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在仪式中疗伤──我看《入殓师》

pinweiyuedu 2014-03-01 14:56:45 总第166期 放大 缩小

《入殓师》给观众带去最多也是最大的冲击,就是改变了很多人对死亡的看法。我们先来看一看这部片子表现的日本入殓仪式:

遗体的一侧跪坐着逝者的亲属,另一侧是同样跪坐着的入殓师。

仪式开始时,入殓师向逝者亲属宣布:“现在我们开始吧。让我们为他祈祷,希望他一路走好。”说罢,入殓师双手合十对遗体行鞠躬礼。

礼毕,入殓师先用双手温柔地按摩逝者的脸,使其不再那么僵硬从而恢复自然的样子。

接着,小心地掀开盖着逝者的寿单,为其解开和服的衣带,把逝者的手从合十的姿势复原到自然状态,再把寿单轻柔地盖在逝者身上,在寿单下小心翼翼地褪出和服,把和服复又盖在寿单上,再温柔地从下面抽走寿单,然后,手握湿巾,伸进逝者的和服下,一寸一寸地、一丝不苟地为逝者擦拭肌肤……

整个净身、更衣与化妆的过程,都是在逝者亲属屏息静神、目不转睛的注视下进行的。由于入殓师极其温柔体贴、细致入微,逝者的身体不曾有丝毫的暴露。

在如此精致细腻如行为艺术般的入殓仪式中,逝者作为人的尊严得到了最高体现,生者的心也得到了极大的安抚。而死亡,则表现出其另外一面:美丽而又引人沉思。

人类所有的仪式不仅有社会学意义,而且有心理学意义。仪式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入殓仪式不仅可以安抚逝者亲属的心,更有重要的疗治创伤的功能。

比如,那个一心想做女人而不成最后自杀身亡的青年男子留男。他的父亲在他选择女孩子的扮相后,就没有正眼看过他的脸,直到他去世。

在入殓师结束他们的仪式准备离开时,留男的父亲上前,非常诚恳地说:“留男变成那样后,我们天天吵架,我再也没有看过他的脸。你们让我想起了他微笑的样子。真的谢谢你们了!”

多少年的不解、愤怒甚至怨恨,多少年结下的伤痛,在最后的时刻终于都得到化解,此时,正是这个有关死亡的虔诚仪式疗治了生者的伤。

入殓仪式为什么会具有如此重要的疗伤作用?

最关键处就在于它帮助生者完成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未完成事”。

所谓“未完成事”是指一些未能表达的情感和一些未能采取的行为。这是心理治疗家帕尔斯提出的。他发现,人本应是一个完形,如果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因为某些原因遭到阻止或者伤害,那么,人格的整体就会出现未完成状态。如因儿时父母的遗弃而产生的恐惧、悲伤、自罪和怨恨,再如由于亲子冲突而产生的焦虑、痛苦和愤怒等,它们会在无意识中持续地影响当事人对现实的看法和反应。

大悟对父亲的怨恨、留男的父亲对儿子的愤怒、大悟的女同事在儿子问题上的悔恨等,都是“未完成事”。它们折磨着人,使人陷于自责、后悔、悲哀与愤怒等不良情绪中无法自拔,而入殓仪式则正好给人提供了一个“完成”的机会,这个完成不是物质的完成,而是精神的完成:即对过去事件的重构或说是重新解释。在如此庄严而隆重的告别仪式的帮助下,在生离死别的大背景中对过往凝神沉思,一切恩怨都显得微不足道,唯有互道珍重才最重要。于是,“未完成”的得以“完成”,“未放下”的得以“放下”。

于是,上路的不仅是逝者,还有生者,他们在另一边,轻装,然后上路。开始自己的新生!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