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一罐凉茶的三种喝法

yangguangbaodao 2013-06-25 22:04:40 王 淼/特约撰稿人 总第150期 放大 缩小

一罐凉茶,一出大戏。

加多宝以披着“民企”的外皮而实为外企的身份,利用眼花缭乱的营销手段让广大消费者如坠云端;香港王老吉的后人不甘寂寞地卷入内地纷争,号称“王老吉”传人的王健仪“身在曹营心在汉”,演绎神鬼莫测的无间道;广药集团坐拥王老吉品牌,却在当初因为蝇头小利而引狼入室,如今追悔莫及的同时,不得不以低价重建销售渠道,若不是背靠广东省国资委的大树,恐怕早已败下阵来。

董事长潜逃,仲裁机构无处发力

是外企还是民企?一家公司连自己的身份都说不清楚,情何以堪?

在广大消费者眼中,加多宝理应是“土得不能再土”的中国民营企业。直到广药集团大力发声,毫不留情地指责加多宝“一直扮演民企弱势者的角色,试图故意制造国企与民企的对立来骗取消费者同情”时,媒体和大众才满腹狐疑地发现:加多宝竟然是彻头彻尾的外商独资企业。

加多宝集团的注册地在著名的“离岸经济区”——英属维尔京群岛,是香港鸿道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在其中国内地的税务登记证上明确显示,登记注册类型为外商(独资)企业。令人费解的是,长期以来,加多宝都以民企自居,给外界造成巨大的误解,当然,这种误解也许正是加多宝希望和需要的。直到今年5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加多宝集团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月贵仍在宣称:“作为民营企业,纵使我们很努力地按照国家法律遵守规则,但力量微薄,无法如愿。”

不仅如此,这家年销售额达到16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董事长始终“不在”。5月29日,广州市新闻中心召开“王老吉”凉茶媒体沟通会,就王老吉、加多宝长期以来的纠纷作出法律解释,并将“王加”之争的根源,定义在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行贿案发后畏罪潜逃这一事件上。

1995年,商人陈鸿道敏锐地看到王老吉凉茶在中国内地巨大的潜在商机,果断与羊城药业签订商标使用合同,获得鸿道集团在一定期限内生产和经营罐装和红色纸包装王老吉凉茶的许可权。双方约定,许可权收费标准逐年递增20%,并探索合理的收费模式。1997年广药集团接手羊城药业后,延续了该收费标准,并继承合作约定,期限是到2010年。

为了将生产和经营权继续延伸,陈鸿道在2002至2003年间,以行贿手段与广药集团签订两份补充协议,将商标许可期限延长至2020年。当时被誉为“营销奇才”的陈鸿道,以仅仅增加45.6万元的年商标使用费,就实现了“史上最廉价商标租赁”的商业案例。按照2010年“王老吉”凉茶的销售额计算,陈鸿道违法获得的商标使用费仅占年销售额的0.03%,而国际惯例是5%的,高出其150多倍。

仅过了一年,东窗事发,广东公安边防部门在2005年10月2日将陈鸿道抓捕归案。然而离奇的是,当月19日,陈鸿道借取保候审之机,弃保潜逃。陈鸿道的潜逃导致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的和解方案受阻。此后,鸿道集团成立了加多宝公司,并从2008年开始授权其继续在中国内地使用“王老吉”商标进行红罐凉茶的生产和销售。

2010年来,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就“红罐凉茶”包装装潢案一再交涉,打电话、发公函、派专员……然而,从加多宝和鸿道集团得到的答复永远只有一句话:“董事长不在”。2011年,广药集团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正式提出仲裁申请,希望通过法律手段让加多宝公司出面解决问题。

无奈的是,陈鸿道的隐遁无形让广药集团和司法机构无处发力。广东省高等法院甚至在其微博中称:“我们试过采取邮件送达、委托香港高等法院送达以及委托中国法律(香港)服务公司送达,但这些法律文件都被鸿道集团退回或拒签。”在媒体沟通会上,广州市检察院专门对陈鸿道畏罪潜逃一案进行说明,表示将采取各种措施,将陈鸿道抓捕归案,绳之以法。

正面交锋:三轮广告大战

2012年6月,似乎在一夜之间,“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的广告铺天盖地,无论是打开电视机,还是走进超市、餐馆,“王老吉改名了”的印象深深嵌入广大消费者的脑海。偶尔大家也会在茶余饭后提出质疑:王老吉好好的为什么要改名?与此同时,不少人惊讶地发现,由广药集团推出的红罐王老吉凉茶悄然上市。两种红罐凉茶摆在消费者面前,究竟谁是李逵,谁是李鬼?

