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别人家的孩子

yangguangjingpin 2013-11-13 21:52:56 唐芳 总第159期 放大 缩小

 

对于“别人家的孩子”这个词语,我想现在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因为,年初“他”确确实实在网络上火了一把,有关“他”的漫画、原创歌曲更是趁势而上,引起众多网民的热议,至此,我才知道原来我不是一个人,众多的中国孩子都是在“他”的阴影下“比”着长大的。上学时,被“他”比着成绩,毕业时,比的是证书,而工作后比的则是职业、收入,甚至到了某个年龄段,被比着婚恋状况。以至于,有网友发出“人最大的敌人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家的孩子’”的感慨。

看来,中国家长们都擅长“比较”这回事,颇有北齐《颜氏家训》中“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的气势。那么,“比较”到底好不好?我认为,成绩该比较,因为这样可以让你进步;工作该比较,因为这样你才不会懒,老板才会赏识你。但是凡事比较都有度,比较过了头就不好了。单就教育问题而言,每个孩子的发展速率、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相同,如果家长担心孩子因为受表扬而骄傲,故意用“比较”的方式去“激励”孩子,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会让孩子慢慢从内疚、反感到叛逆。这时候,家长们往往会失去更多的东西。所以,比较要有度,要懂得什么该比较什么不该比较,达到自身的满足就好!要知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三人行必有我师”,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势。

放到社会来看,比较也发生在各个社会领域里。我们喜欢比较自己与别人的生活状态,喜欢比较自己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各种情况,也经常为了国内出现的某些个案,拿别国的状态、法律或者规则来说事,大有要比较个孰得孰失、孰是孰非出来。这里当然不是说不要比较,之前也说过比较才知不足,比较才有进步。只是,有时候我们的比较经常会因为比较而比较,而忽略了自身的特性,而陷入一种“一比较就被谩骂”的怪圈。

就拿久经非议的休假来说,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让关于长假的存废问题在民众的一片抱怨声中被抬升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人人都在埋怨长假带来的种种“痛苦”与种种混乱,但如果取消长假,一定会遭遇比现在的指责猛烈得多的舆论炮火。当争吵不休,又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时候,当然就会出现比较,“与国际接轨”又成为了不少人嚷嚷的口号。在本期的深度栏目有关长假的讨论中,特约撰稿人铁永功的文章《中国式长假要不要“与国际接轨”?》就谈到了这种比较。他在比较了西方发达国家在休假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之后,认为“在当前情况下,中国式的长假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也是劳动者切实能够享受到的权利……为什么非要以普遍享受带薪休假的西方人举例,来剥夺国人本就不多的假期呢?……不想推行什么东西,就拿特殊国情说事,但确实存在特殊国情的地方,反而要‘与国际接轨’了。这很容易导致决策脱离实际,引发民众不满。”

而最近另一起舆论大战——星巴克到底贵不贵,也是因比较而起。央视记者通过比较北京星巴克与伦敦星巴克同样一杯咖啡的价格,指出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已违背了WTO公平贸易原则,涉嫌对中国消费者构成歧视。对此,特约撰稿人姜郁在《一杯咖啡引发的舆论大战》中,说到“国内外商品存在价格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在国外一些地方,中国很便宜的东西也能卖出耸人的高价……换句话说,洋品牌就是别人的‘土特产’……针对一个竞争性行业的定价问题,不宜简单地拿成本来说事。更何况,它并非是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

如此看来,比较的确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当“别人家的孩子”最终被一笑而过地“推翻”后,当“别国的月亮”被证明不一定圆时,我们也应该多看看我们自己的“家园”,想想在自己的国度里如何才能让他变得更加美好。正如,闾丘露薇在微博里所说:“(当)中国内地出现的个案,很多人拿美国法律说事,包括一些法律专业人士,但其实我更想清楚知道,根据中国现有法律,公民应该如何依法维权?”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