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PX项目拷问政府施政智慧

yangguangjujiao 2013-06-25 21:58:31 ■ 南关前/特约记者 总第150期 放大 缩小

上街,散步!散步!在环保意识和权利意识日渐觉醒的中国,人们以这种方式阻断那些企图强行闯关的PX项目。数年间,逢PX必反,遇反必停,在付出了高昂的社会成本之后,这种以乱达到诉求的方式却一再上演,政府决策方式的转变亟待提上议事日程。

没有赢家的博弈

谈PX色变,这是眼下中国各地居民们对此项目的第一反应。恐慌似乎插上了翅膀,从大连到厦门,从宁波到昆明,人们或“散步”,或集会,抵制即将在家门口落户的PX项目。

一起起简单民意诉求,几乎无一例外地演变成复杂群体性事件。逢PX必反,有反必停,如火如荼的民间抗争,让PX项目在中国大陆走入了一个无法落地的怪圈。

“巨毒”、“致畸”、“致癌”……在网络平台上,PX项目被描绘成了具有通天魔力的兽首人身的怪物,这个“邪恶的力量”有可能吞噬我们的家园,让许多家庭断子绝孙,或毁掉一座城池。

“国外PX项目距离居民区至少一百公里”,各种似是而非的传言惊扰着居民,逼得他们走出家门,走上街头,以作奋力一博。

遗憾的是,经历过多起PX项目群体抗争事件之后,地方政府在处理类似事件时,并没有从教训中掌握足够的应急经验,他们处理事件时,多少显得有些生硬和惊慌失措。

以本次昆明PX项目引发的群体事件来说,事件处置者歪招频出,要求市民“打印实名制”、“买口罩实名制”,过激的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加剧了双方的对立情绪,扩大了不信任的鸿沟。

历史一再简单重复,在这场政府与民间的博弈中,利益主体更趋复杂——对于厦门、宁波这样自然和区位条件得天独厚的城市主政者来说,放弃PX项目或许还有更多优化选择,而对于昆明甚或是经济、地理条件更差的内陆城市主政者来说,放弃嘴边这样一块诱人的肥肉,实在心有不甘。

一场场风波各有曲折,结局却只有一个,地方政府迫于稳定压力,纷纷宣布尊重市民诉求,放弃PX项目,事发地人们弹冠相庆。旷日持久博弈到最后,谁是赢家?

时间已经给出了答案。对企业来说,前期选址、谋划,消耗了巨大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地方政府亦因此损失巨额的税收和GDP预期;当地居民也会丧失融入一个产业升级巨大发展期的机会,以及可以预期的就业和社会福利指数红利。

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次群众运动式博弈中,政府和民间的信任裂痕在扩大,愈发脆弱,一些固化的印象正如同社会癌细胞一样四处扩散,并可能延伸到其他领域:对PX的妖魔化依旧;民间逢项目必反,可能采取更为过激的举动,他们深信政府官员为了GDP可以罔顾公众健康;政府大失颜面,认为事件背后有少数别有用心之人操纵,在法制轨道上偏离更远。

脆弱的沟通渠道

“双方就缺一个对等透明的谈判桌。”乱象过后,反思没有停歇。

同国外面临的情况相似,以PX为导火索的“邻避运动”在中国已进行了多年。居民因担心如垃圾场、核电、化工等项目对自己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虽然认同这些项目确实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但是却“不要在我家后院”,并且采取强烈坚决的集体反对甚至抗议行为。

然而,喧嚷的中国式邻避运动有着显著自身特色。每次出现群体性事件后,政府便会邀请一些专家在大众媒介上作相关解读,说明PX是一项低毒项目,国外PX项目离居民区并不远,相关技术控制措施得力,不会危害公众健康,相关部门还会搬出一大堆环评报告,试图消释人们心中的疑虑,效果却十分有限。官方和民间似乎拧成了两股绳,官说官话,民有民言,千丝万缕的胶着,剪不断,理还乱。

饶有意味的一个现象是:事后,包括已宣布放弃PX项目的地方官员,不时对公众传递出委曲的情绪。PX项目产品在当今拥有广泛用途,中国正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的转型升级期,无论是从国家生产力布局的战略层面,还是从地方和居民福祉来说,可能都是有百利无一弊,他们不明白,为民谋利的一件好事,居民们为什么群起而抗争?阴谋论和利益论甚嚣尘上。

对一些大型工程项目来说,对搬迁地居民和原住民进行合理补偿是必要的,但并不是一纸补偿协议、几家钉子户那样简单。相对于体量庞大、动辄占地数十平方公里、投资数百亿元的PX项目,地方政府急切引进的态度,当地居民个人的力量显得十分渺小,对弱者天然的同情,对环境的集体焦虑,会影响到集体的行为。$nextpage$

公众利益和原住民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并非水火不容,平衡点不难找到,难的是双方缺乏一个平等的沟通渠道,一个让双方都能心平气和的谈判桌。

