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谣言”响亮的背后玄机

yangguangjujiao 2013-09-23 21:20:40 余 旖/特约撰稿人 总第156期 放大 缩小

 

2013年夏天——严格地说,只有8月下旬短短的10天左右时间——因“严打网络谣言”而起的一场风波,注定会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和传媒研究领域,引起多方人士的关注与争论。虽然始作俑者努力淡化这一“行动”的广泛性、打击强度以及行政色彩,但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短短12天内,数以百计的网民因‘制造传播谣言’而遭处理。其中,仅湖北一地就刑事拘留5人,行政拘留90人(9月5日《南方周末》)。”官方对于“网络谣言”的痛恨以及铲除决心,可见一斑。

那么,芜杂而活跃的网络谣言背后,到底存在哪些推手?它们目的如何?又遵循怎样的规律而壮大起来,以致成为“公害”?回答这些问题,对当下蓬勃兴起的中国舆论市场而言,似乎比讨论“谣言有害还是无害”显得更为必要。

网络给谣言插上翅膀

谣言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发生和蔓延在网上的谣言,也始终伴随网络的发展。然而,从一种无足轻重的八卦谈资,变成今日法律追责的重点,“网络谣言”到底走过怎样的变化历程,是首先必须追溯的问题。

在互联网发展早期,中国网站的商业化目标非常清晰,那就是以用户量和点击量,最大可能地吸引风险投资。由于竞争激烈,为了争取点击,很多网站几乎走到不择手段的地步。“谣言”所具有的猎奇性和煽动性,最能调动上网寻求娱乐和放松的网民,因此,这一时期很多网站大量推出与明星或名人有关的、难辨真假的所谓“绯闻轶事”,而编造离奇惊悚的丑闻或故事,也渐渐成为一种流行。比如,中国著名的社区型网站——天涯论坛,就曾是网友熟知的“谣言集散地”。而从“明星内幕”兴起,渐渐涉及到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普通人的情感经历、家长理短,天涯不仅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故事会”,而且培养了数不清的“网络写手”和“网络事件策划人”。他们正是后来网络水军的雏形,天涯也因此成为“推手”们的黄埔军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型社交平台出现,网民开始将网络视作最重要的资讯渠道以及社会交往平台的延伸,与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开始大量涌入网络。此时,论坛、贴吧、聊天群,功能已不仅限于交流几句传闻,很多人想借助网络将意见、观点传达出去,实现更多的目的。各种以投诉、喊冤、解密、爆料等为主题的帖子大量出现,是这一阶段的特点。比如很多拆迁中的钉子户,或者上访人群,他们一直苦于缺乏与社会交流的渠道,现在发现只要学会发帖和回复,自己的问题就可能获得全社会的关注,甚至通过博同情、拉人气等手段,还可以根本扭转力量对比,于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个舆论工具。而为了达成目的,一些人也不惜夸大其词,添油加醋,甚至颠倒黑白。

“谣言工厂”制造庞大灰色收益

这一模式的进阶版本,则是完全以商业利润为目标的“删帖公司”的出现。请别误会,虽然名字叫做“删帖公司”,但很多此类公司并非只负责“删帖”一项工作,而是可以承揽从策划、制作、发布帖子,到传播谣言给利益相对方施压,直至利益获得满足而“删帖”的一条龙服务。因此,传播真相并非这些企业的目标,通过炒作、威胁等手段获利,才是它们的目的,而为了追求“效果”不惜造谣,对他们而言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在曾经掀起轩然大波的3Q大战、蒙牛黑公关等营销口水战中,以及反复不断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恶劣炒作中,都有这些网络公关公司造谣生事的身影。

根据北京市公安局一份统计数据显示:50%以上的网络发帖都出于网络公关。而企业支付的费用,一般情况下,公关公司抽取60%,水军分食其余40%。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的数据显示,在2008年,网络公关业的收益增长趋势就已经成为整个公关业的冠军,年服务毛收入达到了10亿元人民币,更遑论这几年的增长。而随着多起不雅照、不雅视频事件的曝光,人们发现,现代化的PS技术及其他技术手段,令网“谣”与“非谣”之间进一步复杂和灰色,很多事件的真伪判断起来愈加困难。

独特环境造就“不明真相”

