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网:郭敬明无需去扛“大时代”的期待

yangguangshixian 2013-08-02 18:52:46 总第153期 放大 缩小

 

从专业的电影角度来讲,无论是剧本、导演、演员还是灯光、摄影、取景,尽管郭敬明在导演电影的时候甚至对风从哪边吹来都要严苛把握,但是《小时代》在大众的口味中,至多都只能算作一部打着粉丝牌的、撒了些金粉的普通商业片。它没有百转千回的剧情、没有张弛有度的导演、更没有好莱坞大片的热血场面。唯一让人激动的,恐怕只有几个女孩子在冰天雪地里赤脚在上海高架桥上飞奔的画面。

《人民日报》近日刊发文章《不能无条件纵容<小时代>2和3》,把整个电影的基调定位无休止地追逐物质生活,“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引导社会思潮”逐渐会让一个时代的“人文建设和传播失控”。郭敬明在电影后期的通告中,对媒体不止一次直言不讳地谈及他对物质的崇拜。我们看到的是,郭敬明的这种权钱至上更多地建立在一种报复性的心态之下。而这种思维构架的逻辑,恰恰符合那些十几岁中学生们最喜爱的前因后果。

郭敬明是一个公众人物,他更多的身份内涵是80后的一种集体代表。与韩寒相似,他们都是80后里面最先被社会知道的年轻人,他们活跃不羁,带着叛逆向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有时还要挥一挥拳头。他承担的更多的是他人对这一代人的愿景,对一个时代的寄许。当郭敬明带着他的“时代宣言”,又一次站在整个社会面前时,社会对公众人物的期待也没有变。公众舆论迸发的“枪火”,只是不相容的价值观在摩擦,不统一的时代期望集中到了同一个人身上。人们对一个时代的愿望不应落到一个“别人”身上,人都充满了丰富的不确定性,有可能因任何一次小小的振翅而狂风席卷,同样也可能如磐石般岿然不动几十年。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