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用“主妇电视剧”贩卖主流价值观?

yangguangjujiao 2014-03-23 17:52:48 余 旖/特约撰稿人 总第168期 放大 缩小

 

美剧和韩剧在国内流行,早就不是稀奇事:DVD时代,《24小时》和《大长今》就各有忠诚的粉丝群;视频网站风行以来,《绯闻女孩》、《生活大爆炸》等类型多样的美剧、主打俊男美女的韩国偶像剧,都对年轻观众形成有力争夺。不过,很多走红的外剧更像黑市上的俏货,抢手归抢手,但评价只在小圈子里交流传播,影响有限,也很少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这种情况在今年显然已被打破。以政治为主题的美剧《纸牌屋》和天马行空充满梦境感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从网上火到线下,不仅中国的网友、媒体和影视人、文化人,热议不断,将其视作潮流文化的必修课,甚至很多严肃的政经类媒体都生怕落伍似的,热烈讨论两剧爆红的原因。过去人们主要将目光集中在韩剧、美剧的剧情、台词、造型等方面,现在,更多的人认为,题材与社会生活独特的呼应关系、风格化显著的创作原则,以及内在价值观更切合观众的情感需求,这才是美剧和韩剧长盛不衰的秘笈。

美剧必杀技:把选择权交给观众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所有的美剧,笔者愿意形容为:这是由一群信奉“比黑白都好的是灰色”的人为观赏者制造的思维迷宫。他们的目的,就是逼迫你不断质疑脚下土地的真实和结实,不断用一种解释推翻另一种解释,并且在一次次推翻中,检讨自己的愚蠢和贪心。

美剧的主题当然很丰富,也很主流,像很多评论说的那样:吸血鬼、毒贩子、外星人和脱衣舞娘,总不离亲情、友情、爱情的戏码;永远的邪不压正;永远在最黑暗处看见“星星点灯”……美剧是寻找“意义”的预备演出,像英剧那样在蒙太奇的跳脱场景中浮出潜台词——“不干什么”、“不为什么”和“仅此而已”,是不大可能出现在美剧中的,那不符合“美剧价值观”。

美剧的价值观是什么?有人认为很老套,无非是个人之上、英雄主义,加上所谓的“美国梦”。但是,为什么同样“政治正确”,美剧讲故事的手法总是更容易被市场(观众)所接受?除了注重流行元素、台词锤炼和包装精良这些基本功以外,美剧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断给观众制造困境:一个正义完美的人物,一定背负着一段阴暗惨淡的过去,或者陷入一场绝对不可能清白脱身的危机;一个大反派,一定会对某个小人物投去若有若无的温情,或者在观众恨得牙痒痒时,做出出人意料的虽败犹荣的抉择;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一定被搅入一些肮脏的利益博弈,被操弄得面目全非;而很多令人不齿的交易、阴谋背后,也许是高尚、隐忍的牺牲……

总之,这些剧情和人设的反转,都是为了让观众体会到“选择”的神秘力量;而选择的背后,喜欢自我代入的观众,必须学习与命运直接对话。

已经进入第九季的著名罪案类美剧《犯罪心理》,采取的是美剧常用的形式:每集讲一个罪案,开头和结尾,电视剧的主人公——BAU(行为分析小组)的犯罪心理学家们,总会旁白一句名人名言。这句话常常是解开这集罪案当事人心理的线索。这些话有很多是谈论善与恶、成长与退缩、自我与他人、我们的个性与社会的需要等等双向选择的。电视剧虽然几乎每案必破,但是,却几乎不在对与错中做出结论,只是通过故事告诉你:“一个人做了这样的选择,所以有了这样的结果。”——而其他可能性,还不计其数。拥有选择权和裁判权的是你,电视剧阳光如《吸血鬼日记》那样华丽唯美,人性美丑转换的界限也仍然非常暧昧,灰色地带远远大于黑或白。

有人说美剧是永远光明的,那是只看了结尾。在光明的尾巴来临之前,大容量、高密度、快速推进的剧本中,挤满了反复无常的观点交锋。有时候简直会怀疑,美剧的编剧到底有没有立场,有没有为观众准备大团圆的结果,甚至,他们有没有确定谁是主人公?