2013年1月3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诉中禁令,裁定加多宝实施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要求加多宝立即停止使用上述或与之意思相近似的广告语。法院认为,谈及“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公众首先会联想到王老吉凉茶,误以为两者为同一产品或“王老吉”已改名为“加多宝”。

然而法院禁令并未阻挡住加多宝的广告攻势。2013年3月开始,加多宝推出“每卖10罐凉茶,7罐是加多宝”的广告,并宣称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权威统计数据”。4月,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管理中心发布公开告知书,明确指出加多宝“10罐凉茶7罐加多宝”的依据并非来自国家统计局,《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中也没有单独的“凉茶”指标,国家统计局开展的调查项目没有对凉茶品牌及销量进行统计。$nextpage$

对于加多宝的虚假宣传行为,广药集团认为其违反了《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规定,正式提起诉讼,并在湖南、重庆、广东三省立案。加多宝依然没有认输。今年5月中旬,他们亮出杀手锏:“我是凉茶创始人王泽邦第五代玄孙王健仪,我在九十年代已经将祖传凉茶秘方独家传授给加多宝,从未授予其他企业或个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这篇被媒体称作《传人篇》的广告,希望借所谓的王老吉传人来为自己的凉茶配方“正名”。

面对来势汹汹的加多宝,广药集团当然不会退让。5月31日,广药集团副总经理、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副董事长倪依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质疑加多宝虚假宣传,并称已提交申诉申请。而加多宝的动作耐人寻味。一方面,加多宝针锋相对地反击,声称加多宝生产的凉茶是王老吉第五代传人王健仪女士独家授权的祖传秘方配制,其酿造工艺和生产流程自始至终都是王老吉后人掌握,并称广药集团声称拥有王泽邦秘方的说法不实。另一方面,加多宝《传人篇》广告面市十多天后却悄然退场。

家族传承pk品牌推广

如果当初预见到如今的纷争,广药集团一定会坚决停止与鸿道集团的合作。然而,为了一时之利,铸下的错已经酿成苦果,如今只能打碎钢牙往肚里咽。

创立于清道光年间的凉茶,是创始人王泽邦在广州爆发瘴疠、疫症蔓延的危急时刻,为挽救患者,不惜以身试药,研制出的凉茶配方。王泽邦因拯救万民而被道光皇帝召入皇宫,封为太医院院令。王泽邦回到广州后,于1837年开设了第一间凉茶店,因其幼时小名为“阿吉”而取名为王老吉。185年来,尽管经历了家族传承、香港殖民等各种变迁,但是王老吉的品牌一直延续下来,并且在岭南地区家喻户晓,成为最受欢迎的凉茶品牌。

王泽邦去世后,其传人众多,主要发展为广州和香港两脉。其中香港一支于1890年前后开始单独发展,1912年正式和广州王老吉分家,一百多年间来无任何经营关系。广州王老吉继承了王老吉的祖业和秘方,成为今天广州王老吉药业的前身。广州王老吉在民国时期注册了王老吉商号、商标、王老吉公孙父子图商标等一系列无形资产。

解放后,广州王老吉在1956年按照公私合营政策,以赎买方式成为公有制企业。1996年广药集团成立,广州王老吉作为下属企业纳入广药集团管理,商标等无形资产归广药集团持有。可以说,广药集团是王老吉唯一合法的传承实体,拥有和王老吉相关的所有权益。

在5月29日的媒体沟通会上,广州市国资委为广药集团站台,公开确认王老吉商标等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广药集团是王老吉唯一合法传承实体,拥有和王老吉相关的所有权益。广州市公证处同时出示10份公证材料,从王泽邦家族的谱系传承、秘方、工艺、王老吉第四代后人的档案等各方面进行了公证。为了佐证王老吉属于广药集团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广药集团的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2006年凉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药集团对其所有的凉茶10-15号秘方,专用术语和独创工艺受到国家的保护。”

