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面孔与文章

pinweiyuedu 2014-01-02 13:10:05 ■ 白 也 总第163期 放大 缩小

 

书名:《他们与她们》
作者:谢宏/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在深圳中心书城的书架上瞥见谢宏的新书《他们与她们》,还没买单就先读完了其中一篇《又见李洱》。这不仅因为李洱是我喜欢的作家兼老乡,也因为早年我无意中读到过他的一篇短文《我的师弟谢宏》,并对其中一句话过目难忘:“谢宏是一个真正的抒情歌手,细雨中的阑杆最适合他来依靠,沙漠中的红柳最适合他来栽种”。这种风采让当时正迷恋读诗、写诗的我着实有点儿“悠然神往”。

才高而命舛的王尔德说:“每个人的面孔就是一部自传。”这提醒我们关注文学创造里一个有趣的现象,比如:有些人的书看完第一页就让人绝望,而另有一些人的作品单看名字就让人敬畏,比如钱钟书的《管锥编》;读鲁迅的文章会激起你的悲愤;读梁任公的文字则会唤起你的激动与兴奋……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人的文字和面相之间确实有一种紧密而神秘的联系。

在谢宏的这本《他们与她们》随笔集里,作者写到了不少同行的名人,比如格非、李洱、巴桥、温远辉、林浩珍、央歌儿、邱华栋、陈希我、孟浪、李跃、杨泥、顾城,同时也写到了他的家人、朋友、老师、同学、房东,以及在异域他乡邂逅的各色人物。这些人,用谢宏自己的话说,都是“给过我感触的,有意思的,或有趣的……与我生命有过交集,在记忆中留下过光亮,会令我怀念起往昔时光的人。”假如这本书还有续集的话,我很期待我也有机会成为其中的新成员之一,不奢望占据“沙发”,只要能安静地蹲在客厅一角,吃几根鱿鱼丝、喝一杯白开水也就心满意足了。

虽然作者感叹“写人物太难了”,但通读全书,里面的精彩篇章还是不胜枚举。读谢宏的文字,总觉得有一种“原生态”的感觉,就像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植物那样,在阳光雨露之下自然而然地发芽、抽枝、散叶、开花,并最终氤氲成一片春光。不得不说,这是非常高的境界。就拿写格非那一篇来说,除了开头寥寥数句对格非进行了“定位”(学者型的作家),其余部分基本上都是对他们交往过程的“顺叙”:华东师大读书时光、请格非作序、1999年的上海会晤、2005年的京华之会。而在叙述的过程中,绝少激动,绝少装饰,绝少卖弄,一切都是老老实实、自自然然。就连最具情感密度的《苏菲》一文,也是如此。很多人写到自己的妻子,往往感到棘手,不是太过了就是太淡了,太过,让读者肉麻,太淡,让妻子起疑。看起来谢宏丝毫没有遭遇这样的难处,他只是提笔写去,随意所之,悲也好,喜也好,生活琐事也罢,心灵交流也罢,尽在轻言细语、不动声色之中。我印象很深的是,谢宏在文中谈到自己“做个自由作家”的梦想,并打趣妻子说:“那你就得好好学习,将来有一天,将我的作品翻译成英语,打入国际市场,这样才能梦想成真。”而她的回答很简单:“好啊好啊。”这显然不是“写”出来的文字,而是直接从生活中“流”到纸上的。但这种原生态的表述,给人的感动和艺术享受却一点儿也不曾减少。

一如他的小说,谢宏的随笔善用白描,往往寥寥几笔,点到即止,而人物形象就饱满生动起来,有时甚至还泛滥到心理层面。比如写商河那段:“他高而瘦,头发自然蜷曲,腮帮刮得干净而发青,要是他不刮胡子,肯定是络腮胡子,整个北方汉子的模样。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脸上那一副忧郁的表情。”一个腼腆、内向、敏感、沉郁的诗人形象呼之欲出,仿佛马上会从纸上走下来。又比如在《女作家央歌儿》的结尾:“握握央歌儿的手,立马回到十八九。”如此而已。不再展开,不再解释,笔墨俭省得像吝啬鬼花钱,又像中年夫妻之间的对话,但却足够生动、有力,余味不尽。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