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特供中国

yangguangbaodao 2013-06-16 18:27:33 凯文/特约撰稿人 总第149期 放大 缩小

特供在中国,就是一部权力史。

有人考证过它的官方记载,据说可以追溯至周朝。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王……丹、漆、茶、蜜……皆纳贡之”。此后,各朝各代均沿袭周礼,“四方特产,以为特供。”

可以说,这个词是“特权”的衍生品。特别制造、专门供应的对象,从来就不是普通人,无论是以前的皇帝、宫廷还是当今的政府要员,产品背后的权力如影随形。

如今,在开放的经济环境和固执的权力壁垒之间,政府对待特供的态度,或将成为民心向背的试金石。

特供产品的“秘密”时期

2009年,有一场围绕“中南海”卷烟商标要不要撤销的大争论。支持撤销的专家、学者认为,中南海是中央国家机关的庄严驻地,是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场所,以“中南海”作为商标来推销一种危害身体健康的商品——烟草,会让人对该品牌的卷烟产生“受中央国家机关认可”、“权威”、“高品质”等错误印象。由此,不仅有损于中央国家机关的尊严,而且还误导消费者,直接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11条第1款第1项相抵触。不过,这些理由在反对者眼里却有些小题大做,产品质量不是商标决定的,误导之说实在是有夸大其辞之嫌。

“中南海”作为卷烟商标是不是真的有损中央国家机关的尊严,或许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它确实有着“权威”的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四川什邡卷烟厂承接了为中央领导生产特供烟的任务。当时,厂里的技术科提供了35个配方的样品,中央选定了四个配方,而毛泽东选择的是二号烟。据说,什邡卷烟厂专门成立了特供烟卷制组,人员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四人,他们全用手工卷制香烟,单人日产仅为20至30支。随后,这个卷纸制组迁至北京,取名“132”,直至1976年。这个小单位后来被并入北京卷烟厂。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卷烟厂与中南海警卫局谈妥商标注册事宜,得到“中南海”商标。

在建国之初,特供代表着物资紧缺时代普通人难以得到的好东西,都需要动用专项资源为特定人群定制供应,甚至,每种特供产品背后都有一系列的制度予以保证。卷烟、酒、茶叶、牛奶、瓷器……诸如此类物品。

一篇揭秘“132”的文章说,他们的工作由中央办公厅直接领导,生产原料仍由四川提供,特供烟月产15至20条。而且,“内部纪律十分严格”。比如:不能向外打电话,外出要请假,回来要汇报,不准会客。早上6点20分起,冬天扫雪,夏天擦灰,晚上9点半睡觉。8 小时工作制,上下午各做一次工间操。每天用90分钟学毛著、学《反杜林论》。每周一次党员会,一次民主生活会,用《老三篇》对照检查自己。

当特供变成一种高调的荣誉

从神秘的代号小组到公开的注册商标,如果放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来看,这正好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特供产品会随着“命令式经济”的式微而消失,相反,“特供产品生产商”成了各个企业最好的宣传口号。

北京奥运前,曾有一篇“老牌‘特供’品牌,三元牛奶助力奥运健儿”的新闻。在凤凰卫视华闻大直播中,北京三元牛奶的负责人说:“我们是负责特供中央领导和人民大会堂的,是不可以有事的,我们坚持有自己的奶场,坚持认真的检查。所以虽然北京三元不是奥运会指定的供应品牌,但实际上是紧急改用了北京三元牛奶来‘特供’这次的奥运会和残奥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资已经极大丰富。但即便这样,对普通人来说,特供产品也意味着“高品质”。$nextpage$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茅台酒成为新中国的国酒,就此开始了它的特供史。但是由于产量少,不仅市场上很难见到,有资格享用的部门也是凤毛麟角。当然,关于茅台的传说也越来越神秘,其中最夸张的说法是,一杯茅台酒喝完后,整个杯子的香气会留3天。不过,茅台酒厂的酒师说,纯天然发酵加长期陈酿的茅台确实有挂杯功能,使用瓷杯和53度的一般茅台酒实验,留香时间是8小时。

在很大程度上,特供产品的品质不是靠市场充分竞争,而是靠政治保障。显然,后者在当前国人心目更为可靠。

2007年8月,在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网站上,有一篇题为《副区长王忠海就特供农产品情况进行调研》的文章。报道称,副区长“就特供农产品生产情况分别到长阳葡萄、琉璃河肉鸭基地进行调研,听取了相关部门的汇报”。

