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年轻人快乐心态报告》:积极心态是用不尽的资源

yangguangjujiao 2014-01-26 12:21:20 总第165期 放大 缩小

 

感谢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和土豆网联合发布的《中国年轻人快乐心态报告》。对是否快乐、如何快乐这个话题的关注,是一个国家人文的进步。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快乐”这个话题,其本身的意义已远远超越一份社会学报告的价值。

在谈快乐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快乐的含义。到底什么才是快乐?是富可敌国?是全家团圆?是健康长寿?快乐的具体化是如此之难,那是因为快乐是一种感知,是个体最私密的一种情感体验,每个人对快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而我认为,达到自我满足的状态就是最大的快乐,圆满自足,其乐悠悠。

在《中国年轻人快乐心态报告》中我们看到,75%的年轻人对快乐的认知和家人对快乐的认知存在落差,超过50%的人由于表达不当造成对他人关爱的缺失。大部分年轻人认为快乐来自于物质的满足和“给予”,而45.6%的调查者家人却认为快乐来自关心和陪伴。

这个调查数据让我想起了我和我母亲间的一件趣事。我从小就讨厌吃苹果,可是母亲非逼我每天吃一个苹果。到现在我还是讨厌吃苹果,但每次去看望母亲的时候,母亲还是会削个苹果给我吃。看似无稽的存在实则合情合理。人类相处的时候存在感知偏差是正常的,快乐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不是我,你怎知我走过的路,心中的苦与乐。你不是我,你怎知你给我的爱,是否是我渴慕。

感知偏差是无法避免的,但却可以通过努力减少偏差。如何减少偏差呢?是一味地指责年轻人的物欲?贬斥年轻人的自私?或者是安静下来,先来看看这个物欲世界里年轻人的内心。从小接受的功利主义教育,现实社会的精英上位法则,物欲这个词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可时代又有什么错?那是时间洪流里的必然存在。

不要害怕物欲,物欲不是洪荒猛兽,换个角度,在物欲身上披上梦想这个外衣,也许人们会更宽容些。努力的孩子更应该得到表扬,不是吗?只要学会驾驭物欲,不要让物欲淹没真、善、美,不要让物欲盲目地控制内心,物欲其实并不可怕,物欲并不是真爱的反义词。有时候,欲望反而是驱动梦想的钥匙。

对关心和爱的渴求是人的自然心理需求,快乐的人更容易提供快乐,快乐是可传递性的。一个快乐的人的周围往往可以看到一个快乐的群体。达到自我圆满的个体往往更能不自觉地散发爱的光辉。当然这里的自我圆满不是指对物欲的追求,而是指自己梦想的达成,绝不能将单纯的对物欲的追求等同于梦想。

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梦想,是当世盛荣还是名留史册,是爱情万岁还是家庭完满,是壮志凌云还是平凡一隅,每个梦想都是可贵的。

拿破仑希尔说:积极心态是“无条件”的,“用不尽”的资源,且它不是越用越弱、越用越少,而是越用越强、越用越多。这在自觉意志的呼唤和主宰下,是可以不断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你充分享受到了它给你带来的力量,给你的生命带来的丰盈和快乐时,你就会更加乐于开发它,让生命之泉喷涌得更为彻底。

积极的心态从何而来?梦想的建立至关重要。没有梦想容易自信心缺失,看不见方向自然只能在原地踌躇,踌躇往往容易消极焦虑躁郁,而消极焦虑躁郁往往使人厌恶沟通自我封闭。这样的恶性循环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被盲目的物欲控制,丧失关爱他人的能力,而关爱他人的一个重要能力又恰恰是沟通理解。

人的所有情感体验都是可传递性的,可分享性的,在人类的潜意识里,情感的分享基本上也是情感的需要之一,所以传递快乐是人类的一个本能,前提当然是你得到真正的快乐。

(凌丽芬)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