在中国,互联网正进入全面普及阶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已有1.56亿人,占比达到27.6%;从年龄结构上看,年轻人群比例持续下降,40岁以上的各个年龄段人群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意味着互联网在中老年群体中正快速普及;而从网民的学历构成来看,大专以上的高学历人群接近饱和,新增网民主要来自低学历人群,截止2012年底,小学以及以下人群在全体网民中已经占到超过一成的比例。

这样的网民结构变化,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拉低”了中国网民辨识谣言的能力,也给很多谣言传播以可乘之机。本来,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国民的应用型科学知识普遍不足,大伙儿有人云亦云、盲从盲信的习惯。而大众科普长期得不到各级政府重视,高校、科研机构等更不屑为之,公众信息获取渠道匮乏,有了困惑也难以求证,因此见到那些似是而非的所谓“知识”,采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反倒成为一种生活智慧。这正是当下莫名其妙的各种“大师(很多都被证明是骗子)热”的根源。

不仅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生活谣言容易滋生和传播,言论平台长期以来的封闭和失衡,同样也给各种与公共利益有关的谣言,以获取特殊人群乃至社会全体认同的心理基础。

“封锁谣言”的矛盾逻辑

如果分析最近几年的传谣事件,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一条规律:在涉及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威胁以及政府不合法作为等问题上的“谣言”,最容易引发范围较广的传谣行为和后果。这与各级各地政府过去对待“民间传言”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曾经有一段时期,很多地方政府将本地知名论坛以及本地的贴吧,视作最危险的“传谣基地”。因为在这些地方,往往流传着大量由本地人匿名发表的,关于一些突发事件、刑罪案例、腐败爆料等的“小道消息”。举报帖甚至一度成为一些贴吧的主要内容。地方官员在难以删除的无奈下,不得不收买吧主或者派人谋求吧主之职。然而,这些举报却常常成为新闻媒体挖掘的素材库,只要传统媒体给予关注,事件的走向就可能发生转变——这进一步增加了发帖者的动力,也造成很多人将网络举报视作达成个人目的“非常手段”。

客观说,举报帖中,如实举报的多,造谣惑众的也不少。只是由于官方言路闭塞,视批评如牛虻甚至对抗,造成一些网友对政府不满意,而专门喜欢在网上发表批评性和负面性的观点,久而久之竟形成风气。

2012年,《人民日报》曾列举了十起严重造谣事件,其中就有2008年的蛆橘事件,2010年的山西地震谣言,2011年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皮革奶粉事件和抢盐风波,等等。这些谣言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但为何竟有那么多人深信不疑?这一方面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危机处理方法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公众经历了非典、三鹿等事件后,对政府隐瞒真相、置公共安全于不顾的蛮横和自私极为反感。政府公信力受损,官员已被视作“严控传言”的潜在受益者,则公众必然寻求打破遮蔽的途径。“网络谣言”正是放大了这种危机心理,利用了这种无助和忧虑。而在今年的打击行动中,周禄宝等网络造谣者,也一直将自己打造为战斗在反腐第一线的“维权斗士”,显然是希望用这样的形象“吓倒”一些官员——当然,他们的设计并非没有可能。

独立不彰难治网络“软骨病”

网络谣言与以往的谣言,根本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公众在错误信息的引导下,因为缺乏独立判断而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看法。而中国网友特别容易“上当”,其实与我们一直存在的“耳朵软”问题有关。

毫无疑问,互联网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最复杂的信息交流平台,海量性和平等性是基本特点。处理如此庞杂的信息,没有独立判断和理性的态度是不行的。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先天不足,重商过于重智,在促进网络信息开放竞争、去伪存真方面,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而政府长期奉行管制思维,动辄封锁清理,也造成网络言论的严重不平衡,骗子横行时无人理睬,真知灼见却常常被视若针芒。久而久之,网友在种种偏执与蒙蔽之下,识真断伪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更容易被煽动和利用。

当下,网络的愤青、民粹甚至暴力风气渐长,而与之抗衡的理性观念得不到彰显,这非常不利于中国互联网的成熟和成长。此次严打中揭发出来的网络谣言,很多故事编造得极为可笑,但正是因为触及一些长久以来视若禁区的话题,而被广泛关注和传播,以致造成谣言蔓延,这难道不值得有关部门深思吗?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