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集印为诗”

pinweiyuedu 2013-12-25 19:10:52 王云伟/本刊记者 总第162期 放大 缩小

 

深圳市老领导邹尔康(右三)、深圳市文联主席罗烈杰(左一)与“集印为诗”展览作者侯军(左四)、陈浩(右四)、李贺忠(右一)等人合影

篆刻是篆刻,诗歌是诗歌,这样两种事物如何联系到一起?瞧!窄窄的条幅上,中间是一排错落有致的印蜕,两旁分别书写七绝集印诗句,既有印屏的非书写性制作,又有书法的笔墨流转,端详着一幅幅艺术佳作,笔者不得不为“集印诗”的问世拍手称好!这绝非传统意义上的书法篆刻展,分明是一个综合艺术体的展示。

近日,由深圳市文联和深圳出版发行集团主办,深圳市书法家协会承办的“集印为诗——侯军、陈浩、李贺忠书法篆刻展”在中心书城南区艺廊开展,吸引了诸多文学、艺术等各界人士前来观展,一幅幅“集印诗”精品令大家大开眼界,啧啧赞叹,其场面之壮观热烈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

所谓“集印为诗”,就是以既有的印章内容为诗歌素材来成诗,再以书法形式假意表现,进而制成风格形式各异的印屏,构成诗书印的完美结合。展览者“三剑客”之首、对读书、挥毫、鉴赏、收藏、品茶颇有研究的资深报人、文化学者侯军介绍说,“集印为诗”,就如同带着镣铐跳舞:你“库房”里所拥有的闲章数量,限定了你所能使用的词汇总量;而这些闲章中的韵脚之多寡,则直接关乎你诗歌创作的出品量,是为“诗人难为无词之诗”。侯军说,集印诗与集句诗本是血缘关系很近的“直系血亲”,说它是集句诗的一个分支和变种亦无不可,因为两者的基本要素,都是以前人的文学制成品为原材料,重新加工构建出新的诗境。

侯军作集印诗原本是为了消遣解闷,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他多年收藏的闲章印文中,“灵光乍现”,找到诗歌创作的文学素材,玩出了新花样,一种诗歌的新品种“集印诗”横空出世,深得圈中文友追捧。随后为了丰富创作题材,又把篆刻家、书法家陈浩、李贺忠“拉下水”,一同创作玩乐,玩出这个与众不同的书法篆刻展。陈浩是著名篆刻家,西泠印社成员,与李贺忠同是中国书协会员。

对于集印诗作者来说,要在既有的印章中甄选缀接成诗,本身难度就很大,而将集印诗创作成各种风格形式不同的书法作品,再制作成别具特色的印屏,实际是诗印的二次创作,也要有相当的艺术功力和独特的创作构思。通过诗书印的有机融合,相辅相成,使展览作品比之于一般的书法篆刻展,更具新意,内容更丰富,也更具有观赏性,这也许正是三位作者求新、求变同时又力求回归艺术本源的一种尝试。

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罗烈杰主席为此次展览作序。他说,“这种诗书印的集合,它的奇妙之处在于,乍一看,像是展示篆刻作品的印屏;细端详,却是集篆刻、诗歌、书法创作于一身,用印蜕装点作品,由印文创作诗歌,集印诗写出书法,印、诗、书三者“联姻”,文学与艺术融为一体,诗歌是对印文的阐释和文学升华,书法是对印诗的解读和艺术再现,两者交相融合,相得益彰。这种新鲜样式独具魅力,耐人玩味,是因其作品内容的丰富性,艺术构成的多元性,表现形式的独创性。品赏这一艺术综合体,品诗、读印、赏字同时进行,立体多元的文艺欣赏,带来的是无穷的乐趣和愉悦。”

笔者认为,文人雅事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痴迷,对美好人生的热爱。自古以来,文人雅仕留下无数佳话,留下无数传世之作。“集印为诗”之所以深受大家欢迎和喜爱,这与侯军灵魂深处的坦荡以及深厚的文学艺术功底是分不开的。侯军早年习金石,爱收藏,会鉴赏,与金石家结交甚广,手中藏品丰富。也在于他对文学艺术的不懈追求和美好人生的热爱,每每把玩闲章,自然诗心荡漾,诗兴大发。还有他的雅兴玩心,泼墨挥毫,品茶对酌,谈文论艺,广交文友,始终乐此不疲。而陈浩与李贺忠都是国内知名的书法篆刻家,书法和印学均有较高造诣,他们的加盟,使得集印诗从书斋走向展馆,从单一走向多元。如果说,侯军在书斋中“排出印石阵”类似于创作脚本,陈浩和李贺忠的加盟,则使得这些脚本变成了一幅幅可观可赏的艺术作品,而且风格迥异,各具神采,打出文人雅集式的艺术“组合拳”。他们能够一同“玩”出这次集印诗的首展,皆因他们与侯军一样,具有浓厚传统文人气质,诗文兼擅,雅趣相投,志于道而游于艺的文化同道。侯军、陈浩、李贺忠正是用他们的才情妙想,创造出新的艺术品种,显示出高雅的艺术情趣和生活追求,这种文人雅仕所独有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令我们肃然起敬和无比向往。

诚如,观摩此次展览的深圳市老领导邹尔康所言,“艺术的魅力在于创造,艺术的生命在于革新。深圳这座创意先锋城市,因其不懈的变革、无穷的创意而带来活力,而侯军他们创作的集印诗正是这座创意城市的一朵奇葩。”文学与艺术“联姻”原来是如此美妙!但愿他们能不断得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更精彩的文艺佳作!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