这和很多国产剧一眼即可看穿若干集,显然是有天壤之别。

韩剧:在幻想屋里涂抹浮世绘

和美剧总是把观众置于困境的趣味相比,韩剧简直像一个友好的整形美女:千篇一律的爱情纠葛,喧宾夺主的时尚元素;你绝不会看不懂剧情,也不会看过以后,反省自己多日以致辗转难眠。难怪,在《来自星星的你》以前,韩剧每每被视为矫情和弱智的娱乐鸦片。

但是,对韩剧的分析,我们必须放在韩国社会这些年的变化之中,才有足够的观察视域。和韩剧的暴风效应不相称的,是韩剧并不长的成长期。

韩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还是一个刚刚摆脱了军政统治、开始逐步走向民主和开放的国家。如果把韩剧的发生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理解,它可以被看作是韩国社会突破宣教束缚、向商业文明靠拢的文化产物。韩国电视剧形成独特的家庭伦理剧、青春偶像剧和传统历史剧三足鼎立的格局,也是受到了整个社会民主化速度较快、观众意志得以成为市场主导的影响。

以韩剧颇具特色的“女人缘”为例。有人说,韩剧是拍给幼稚、弱智的宅女们看的,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套路的爱情,男一、男二非富即贵还要为一个女人争风吃醋,女二、家长统统暗中使坏不到剧终不肯冰释前嫌……但是,如果仔细分析,韩剧中的女主角,形象设计、性情风格,甚至社会角色,在短短一二十年间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蓝色生死恋》中清纯苦命、对男友充满依恋的小妹妹,如果放在今天的偶像剧中,充其量只是个不起眼的小配角,恐怕连台词都没有几句。从“丑女”金三顺开始,“女主”们分别经历了女扮男装潮流、女强人潮流,现在则年龄、婚育统统不在话下,越颠覆越有戏。过去王子保护灰姑娘的路数已经被抛弃,编剧似乎有意强调的,正是女性角色对漫画少女形象的背离。

《来自星星的你》就不用说了,御姐和小鲜肉的搭配,让人觉得别扭而又奇妙。2013年大火的《听见你的声音》,男主角干脆成了高中生,爱上的女人是一个伶牙俐齿、强悍犀利的法律“白骨精”。今年被《来自星星的你》盖了风头的另一部韩剧《需要浪漫3》,是由当年凭《爱上女主播》而走红的金素妍主演,与她搭档的成俊还不满24岁,在戏中饰演角色与她竟有6岁的差距……

对于这种搭配,有人觉得是女编剧们的意淫,但恐怕很少人联系到,当前韩国特别是首尔,女性婚育观念正在产生的巨变。实际上,随着韩国女性独立生活能力的增强,他们对传统的男尊女卑的家庭建设,正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首尔离婚率居高不下,单身家庭增加的速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这意味着许多勇敢的女人将重新投身婚恋市场。所以,很难说到底电视剧是在造梦,还是反映了某种群体悸动。

韩剧的“反现实”,只是理解的一个维度;从另一个角度看,韩剧编剧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是远远超过国产剧创作的。在另一部被评价为只有长腿、脸蛋可看的偶像剧《继承者们》那里,原汁原味传达着韩国公众对财阀家族的忧虑和批评,甚至里面富二代自杀的细节,都让人立刻联想到三星会长李健熙的小女儿——因家庭阻挠恋爱而自杀。

因此,简单认为韩剧闭门造车并不准确。韩剧编剧中身家最高的几位,比如写出了《市政厅》和《秘密花园》的金恩淑等,都以对社会问题触觉敏感、台词精准反映公众心态而著称。而另外两大类型韩剧——家庭伦理剧和传统历史剧,不仅在韩国国内影响深远,对于“韩国价值观”的传播更是意义非凡。《大长今》只凭一行描述,成为席卷亚洲的“长今现象”,这与韩国历史剧制作一贯坚持高品质和文化格调有很大关系。

演给主妇们看的韩剧,传递的可并不只是“什么包包最时髦”这样的信息。韩国编剧是用四格漫画一样的手法,讲述发生在亚洲最发达地区之一的韩国的种种社会演进,而在发展上紧随其后的其他国家的观众,又怎么会不产生心弦共鸣呢?

电视剧特别是热播剧,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快餐,不可能有特别厚重的内涵。但是,美剧、韩剧的成功却说明,它们在事实上,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他国观众的某种精神营养。这于我们究竟是福是祸?又为何在不经意之间就能够实现?这样的“技巧”,能否影响和改变国产电视的制作思路与制作模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好好讨论的问题。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