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精英教育也走“复古”路线?

yangguangjujiao 2013-10-16 23:13:20 总第158期 放大 缩小

五岁半的何宜德(乳名多多)被父亲带上一架轻型飞机,他驾驶着这架飞机由河北固安飞越了北京野生动物园。这是何烈胜对儿子多多“鹰式教育”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前,他还曾让四岁多的儿子在零下十几度的户外裸跑。

类似何烈胜这般的教育方法,正在引起社会的重新关注。在他之前,另一位父亲萧百佑“把三个孩子打进北大”的故事,也已经被媒体连篇累牍报道过,他因此得到“狼爸”的称号。还有远在大洋彼岸的“虎妈”蔡美儿,一曲严苛家教的“虎妈战歌”,在中美两国社会都掀起轩然大波。

“虎妈”、“鹰爸”、“狼爸”,这三个家庭的故事,在“素质教育”的概念风靡中国十数年后,以一种“复古”的、大家长式的中国传统家教理念,对中国教育界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向冲击,也让那些同样身处更激烈竞争年代的父母心中再起波澜:到底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孩子未来的人生:家长说了算

这三个彼此陌生的家庭,唱的其实是一台戏。

多多最早登上这个舞台是在2012年春节前后。他跟着父亲来到零下13度、被冰雪覆盖的户外,仅穿一条嫩黄色的短裤和运动鞋,开始跑步。这是“鹰爸”何烈胜对儿子进行“七商”训练之一,体商。而驾驶飞机,则属于锻炼多多的胆商,除此之外,他还制订了严密的计划,通过地铁口卖报、学习珠心算、国际象棋、跟着父亲做慈善等计划,来培养财商、智商、德商、情商、逆商。

制定如此明确的计划,是因为何烈胜对儿子的未来规划有着明确的安排。他希望今年才5岁半的多多,日后能成为一名企业家。但是正如雄鹰让自己的孩子学会飞翔,就必须把孩子推下悬崖让他自己扇动翅膀一样,何烈胜必须让多多学会,在这个社会成为一个企业家所需要的技能——哪怕他还年幼。

目标,是这类严格的父母们所共有的东西。“狼爸”萧百佑给长子定的目标是超越季羡林,要求三个女儿未来要像宋氏三姐妹一样。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他主要沿用了中国人教育孩子时最常用的方法:打。

他用了一套看似科学的理论,来包装了“不打成不了好孩子,打不是家暴是家法”的精神内核。他说华南师大的一个心理学教授告诉自己:孩子3岁启蒙,6岁开智,9岁有自尊,12岁有人格。这之前可以,但过了12岁是不能打孩子的,他们开始有了人格。这个时候,他会给孩子制定一系列的“不许”——不许看电视;不许自由上网;不许随便喝可乐……

就像蔡美儿给自己两个女儿制定的那些禁令一样。内容虽有不同,但这诸多“不许”,同样是蔡式教育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不许参加玩伴聚会到不许任何一门功课成绩低于A,禁令足足有十条之多。蔡美儿对孩子未来的要求更高——并非企业家、学问家这样的具体目标,而是两个字:“优秀”,无论她们做什么。

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家庭,要维持一个严苛的禁令,执行者需要有足够的权威。无一例外,在这些家庭里,“虎妈”、“狼爸”、“鹰爸”不但说服了家人支持,还通过一套奖惩体系,迫使孩子按照自己预定的轨迹前进。

观念其来有自:父辈的旗帜

蔡美儿一直记得自己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出席一个颁奖礼,自己得了第二名,父亲扭头对她说:“以后绝对、绝对不能再让我这样丢人。”

她一再对媒体讲述自己小时候从父亲那里接受的教育方法,除了名次不许跌出第一名之外,还有那些严苛的家规——比如移民美国后,蔡美儿的家中,只许说中文,她和妹妹们在家中每说一个英文单词,就会被筷子抽一下手。

教育方法其实是一种经验,或者来自他人,或者来自自己。“鹰爸”何烈胜也一再对媒体忆及小时候在亲戚家寄养时,让他深感痛苦的教育往事——每天早上必须跑步,每天画一幅画,每天还要写一幅大字,外加每天打一个小时的算盘。“做得不好他们就轮流打我。”而“狼爸”萧百佑则记得母亲教育自己时,只有一招:打。

到最后,他们的人生轨迹都指向成功。蔡美儿和妹妹们不是名校博士就是奥运会金牌得主,何烈胜经营着一家公司,萧百佑是北京一家公司的董事局办公室负责人。他们把这种成功归因于父辈的严苛教育,并决定把它们延续到下一代的身上。

在支持者看来,这些来自父辈的教育方法,是中国式家庭教育重新焕发生命力,如电影导演高希希所言:“三郎(萧百佑)的家庭教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典范,也是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家教的一种回归。”但对批评者来说,这类教育故事,处处透着陈腐、专制的气息。周伟励,第一次将“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引进了中国图书出版界的老出版人,对此就难以理解:为什么在他孩童时代已经被厌恶的打骂教育居然又重新高调地进入公众视野?

一个重要原因是成功学在当下的流行。连周伟励都不得不承认,听起来很美的“素质教育”,没办法解答家长们那些“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这类具体问题。而“狼爸”、“鹰爸”、“虎妈”们,则通过自身的案例证明了,这套严苛的家庭教育之下,是可以通往成功之路的。

蔡美儿有另一个被媒体讲述了很多遍的故事:当他的丈夫尝试说服她,两个女儿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不应该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时,蔡美儿带着嘲讽反击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是的,每个失败者都会声称这一点。”

他们不喜欢失败者。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