间。如此现实的制度安排不会自发地形成,必须依赖于国家计划或行动进行助推。

三则,攸关重要的一点是,高职院校本身的培养质量要提高。高考改革政策的倾斜,甚至是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都不会直接带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好。更重要的在于,高职院校要通过自己到位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技能型人才。与此同时,对市场需求一样要有敏捷的观察力,致力于培养出市场中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如此,高职院校毕业生才会真正成为“抢手货”。

正因如此,对于分类高考的一个谨慎性评价是:职业教育的春天不会这么快来临;从两种高考模式转换为现实职业教育的推行力,道路尚且漫长。它要面对整个社会对于职业教育“低看”的态度;高校本身的转型也要求是一个触及灵魂的过程;曾经多是低分或贫寒考生就读高职院校的状态,必须被改变。这些都是需要被正视的问题。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