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政府办事效率低源于权力失范

yangguangbaodao 2013-11-13 22:33:43 安 锋/特约撰稿人 总第159期 放大 缩小

 

近日,央视报道了两起政府工作人员刁难办事民众的个案,引发了中国网民的关注和热议。一是北漂小伙小周为办护照,返回老家衡水武邑县达6次,多跑了3000公里;二是江苏丰县的小狄为办营业执照和法人执照,去当地工商部门跑了十几趟才办成。

这两起事件一经播出就引起了网民共鸣。一项调查显示,80.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遭遇过“办证难”和办事难。而“不说明具体流程,多次要材料”;“互相推诿”及“脸难看”占据办事难前三位,“信息不对称,流程繁琐”、“难找人”和“要好处”分列其后。一部分受访者甚至表示,上面列举的各种“难”他们全部遇到过。冷言冷语、互相推诿、搪塞拖延,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有被基层政府办事人员“刁难”的经历;而办证、盖章、交材料似乎就是政府和老百姓之间一场不知何时能休的车轮战。

不曝光不解决的办事怪圈

根据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小周的户口在河北武邑县,目前在北京工作。去年底公司要派他出国,需要办因私护照,由于在北京缴纳社保不足一年,按规定他必须回户口所在地办理护照。没想到,大半年过去,小周返乡6次,护照都没有办下来。办事人员每次都会态度蛮横地说他材料不足,需要补充新材料。而徐州丰县市民小狄,在徐州市、丰县行政服务中心、丰县工商局大沙河分局三地共往返11次,为办理营业执照和法人执照来回奔波,吃够了苦头。河南郑州一位孕妇张女士,4个月内往社区跑了近20趟,仍未办下准生证。

不过,经媒体报道曝光后,事情马上得到“圆满解决”。小周办护照的事,河北省公安厅介入,衡水武邑县纪委、监察局已经对涉事民警和主管领导分别予以党纪、政纪处分;10月12日上午,江苏省徐州丰县通报,目前已经有10余名责任人因小狄办执照的事被处分;至于张女士,办证责任人被停职等候处理,准生证已由工作人员亲自送上门。

对于“办证难”,大多数人都归咎于具体的办事人员,而上述事件中,首先被处理的也是办事人员。从媒体调查也可以看出,有60.3%的受调查者认为,一些工作人员的个人问题,没有为民服务之心,是办证难的原因所在。在这一点上,网民和政府部门倒是可以达成一致。河北省公安厅厅长董仚生就表示,此事暴露出基层公安机关特别是窗口单位的一些民警,群众观念淡漠,特权思想浓厚,工作作风粗暴,能力素质低下。省公安厅纪检、督察部门将要对窗口单位服务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督察,明察暗访,严肃整饬纪律作风,提升队伍能力素质,坚决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问题。

实际上,此类现象都是当前行政手续繁冗的具体表现。中央三令五申要不断简化审批程序,但落实到基层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基层政府办事人员的素质固然有待提高,但政府办事程序设置得是否合理、是否注重成本和效率、管理理念的转变才是其中共性的根本问题。

为什么官员办证、办事很容易

1914年出生的王喜珍户籍在河南新乡市红旗区。因为老人年事已高、无儿无女、为方便照顾,多年前亲友将老人接到郑州合住。今年初老人的一代身份证停用后需换领二代证。但当地公安部门表示,无法异地采集指纹。在亲友们奔波8个月之后,此事至今未果。(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当地公安部门迅速开展上门服务。——编者注)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人证件办起来“太容易”。有报道说,官员涉嫌违法犯罪后外逃现象增多,并且呈现出向低级别蔓延的趋势。而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一人多证,导致官员出境管理难;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龚爱爱拥有两张不同的身份证;辽宁抚顺国土资源局局长罗亚平落马时,怀揣12张不同的身份证……

一方面是公众正常办证难,一方面是某些人本身不合法的办证,却能采用违法违规的方法顺利完成。这种迥异的待遇背后,其实是一些部门和办事人员行使公权力时失范。网民“niannujiao”就直言不讳地说:“证难办,脸难看”这话也不完全对,要看给谁办。要是给某个局长办,绝对会“立刻办”,而且会给领导送上门去。有政府管理研究者认为,证明之多、开证明之难,说明政府部门权力意识浓厚,服务意识不足。政府在“管”的理念下,处处充满了对百姓的不信任,所以,普通人办证、办事难;同时,又对权力无条件认同,官员办证、办事总是一路绿灯,违法违规也在所不惜。

因此,什么事情需要什么证件必须从制度上加以明确。目前,各种证明数不尽,有户口本、身份证,但还要户籍证明;身体残疾的人,必须要开残疾人证明……老百姓处处需要靠盖公章的纸证明自己的身份、住房、薪水、清白等等。可是,这些证明中,有不少是完全不必要的,通过政府机关之间的信息共享就可达到目的。因此,在制度体系中将非它不可的证明加以明确,应该是第一步;其次,办理程序、办证时间以及所需材料等等,都应该有公开明确相关的规范,以免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也利于外部投诉监督。

片段性简化,缺乏实质意义

今年8月,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送给当地人口计生局一张“办证万里长征图”,图上显示办一个绿皮计划生育服务证要跑8个部门、盖13个章、办16道手续、19个工作日。而实际上,早在2012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就曾“简化”程序。

2012年11月,原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通知》,对备受诟病的计划生育服务证的办理办法做出调整:流动育龄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乡(镇)、街道均有责任为其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证(登记),并实行首接责任制。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负责人曾在受访时透露,如果流动人口夫妇有特殊情况,不须回户籍地办理流动人口婚育情况证明,可通过在居住地街道计生部门签署“生育第一个孩子”的承诺书,可以直接办理生育服务登记。

可北京的王先生却发现,这样的简化没有实质意义。王先生的孩子10个月大,当初听说程序简化了,还“高兴了一阵子”。但作为“过来人”的同事却劝他,“别图一时省事,现在不跑以后也得跑。”他打电话咨询了计生服务热线12356。服务人员非常“实在”地表示,“双方都是外地户口只能在北京做个登记,可以享受同北京人一样检查和免费领取的药具,但是办理生育服务证还得到当地户口所在地去办理;夫妻双方是北京市户口或者一方是北京户口包括集体户口都可以,但是您双方都不是北京市户口,是没办法在北京这边办理生育服务证的。”这位服务人员说。

在北京,计划生育服务登记可以办理母婴健康档案,享受孕产期基本公共服务,还可在生下孩子后开具生育服务联系单,享受母亲所在单位的生育保险报销。但是,要办孩子的“户口”,家长还是要拿出真正的“准生证”。因此,王先生决定去简就繁,去妻子的原籍地办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自己回原籍地开具婚育情况证明,并办好当地两级计生部门的证明。这样前前后后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在孩子出生之前几天办好了生育服务证。

类似这样的“片段性”简化程序,由于缺乏整体统筹,与前后左右的相关政策、要求无法衔接,往往成为“断头”改革。这种程序上的叠床架屋、制度上的互相掣肘、衔接中的错位龃龉,只能让所谓的简化服务“换汤不换药”,不但达不到便利办事人的目的,反而人为地将办事流程复杂化。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