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全面“霾压力”下的各色突破

yangguangjujiao 2014-01-02 12:46:36 余 旖/特约撰稿人 总第163期 放大 缩小

 

神州处处皆雾霾。今年冬天,南方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严重的雾霾天气,打破人们对于逃离的想象,中国大气污染的严峻态势,真正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无人能够置身事外的紧迫性,使全国各地无不高度紧张,使出浑身解数,既要落实自己城市的蓝天计划,又不免在地区环境改造的竞技场上,展开无声的较量。

全国治霾看河北

在中国各种地域比拼中,河北省很少充当排头兵,形象一直中庸而低调。谁也没有想到,随着雾霾话题升温,河北,却成了不折不扣的“出头鸟”。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在一次全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动员大会上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几次问到这个问题,我和庆伟(河北省张庆伟)同志及各位常委都有一种脸红、出汗、坐不住的感觉,这顶帽子压得我们抬不起头来,也压得河北抬不起头来。”令河北省领导“脸红”的原因,正是该省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2013年,国家环保部公布的检测数据显示,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城市排行上,超过半数都来自河北;唐山、邯郸、石家庄、邢台等城市不仅连续上榜,甚至轮流坐庄,可谓在全球一“霾”成名;实至名归的“中国大气污染重灾区”,不仅让河北人生活得暗无天日,甚至连北京、天津等周边省市,都纷纷公开抱怨这位“坏邻居”。

燕赵治霾任重道远,只因近几年空气质量的急剧恶化,与该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特别是作为河北省经济第一支柱的钢铁行业,带来的经济指标与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最大,令人产生“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纠结。但是,今年9月12日,号称史上最严的“国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颁布之后,环保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将京津冀地区作为治理重点。重中之重的河北,不得不与六部委签订责任书——媒体称之为:“领了‘死命令’。”

史无前例的全省总动员开始了。河北省政府迅速颁布《河北省削减煤炭消费及压减钢铁等产能任务分解方案》,层层分解减排指标,部署对于钢铁、水泥、玻璃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升级。省政府还与各市市长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一位县委书记甚至说:我完不成GDP指标,顶多挨批;搞不好大气污染防控,会把我的“帽子”摘下来。而鉴于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从今年6月30日起,石家庄、唐山、廊坊,开始供应符合国Ⅳ标准的车用汽油,自12月31日起,这一标准的车用汽油和柴油将向全省全面供应……

河北,主动也好被动也罢,率先打响了一场面向雾霾的全民战争。

北方向燃煤锅炉宣战

随着供暖季来临,中国北方的雾霾天气愈加严重,从时间到空间,几乎有“全覆盖”的趋势。而燃煤锅炉排放,是PM2.5的主要构成之一,这让急于摆脱“霾压力”的北方城市,纷纷把治理目标盯在了这一因素上。被倒逼的“煤改电”,在各地紧锣密鼓地开始推行。

雾霾大省河北,当然绕不过这道题。“年内拆除3.5万台燃煤锅炉”,锅炉、茶炉甚至炉窑,都在清理拆除之列。河北一鼓作气“扫除死角”的行动力,让人们对于避免高排放燃炉死灰复燃,终于有了一点信心。

郑州也拿燃煤锅炉开刀。5月13日,郑州市政府在宇通客车公司召开现场会,对企业4台10蒸吨燃煤锅炉主体进行拆除,并决定至明年年底,将市区263台燃煤锅炉全部拆除改造。

财大气粗的北京,出手更是彻底:北京燃气集团总经理李雅兰日前透露,到2013年年底,北京市四环路以内将实现无煤化,到2015年,争取六环路以内全部无煤化。“煤改气”促天然气锅炉快速上马,北京今年将分3批,改造93座燃煤锅炉房。

西安宣布已拆除燃煤锅炉194台;兰州市动工拆除83家172台燃煤锅炉,占拆除总任务的40%;乌鲁木齐将“煤改气”列入民生工程,作为建设“美丽新疆”的重中之重;西藏数十处供热站,也在积极进行燃气锅炉改造……

中国北方进入锅炉“煤改气”高潮期——这一点,连证券市场的风向标,都已开始有所体现。

罚、限政策争议最大

过去在GDP指挥棒下,以追求经济规模为主要行动指南的地方政府,突然发现,自己面对一个比“发展”更为巨大和迫切的压力。而且,由于环境的压力不仅来自经济体本身,老百姓对这一问题也高度敏感,所以批评变得越来越尖锐。“治理雾霾必须赶紧拿出行动”,成为官员特别是行政长官们新的共识。