“近几年来,房山区在农产品生产中正确处理好特色与品质的关系,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特别是设施草莓、波龙堡葡萄酒、平汤渫、白灵菇、‘卓辰’排酸牛羊肉、宏利肉鸭、长阳葡萄等一批农产品被钓鱼台、中南海选为特供产品。” 文末提到,该领导“对这些特供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区、乡、村、基地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互相监督,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从思想上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农产品安全,为国内外友人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当食品安全犯罪案件频发,国人对特供产品的追捧也日盛一日。但就特供产品而言,无论是产地还是厂商,普通消费者都不知情,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无数商家趁虚而入,“特供”、“专供”标识的各类产品随处可见。

2004年,国家工商总局发出《关于严禁在商业广告中使用国家机关名义的紧急通知》,且在此后每间隔一两年就会发出类似通知。2008年10月、2010年8月国家工商总局又分别再次发出类似通知。但三令五申却仍然没能改变现状。

2011年9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四部门就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过为期一个月的“特供”、“专供”等标识清理整顿的专项行动。这次行动促使很多厂商包装大变脸。比如,加多宝集团在2011年8月中旬出厂的王老吉凉茶仍有“人民大会堂宴会用凉茶饮品”字样,在此后的新品中却消失了。

但是,专项行动是“一阵风”,吹过之后,这条产业链有了新的“生存”方式。在2012年国家工商总局等十部门再次启动集中行动以前,很多网络商城上都能找到大量包装中带有“特供”、“专供”类字眼的商品,其中以酒类居多。而一瓶几十元的酒,贴上特供标签,到了市场能卖到几千元。时至今日,在淘宝网站上输入“特供”、“茅台”仍然能够找到不少,如“会议中心特供茅台名将酒”、“贵州茅台酒 53度特供酒”等。

“茅台每年只为人民大会堂等少数单位提供极少数量的‘特供酒’,但所谓国务院机关特供、直属机关特供茅台酒全是假冒的,至于市场上销售的茅台‘特供’酒也几乎都是假的。”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光义曾表示,贵州茅台每年确实为一些专门单位定制“专供”酒,但是这些酒都没有条形码,不进入商场等流通市场销售。

但他也坦承,实际中很难控制一些单位内部联动,使少量真专供酒流通到市场上,“要说市场上绝对没有真的贵州茅台专供酒也是不可能的”。

特供的土壤还在

对商家而言,假借“国家机构”名义做的买卖,成本低、有卖点、收益高。从事特供茶叶销售的王先生说,特供品一般不开具发票,不走正常渠道销售,无需缴纳营业税、增值税,中间成本低,销路反而更好。

专家分析,“自己享用有面子,请客送礼有底气,消费接待有档次”,表面看这是个消费怪圈,背后是难以割断的利益链。

一些机构出售单位名称使用权,坐收管理费,少则一年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万元。由此催生了运作此类项目的公关公司和经纪人,从中收取提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刘俊海认为,特供产品本不该存在。中国广告法规定,不能以国家机关的名义进行广告宣传,进入市场流通的任何形式的特供都是违法的。这也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那些挂名特供的都是一些大部委、大单位,可负责执法的是地方小工商,所以在执法上很多工商部门有顾虑。”刘俊海说,这正是政策上三令五申、法律上明令禁止却还是未能清除此类商标的根源所在。

不过,更为重要的,特供损害了整个政府的公信力。在刘俊海看来,以国家机关或者容易使人联想到国家机关的方式做广告、卖牌子,违反政企分开原则,混淆了运动员和裁判员之间角色的划分,使老百姓怀疑国家机关和商家暗地里进行权钱交易。

今年3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审计署、国家工商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自行或授权制售冠以“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

这份通知措辞严厉:“严禁申报、分配预算资金用于涉及‘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严禁采购涉及‘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严禁报销列支涉及‘特供’、‘专供’等标识物品的经费支出;强化审计监督,将涉及‘特供’、‘专供’等标识物品的事项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内容;定期对社会上盗用冒用本部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信息进行筛查,采取适当方式消除不良影响。”

较之以前,此次牵头部门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不是国家工商总局,而且从禁企业转变为禁源头。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唐坤认为,整顿特供产品并不难,难的是改变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这才是特供产品生存的土壤。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