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热词冷思考

yangguangjujiao 2014-01-20 12:02:57 ■ 余 旖/特约撰稿人 总第164期 放大 缩小

 

网络时代,热词来得突然而神秘,你也许只是几天没上网,一个新词儿已经铺天盖地,甚至挂在朋友、同事们的嘴上了。而你稍稍一露疑惑,立刻被他们笑话:“你out啦”。对了,out也曾经是个从天而降一夜爆红的网络热词,如今它在很多场合的用法,与本来的意义已经有了很大差异。

对热词的掌握和运用,似乎已成为我们了解参与许多社会话题的重要“门槛”,那么为了不做恐龙(这又是另一个从网络延展至更多语言环境的常用语),了解社会流行语在网络时代的流变,把握这些词汇出现、发展或者消失的规律,对于适应这种有时候看起来古怪、但却无法逆转其成为潮流的现象,是十分必要的。这将帮助我们以管窥豹,触摸到社会文化变迁的脉络。

从树状生长,到点网型扩散

2013年年底,著名语文刊物《咬文嚼字》,按惯例邀请语言文字专家评选出了2013年十大流行语,登上榜单的词语有:中国梦、光盘、倒逼、逆袭、女汉子、土豪、点赞、微××、大V、奇葩。由于主要是从语言发展的角度选取,所以还有许多过去一年在新闻中高频出现的词语,比如PM2.5、雾霾、中国大妈等,并未入选。

热词,意味着流行于当下。但热词现象,却是一种早已有之的存在。我们曾经熟悉的破四旧、改革开放、下海、外来妹,等等,都曾在生活中高频出现。如今这些热词中,像河滩上的卵石,仍在记录着时间流淌、语言沉淀的规律。而最近几年热词的涌现,和过去比较起来,有许多新的特点。

过去一个流行语形成,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几个月甚至数年。在地域上的普及也并非总是均匀的,而是从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渐次传入其他地区。比如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四大件、通俗歌曲、春晚等,莫不如此。因此,当时的热词,有树状生长的特点:在一种适合的土壤中萌芽,然后发育、生长,长出更多更粗壮的枝干,覆盖更广的领域,产生更大的影响……

而网络时代的社会流行语,带有明显的机会触发,以及快速、完全覆盖的特点。像这两年突然走红的“神马都是浮云”、“给力”、“hold住”,还有2013年流行的“奇葩”、“致青春”等,许多都是由偶然事件引起,却让人们对陌生的内容产生了共鸣,进而形成爆发式普及——这种普及,大多呈网络节点式扩张,并不带有线性递进和因果关系。

比如《咬文嚼字》选出的“逆袭”。这本来是一部日本动漫中的词语,只有熟悉它的年轻人才会运用。但是,一旦由他们写入网帖和微博,所有偶然看过的人,都可能对这两个汉字的意思,做出颇有共通点的猜测。而之所以会有这种共通点,是由于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那就是很多人对于当前日益严重的等级固化,比如拼爹、拼家庭、拼财富等,都怀有忧虑和反抗的潜意识。于是,当“逆”和“袭”这两个充满出奇和动感意味的汉字被拼在一起,用以形容那种渴望打破压抑,获取意外机会的小心思,对我们而言就变得非常贴切和生动了。

因此,使用者并不拘泥于像“逆袭”这样的字眼,是否有合适的内容领域和语言环境,而只取其词意“神似”和容易引发共鸣这一特点。这自然能够让这样的词语,很快在社会上流行起来。

使用的热度,难掩浮躁心态

说起这两年的网络热词也好,社会流行语也好,可谓星光闪烁。然而,各领风骚数月,即有新的热词大浪淘沙,也是在所难免。高传播率的同时,那么多热词之间,也有着奇高的淘汰率。

比如前几年的囧、萌、元芳你怎么看、**喊你回家吃饭,现在还有几个人会跟朋友说起?而2013年每个人都不免引用几次的“不明觉厉”“累觉不爱”这种新语法、新词汇,又有几个人相信它们能够一直使用下去?

