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春晚的爱与恨

banyuesudi 2014-03-01 14:09:09 总第166期 放大 缩小

在全民娱乐时代,吐槽春晚本身成了一种娱乐,也成了春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把吐槽从春晚中剥离出来,春晚反倒会失真。只有把春晚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好评、吐槽加在一起,才能真正品出“央视春晚”这道菜的色、香、味。

忧虑:

中原网:真诚、温暖、振奋和以往春晚基调相比,并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做到好玩,就肯定是一种突破。好玩既是幽默有趣的表达,也针砭时弊、触及人心的深度。春晚难以取得高评价的原因如往前一样,一是联欢会模式无突破,二是审查制度依旧严格。

东方今报:倘若春晚就该严肃高雅,那么任何秉承娱乐精神或者怀揣民间笑料的人,到了这里也会变成“春晚体”。在有定论的五位主持人中,朱军、董卿、毕福剑和李思思这些老面孔,加上不那么像主持人的张国立,看上去颇有新意,其实也还是换汤不换药,无法期望张国立一人就能改变春晚的主持旧貌。

见解:

北京青年报:央视春晚首先要吸纳、包容全国各族人民对于春节联欢的不同需求,其次要创新节目形式,深入反映、整合纷繁芜杂、丰富多彩的现实内容。主办者要综合考量意识形态、社会教化、文化娱乐、传统与现代、草根与精英、民族性与国际化等多重因素,统筹兼顾,平衡协调,提炼萃取,融会贯通。

中国新闻网:针对如何办好春晚,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开门办春晚”。票选春晚导演,把选择权交给公众,于办好春晚最起码有两个好处。其一,春晚受到的压力定会小得多;其二,可以带动导演思路的变化。如果春晚导演组能够倾听各方面的建议,最终端出来的作品就有望更加贴近观众心理。

新浪网:在新技术不断革新的当下,传统春晚或许终将成为“精神年夜饭”的一道“配菜”:不指望原料、烹饪、调和面面俱到,也不见得非吃上这么一口,只是偶尔把筷子伸进这“配菜”盘子时,能让自己的“精神味蕾”感动一下,延续着一种已经习惯的传统,根本就不对症。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