为了体现政府在治霾问题上的行动力,地方政府纷纷选择最具有信号作用的改革。限行限购机动车,因此成为一些城市不约而同而又迫不及待的选择,特别是当考虑到,它同时又有治理交通拥堵的“一箭双雕”的职能时更是如此。

河北保定市,被认为是全国首个因治理环境污染而出台单双号限行政策的城市。此前,北京等特大城市的单双号限行,显然主要着眼于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所以保定的新政,被认为表现政府治霾“决心”的作用,恐怕大于实际治理效果。而由于对公交等配套措施语焉不详,保定市还因此新政而遭到不少吐槽和批评。

紧接着,更令舆论哗然的是天津的机动车限购政策。由于从12月15日政策公布到12月16日政策实施,只有短短一夜时间,天津市民为避开未来“摇号”难题,纷纷连夜抢购汽车,市内4S店瞬间挤爆、彻夜难眠。这一意想不到的结果,让许多评论者批评天津市的治污政策,是典型的“懒政”和罔顾民意。

然而,尽管机动车限行限购政策涉嫌限制市民基本通行权,而容易引起公众强烈反弹。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在严峻的空气污染形势下,都有加入这一行列的可能。因此,与设置应急预案体制、特殊天气停课停工等措施比较起来,这仍会是未来最受关注的政府行动,仍会是一些城市预计将效仿的治理手段。

和“限”一样备受争议的,还有政府的“罚”。据媒体报道,辽宁省环保厅从去年5月至今年10月,对全省空气质量超标的8个城市罚款5420万元,而且是由省财政厅直接从下级城市财政资金中扣缴,力度空前。其中仅沈阳一个城市,就被罚了3460万元。辽宁省环保厅表示,罚款将用于被罚城市的大气治理。

但是,辽宁省环保厅的亮剑行动,还是遭遇不少质疑。争论的焦点在于:地方政府之“罚”,是否令纳税人最终成为治理企业污染的“埋单者”?如此,岂非“霾”上加霜?这样的观点当然还有讨论之必要。但是,这也提醒各地,政府治霾,需要与民众意见更多互动和呼应,否则,力未达症,新痛又起,腹背夹击力倍功半。

全民防霾各出奇招

在雾霾霸气登陆、一统神州的同时,忍耐力超强的国人,依然没有忘记用各种搞怪段子为自己解嘲。可是,解嘲归解嘲,日益迫近的健康威胁,还是促使人们在无奈中不断寻找应对和反击的办法。

空气净化器突然走红。对于环境容忍度较高的中国市场而言,空气净化器一直是一种过于形式主义的奢侈品,现在却突然成了许多普通家庭追捧的新时代基本“大件”。人们像在智能手机上安全PM2.5实时软件一样,开始自然而然地考虑这笔不菲的家庭消费支出。

在主要的电商网站,比如京东、淘宝等,空气净化器的销量一路飙升。尽管价格高昂——从2000多元到数万元不等,但对于北京、石家庄这样一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少得可怜的城市,选择一台空气净化器,保证一家人起码几个小时能够呼吸到相对安全的空气,还是成为不少中等收入以上家庭的明智之选。但是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由于国家针对空气净化器的标准不完善,这一新兴市场既充满机会,又陷阱重重。不断曝光的质量问题和诚信危机,令消费者的不满和忧虑正在增加,似乎已经到了无法忽视的程度。

与昂贵而又不知功能如何的空气净化器比较起来,口罩,是更普遍和务实的防霾手段。过去在北方城市,即使寒冬,佩戴口罩的人也不会太多,因此常常可能会被当做明星的特别之举。

从去年冬天开始,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整年不断。即使春秋见到街上有人戴口罩,人们也毫不稀奇。以前,流感季节药店里的口罩经常断货;而现在,人们在商场、超市、小店、网店都能够方便地买到各种各样的口罩——无论是带空气阀的,还是PM2.5专用的,甚至是特殊粉尘作业环境下的专用口罩。在办公室里,人们头头是道地讲解起各种口罩的优劣,媒体上也有各种口罩的价格比较……

与此同时,环保人士不断呼吁公众放弃“路边烧烤”等生活传统,还有对于“炒菜该放多少油”以减少油烟排放等话题的讨论——大气污染,已经由一个沉重的社会发展难题,轻而易举地渗透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由此看来,全民防霾、全民战霾,也许正在到来。而这,正是中国打赢这种攻坚战的关键因素之一。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