即使与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热词,被取代和忽略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在我们厚重的新闻笔记上,矿难、救灾、校车事故、医患矛盾、通货膨胀等等,都曾成为某个年份或某几年媒体频繁使用的词语,现在,这些词语所形容的社会问题,可能仍然明显而尖锐地存在着,但是这些词,在人们心里能够留下的印象已经越来越浅,越来越无力。

在2013年的各种流行语榜单上,反映社会一种突出现状的热词仍有不少,土豪、中国大妈、比特币、地方债、老虎苍蝇一起打、单独二孩……都是其中的代表。但是,善于归纳并不意味着善于改变,在网络新闻媲美社会扫描仪的发现力背后,在网友火花四溅一般的灵机妙用之中,我们最容易感受到的,却是大量的对矛盾的回避和意义的消解。

在网络文化兴起初期,曾有一个外来词很火——kuso,翻译过来就是“恶搞”。中国网络世界带有特别强烈的恶搞气质。明星被恶搞,名人被恶搞,传统被恶搞,新闻事件也被恶搞,然后人的苦痛、犯罪、以及未来,无不可被恶搞。随着网络对生活的覆盖,微博、微信和智能手机控制了许多人的大部分时间,恶搞的气质,也逐渐渗透进我们线下的生活。经典被颠覆,传统要拿来重新演绎,语言又何必强调精准和严肃?一时顺手,逞逞口舌之快就好了——在这样的话语原则影响下,无论是热词还是热点,与“耳熟能详”那种普及程度相悖的,是这些词语的影响力的轻与薄。再火的词,再热议的现象和事件,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被大众抛之脑后或者弃之不用,成为语言垃圾。热词流水线上生产的,不过是观念和精神的假冒伪劣产品而已。

如此浮躁的语言风格,不知道是不是当下社会生态的真实反映?

在流行中盲从,在热词里疏离

关于网络热词,2013年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主流媒体特别是官方媒体,对于网络用语的亲近和接纳。在报纸电视上出现屌丝、宅男宅女、打酱油等过去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字眼,早就不算稀奇;连《人民日报》都用上了“给力”这样时髦的说法;而“大V”成为2013年度热词,央视的作用显然不可小觑……那么,我们是在塑造一种新的通用语言吗?

也许是,也许不是。

很多人从接触到运用热词,往往只有很短的时间——因为我们了解这些热词的生命力可能并不长久,也了解自己拒绝它,可能给社交特别是网上社交带来的尴尬。因此,人们花在寻找和传播热词上的时间,比过去长,比自己喜欢和适应它,也长。但是,一旦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的热词,又忍不住沾沾自喜,认为自己走到了别人的前面,自己在人群中是更敏感、更时尚、更先进的那一部分。这种对流行的追捧,也可能是一种盲从。

实际上,仅从网络热词的产生而言,就很可能埋着商业炒作和操弄的隐患。比如著名的“神马都是浮云”那个短语,就曾被质疑是著名论坛,为应对节日点击量下滑而雇佣枪手力推的帖子。但这阻挡不了全国人民像被洗脑了一样,疯狂地拷贝和推崇这句话,直到它成为“俗烂”的代表。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有人热衷于创造“热词”?

语言的特色,过去与地域和时代有关。一地风土养一地人,也发展他们独具特色的话语风格。网络上的人,也有创造“属于自己”语言的欲望。

创造一些别人没有使用过的,表达我们独特身份和群体共识的概念、字眼,是增加话语权的最好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热词和基于这些热词的独特表达方式,有点像一种方言——网络方言。而制造热词,就是制造在这个方言体系下的——最大的话语权。

那么,为什么要重新制造一种话语权力?这与我们固有的话语权分配格局有关。

早有论者指出:中国日益出现两个舆论场并存竞争的问题。所谓两个舆论场,一指官媒,一指市场化媒体。但市场化媒体只是官媒的另一种面貌而已,实际仍完全依附于行政权力的宣传功能。随着技术进步,网络自发地创造出了第三类“媒体”。在这个媒体上,官方的“口径”还未形成,或者也根本难以形成,于是它的掌握者自然而然地想到,要使用一种有别于前两种媒体的语言,让社会彻底把后者和前者区别开来。

所以,词语的特色只在其次;在词语、语法的风格背后,是思维逻辑的巨大区别,是关注内容的重大差异,甚至,是对社会基本态度的彼此对照。

但是,创造和朽坏,并不是截然相悖的过程;风格迥异,也不意味着精神实质就一定不同。英国上世纪60年代的青年文化是由“雅皮”和“摇滚乐迷”之间的冲突构成的,然而此后数十年,人们却发现他们共享文化母体,气质高度一致。所以,比“考虑网络热词到底该抑制还是鼓励”更重要的,是反思我们在时代的浮躁中,到底还能不能坚持文化生命力。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