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谁还有秘密?

yangguangjingpin 2013-07-11 22:12:14 总第151期 放大 缩小

最近,最火的话题莫过于“隐私”了。爱德华·斯诺登曝光“棱镜”等美国秘密情报监视项目,令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加重了人们心中的忧虑。而美国“棱镜”未平,英国“颞颥”又起。英国《卫报》披露,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信总部过去一年半秘密监控输送国际电话和互联网信号的光缆,并与美国国家安全局共享大量信息。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一句老话,也是早已被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所接受的话——“插上网线的那一刻,你就没有隐私了”。而“每一台手机都是一个移动的泄密工具”更为贴切地说明了人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困惑。“大数据”时代,从邮件、电话到电子文档,乃至行踪、消费记录等个人隐私无所遁形。无处不在的“第三只眼”似乎总在监控着每个人的行动,个人隐私随时遭窥探的可能性在增长。

在中国,随着公民意识的逐渐成熟,国人对个人的隐私变得更加的注重,这其实是基于中国公民几乎还是“全裸”的现实。在此,也许中国银杏技术咨询创始人郝培强和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对“棱镜”事件的担忧可以作为一种注解。他们担心“棱镜事件”可能使中国本已有的监控找到“借口”,以让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更加没有边界地去监控公民的个人信息,这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这尤以被社会管理者当做是维稳良药的各种实名制,最能直接体现中国是对个人信息最不谨慎的国度之一,任何有关个人身份的资料和信息几乎都是透明的。从火车票、手机、网络到避孕药、口罩、菜刀和猪肉都实行过实名制,这些曾经引发大讨论的实名制,有的依然在执行中,有的已经名存实亡,有的刚出台就被叫停。对于这些“动了”我们隐私的行为,如果只停留在道德谴责的层面,那么实名制之后的“信息交易”以及“管理惰性”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本期深度就对近几年来从网络和社会生活中深入到涉及个人隐私领域的各种“实名制”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看看当老百姓老老实实“实名”的时候,哪些隐私常常被暴露无遗?外泄的隐私会带来哪些隐患?在实名与隐私之间,政府管理部门要如何取得平衡?公众又该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

在本刊特约记者铁永功的文章《麻烦你,请出示一下身份证……》中,作者指出越来越多“横空出世”的实名制举措,都是为了解决政府和社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更多出于“维稳”的考虑,出台程序也比较随意,没有经过合法程序和公众的同意。如推行网络实名制,也打着保护用户的权益和隐私,防止网上欺诈、侵权的旗号。但实际上,网上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并未见减少,网上被侵权者也很少能讨得公道。但令人担忧的网民信息泄露事件却不断出现。实名制,反而成了个人隐私和权益保护的一大威胁。

西安政治学院副教授傅达林则在《权利视野中的“实名制”省思》中指出要求公民提交不愿公开的个人信息,本身有损个人信息的私密性,增加公民信息外泄的概率,蕴含有公民人身与财产的安全风险……其真实效果,往往只会给老实人造成麻烦,对真正危险分子则形同“牛栏关猫”……尤其在中国,对公民隐私权、言论自由权等法律保护还不尽如人意,公权力尚未完全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种环境下轻率寻求实名制的公共治理路径,便容易造成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加剧。

一边是社会管理者把实名制当成灵丹妙药要求公众暴露个人隐私,另一边本该透明的社会管理者本身却含含糊糊,时下的各种腐败不正是不透明的官员财产、不透明的财政预算与支出等所掩盖的么?这鲜明的暴露与有意的隐瞒,应该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人会越来越愤怒了。这里,本期观察有两篇文章也十分值得关注,即河北大学教授王铁群的《腐败与反腐败——中央巡视组是制度反腐的前奏》、中国传媒大学讲师、察哈尔学会研究员赵新利的《愤怒的中国人——中国社会情绪之“仇”》。

回到斯诺登的话题,他对英国卫报称:“我不想生活在一个做那些事情的社会里,我不想生活在一言一行都被记录的世界里。”可是,在一个插上网线就要被自愿地暴露个人隐私的数码科技时代,在一个处处需要你出示身份证的社会中,有谁能够百分百地说自己还有秘密?也许正如以色列《国土报》记者利奥尔·科德纳指出的:“应当忘掉‘棱镜门’,隐私已死。”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