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热词”里的中国历史

yangguangjujiao 2014-01-20 12:04:42 ■ 张 恒/特约撰稿人 总第164期 放大 缩小

 

2013年底,因为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表述,“乡愁”一词热了起来。像2013年初的“中国梦”一样,这个词也原本流行于民间话语体系,最终被中央决策者所接受,并对政治政策、政府行为产生影响。

在1949年之后的60多年里,这种民间话语影响高层表述的情况,并不多见,更多的时候是相反,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官方的政治性表述,成为民间流行语的最主要来源。

政治学者金观涛尝言:“历史积淀于词汇”,共和国成立65年来流行语的变迁背后,所勾勒出的恰恰是国家变化的脉络。

政治挂帅

整个2013年,因中纪委反腐而频频见诸媒体的“打虎”二字,其实在1950年代就已出现。

1951年底至1952年6月,在中国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的同时,毛泽东又发动了“三反五反”运动。在这场本身已经成为当时流行语的运动中,反贪腐是重要一项。

同当下的情况类似,人们用“老虎”代之那些犯罪性质严重的贪污犯,而“打虎”,自然就是对这些人的惩处。1952年3月2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中写道:“群众已经发动起来,‘打虎’的队伍已经形成,并且取得了‘打虎’的经验。”

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个政治挂帅的年代,社会上最为流行的词语都来自这类由政府主导的话语体系。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政权建立,彻底颠覆了以往以私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形态,对社会需要进行一种“天翻地覆”的“改造”。若无一个强力的政治主导力量,激变很难完成。

于是,政治文化通过报纸、电台、文件、书籍、乡间广播等渠道,由中央贯彻到最基层的乡村,并由组织开会、传达精神和表态等程序,深入人心,成为当时全体民众口头上行使用率极高的词汇。比如“毛主席万岁”、“学雷锋”、“翻身得解放”、“阶级敌人”、“大锅饭”等。

除了国内的政治改造,当时中国还面临着国家间的冷战局面。社会主义阵营与西方国家的对抗,也通过政治话语向民间渗透。“美帝”、“纸老虎”、“苏联老大哥”“铁托集团”等阵营划分明确的词汇,成为最具时代符号特色的流行语。

甚至在今天看来是劝学作用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是如此。当年毛泽东写的这句话是为一个叫陈永康的小学生的题词。按照当时宣传的故事,这个8岁的小朋友,保持着很高的革命意识,敏感地发现了一名特务,成功阻止了一起针对人民群众的爆炸袭击。毛泽东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挥笔为其题字。

毛泽东是当时最著名的流行语创作者。因为其广受尊崇的政治地位,他的语录被集锦出版,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印刷物,他所创作的许多流行词,迄今仍具有影响力,比如上述“好好学习”、比如“学雷锋”、“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永远不称霸”等。

政治流行语最鼎盛的时期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而出现。《当代中国流行语词典(1949~1988)》的编辑团队,在列举、分析了历年流行语之后发现,文化大革命开始的1966年,是流行语的一个“通货膨胀”时期,“火箭鞋”、“黑八论”、“点鬼台”等大量粗制滥造的流行语被制造出来,速生然后速朽。

开放年代

政治语言巨大影响要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的重心由政治生活转向经济生活,经济对流行语的影响越来越大。

邓小平,把中国从一切政治挂帅、以政治斗争为中心的状况中解放出来的这位政治家,同样是一位流行语大师,他的“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不能乱”……至今还屡屡被提及,甚至依然在指导着中国政治的发展。

经济上和思想上的解放,让流行语的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倒爷”,反应了在改革初期,物资缺乏的情况下,私人的力量如何在国家统购统销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更有效率的物流网络。“万元户”这个称呼背后,则一改1949年以来,人们对财富的仇恨,转而变为艳羡;“挨宰”、“宰客”的流行,则凸显了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市场秩序和法规秩序尚未完备的现状。但即便如此,商业的力量横扫一切,“铁饭碗”不再是人们羡慕的对象,“下海”成为时髦的选择——这个词原本是指某人加入某帮派或者良家女子沦落风尘,但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更偏向于褒义来指代那个弃政从商的公务员群体。

随着政治影响的削弱,语言也逐渐时髦起来。大陆的开放,把围走在中国周边一直试图进入的经济力量吸引进来,伴随着经济而来的,还有发达地区、先进国家的文化和语言。经济相对落后的大陆试图学习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方方面面,自然也包括言辞用语。来自港台、欧美等国的语言,开始在大陆流行。“苏联老大哥”很少有人说了,但是“大哥大”流行起来了,“作秀”、“的士”、“派对”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

这些语言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随着文化产品进入的。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触到港台影视作品、国家流行的音乐,长期处于文化饥渴的国人,以一种极大的热情模仿、学习。舶来的“摇滚”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好的宣泄方式之一,穿着蓝色西装尚存青涩动作略显僵硬的崔健,挎着吉他,在唢呐的伴奏里喊着:“我一无所有”,成为当时特有的文化现象。人们对雷锋、赖宁等偶像崇拜,转向了“四大天王”、唱着靡靡之音的邓丽君、散发着青春气息的披头士;毛泽东的红宝书变成了托福词汇的“红宝书”,样板戏、革命文学没落了,先是经过反思革命时代的伤痕文学,接着,金庸古龙琼瑶进来了。

中国一下子从单调刻板的革命年代,进入生活、文化繁荣复杂的时代,无数年轻人不顾老头子们担心的“精神污染”,烫头、抽烟、穿着牛仔裤,跳着迪斯科,甚至,在烟雾缭绕的录像厅里看着“三级片”。

“网络黑话”大流行

2001年4月4日的中国新闻网报道一份调查,有专家在访问了吉林省几所高校近千名大学生后,排出该省大学生时下常用的十大流行语,结果“真酷”名列榜首。这个同样属于舶来的词汇,曾在年轻人群体中掀起一阵浪潮,但是十年之后,那群染黄头发、穿着怪异、扮酷的年轻人又被人调侃为“杀马特”、“洗剪吹”。

这十年里,影响社会的最大变化是互联网带来的。技术的革命,也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信息化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很大程度上冲击着传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

一开始,这些流行语是在网上论坛以及聊天室里先流传起来的,比如恐龙、GG、MM、NQS(你去死)等等,在上网尚不发达的时代,这些流行语被人们称为“网络黑话”。

但很快,网民就多起来了。键盘式的交流取代了口口相传,表达方式也出现了变化。数字化生存之下,数字和字母这类输入更简洁的词汇,开始流行网络世界,GG、MM、2014(一生一世)、520(我爱你)、双11……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表述中不可或缺的用语。

如果说,这些尚有规律可循,那“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元芳你怎么看”、“杜甫很忙”等等,就有点莫名其妙了。互联网的发展,给语言带来了一个爆炸的机会,众多在保守者看来是玷污汉语纯洁的词语,被创造并流行起来。

民间的自发语言创作,也给相对刻板的政治语言,带来了冲击。为政者在进行政策、形象宣传时,也不得不考虑如何使用当下民众更能接受的语态,甚至开始“收编”曾在民间话语体系中流传很久的用语,诸如“中国梦”、“乡愁”等。

这应该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并不是水火不容的。”民俗学者黄涛在《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一书中写道,两者之间其实应该是互相渗透的,“但民间文化对官方文化的渗透是自然的、温和的、潜移默化的。”而官方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影响,很多时候则是灌输、强制性的。过去65年里,流行词的变化与此消彼长,其背后所映照的,其实也是官方力量与民间的互动关系与力量对比。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