作为享誉百年的老字号,王老吉的发展的确有着很好的基础。但是,客观上讲,在十年之前,王老吉依然属于广东的地方饮品。鸿道集团从1995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的营销工作,对推广王老吉凉茶走向全国,使更广泛的人群接受凉茶饮品起到了积极作用。有人讲,没有王老吉的品牌,加多宝(或者说鸿道集团)很难成功。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加多宝,王老吉是否能够发展到如今的地位,将和其正等其他凉茶品牌远远甩在后面,恐怕也是一个未知数。

如今,广药集团用尽全力收回王老吉这个价值千亿的饮料品牌,首先是看重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从去年上市以来,广药版的红罐王老吉凉茶在市场上迅速扩张,预计2013年的销售额有望突破100亿元,不敢说是广药集团坐收渔翁之利,多少也是借了鸿道集团十余年来推广凉茶饮品之力。

当下的品牌之争,广药集团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更有广东省国资委和高等法院的支持,取得最终的权利和市场恐怕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广大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广药集团是否能够真正以负责任的态度生产出“良心品质”的凉茶,对得起消费者给予王老吉的厚爱与王老吉品牌百年的历史。

利益纠纷:扑朔迷离的“传人”身份

一位名叫王健仪的女士,在加多宝《传人篇》广告中名声大噪。然而就是这位以“王泽邦第五代传人”面对大众的传人,却有着不光彩的经商史和错综复杂的商业身份。

根据香港媒体的公开报道,香港特区区域法院曾经裁定王健仪诈骗罪成立,认定其1997~2003年间,7次以恶意购买机器、借虚假发票等方式,向银行及财务公司申请超过145万元信用信贷。2008年11月17日,香港区域法院判处王健仪履行社会服务240小时并罚款17.5万港元。此次代言《传人篇》广告,王健仪再次涉嫌违反《公司法》,因为除了“传人”的身份之外,王健仪还有另外两个看似矛盾的头衔:广州王老吉药业董事长和加多宝名誉董事长。

2004年,广药集团向香港鸿道集团发出合资邀请,并同时将香港同兴药业引入王老吉药业,意图将海内外的王老吉商标转入合资企业,打造世界性民族品牌。2005年,新合资公司正式启动,广药集团持有的94.28%股权稀释至48%。2011年年初,广州王老吉药业董事会换届选举,王健仪出任广州王老吉药业董事长。

尽管在去年,王健仪已经向广州王老吉药业递交了辞职报告,要求辞去董事长一职,但是广药集团证实,截至目前尚未按照正常程序履行辞职手续。因此,目前广州王老吉药业的法人代表仍然是王健仪。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法人做出对任职公司不利的代言,本身就是不诚信、不道德、不负责任的。王健仪作为广药集团旗下的一员,在没有解除身份的情况下,为业内其他企业代言,是不符合法律规范的行为。

面对潜在的法律风险,王健仪为何明知故犯、铤而走险?也许她的另一个身份恰恰说明了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初,王健仪一直在香港卖凉茶,当时陈鸿道是其经销商。正是看到了内地凉茶市场的潜在需求,陈鸿道从王健仪手中拿到了王老吉凉茶秘方,开始在内地销售——只是最初的名字不是“王老吉”,而是“清凉茶”。

为了能够名正言顺地在内地以王老吉品牌销售,陈鸿道在1995年与当时的羊城药业签约,租用王老吉商标,生产销售红色罐装凉茶。2002年,鸿道集团与广药集团签订补充协议,将商标使用期限延长至2020年5月2日。双方约定,在内地,鸿道集团售卖王泽邦后人授权秘方的红罐凉茶,广药集团售卖绿色纸质包装凉茶,二者共同使用商标“王老吉”;而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王氏后人继续售卖王老吉凉茶。

早在2011年3月,王健仪就曾在媒体上刊登《将王老吉药业打造成世界性的民族品牌》一文,公开力挺加多宝。今年3月26日,王健仪携王氏家族在深圳召开“凉茶创始人王泽邦后人媒体见面会”,发文声讨广药集团造假,并在此后接下加多宝广告,直面大众。

不论谁是谁非,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因“王老吉”凉茶而起的纷争始终逃不出一个“利”字。令人感慨的是,一个小小的红罐,竟让传承者背弃了当年王泽邦前辈济世救人的初衷。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