纵观所有酿成重大公共事件的PX项目,缺乏沟通的程序性缺陷显露无遗。这些项目往往在立项、拆迁征地之后,当地民众方知晓有此项目,原住民并没有被给予足够的尊重。加之此前政府和民间组织、居民没有充分沟通,它的选址是否科学?它的环保标准如何?它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如何?符合哪些数据?一旦发生不测,如何保障公众安全?它对区域经济意味着什么?这些前戏需要做长期功课,现实却有欠缺,公众被蒙在鼓里,他们无从知晓或一知半解。

集体情绪被激发之后,官方为了迅速平息事态,往往抛出一堆“最严格”、“最环保”、“最安全”等模棱两可的话语来安抚公众情绪。须知,这些表态如同某些部门的年终预算数字一样,缺乏细致可查的数据,公众自然不买账。

此招不灵,地方官员和企业还会抛出项目环评报告。然而,这也仅是一个专业机构出具的一项技术报告而已。中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当认真考虑公众意见,并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其对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公众意见采纳情况的说明进行审议,判断其合理性并提出处理建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作出审批决定时,应当认真考虑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处理建议。”这种单方面的规定,没有明确公众参与的效力,主管机构不采纳公众建议,或其行为本身违法时,公众该如何申请救济?换而言之,原住民在自身缺席的情况下,为何要相信环评的一面之辞?

官方亡羊补牢的第三招是专家辟谣。专家一屁股坐在官方的板凳上,居高临下地解说,在怀疑情绪已经被调动的情况下,这种“皮下注射”式的单向度解释,已经不适应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规律。况且,如今的专家,许多都已沦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过去的众多公共事件中,专家越辟谣,百姓越恐慌。

部分邻避运动因为公众环境知识水平有限,而采取了过激反应。把全部原因都归结为公众环境素养差并不恰当。在目前的困局下,要消除民众顾虑,仅靠普及知识和专家辟谣还远远不够。当务之急是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政府、企业与民众间搭起“信任”的桥梁,如公开的信息交流平台,让民众开放式体验PX项目,了解环保措施。政府要尊重成长起来的民间组织,发挥其在官民之间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而不是相互猜疑,视为阴谋论者。

群体事件拷问关门决策

近年来,环境问题屡屡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一方面是因为公民社会也有长足的发展,环保意识觉醒;另一方面,经过30余年粗放式发展,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尖锐,公众的环境焦虑日益加深。

PX项目频繁引发公众事件,绝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它拷问着政府决策机制。

多年来,中国大陆沿袭的模式是,长官决策拍板,由地方最高首长或几个人关起门来商量上什么项目,没有像样的可行性论证,不听取民众意见,没有科学、民主、公开的决策过程。这是一种随意的、主观的决策机制。

政府主导的决策视原住民为局外人,原住民插不上话,在缺乏沟通渠道的情况下,他们感受到利益受到漠视,便会用“散步”来抵制。当人们提出质疑,官员们又不肯放下身段与民众平等对话,局面便一发不可收拾。通过“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整个社会付出的成本高昂。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分析,PX项目在中国陷入“一闹就停”的困局,存在信息公开方面的问题。政府部门以及权威专家没有把PX项目的危害性说清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一些错误的信息散布没有得到及时澄清,让公众“谈PX色变”。而另一方面,政府必须改变公共治理模式,勇做责任政府,将自己从具体的经济利益纠葛中独立出来,成为公共利益的执行者、经济利益的平衡者。同时,给予群众权利诉求的正常通路,确立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营造包容性舆论环境,维护包括行政诉讼在内的司法公正,推进执政方式的现代化。

当前,许多地方政府还缺乏这样的自信,他们刻板地认为,“素质不高”的民众天然地扮演了反对者角色,为追求效率,上马项目,要么“疾行之”,要么“徐图之”,不敢把各种信息充分摆在讨论平台上,而是等老百姓反了再出来说明。这种事后补救的做法正延伸到其他领域,一些部门的“鸵鸟政策”持续消解着公众的信任,如之前发生的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等,公众千呼万唤,它自巍然不动,数字成谜。

尊重公民权利、行政阳光化是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的重要表现,为避免高昂的社会成本,损害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目前亟需建立一个博弈平台——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各方民意代表能够有理、有力、有节表明自己的观点和诉求,言明利弊,有独立公平的第三方机构客观判断,双方互有妥协。惟有如此,方能解开PX项目问题上的死结。这不仅有利于限制政府的自由裁量权,促进政府环境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亦是公众参与环境政策制定,确保环境政策符合民意及环境政策合法化的根本途径。

补足上述功课后,专家指出,要取得公众的配合和谅解,政府上项目时还应给原住民相应的物质等补偿,让居民享有相关项目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项目落成后,政府还应严格依法监管,不因其为纳税大户而睁一眼闭一眼,甚至大开绿灯。

“大多数群众说上就支持企业上,大多数人民群众说不上,这个项目就不上。”昆明市长李文荣日前在PX项目民主恳谈会上如此表示。但愿,这不是强行闯关不成的托辞,而是政府放下身段透明行政的一个开端。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