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yangguangjujiao 2013-06-16 18:10:02 总第149期 放大 缩小

■ 刘志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就业困境,如同社会之疾,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有全面和辩证的眼光,跳出就业看就业。

内外交困造就“最难就业季”

就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仅在发展中国家长期存在,在发达国家也同样严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青年人失业率已连续多年处于12.7%的高位。有统计显示,2012年全球有7500万青年人失业,失业者中每10人就有4人是青年男女。而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失业人口将突破2亿。

就业难题的缓解有赖于宏观经济的复苏,但今年世界经济复苏速度不及预期,形势不容乐观。在发达国家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等诸多问题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出口下滑、投资需求减少等现象没有得到缓解。

因此,作为媒体所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可谓“内外交困”。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影响,中国GDP增速由2009年的8.7%下降到2012年的7.8%,今年又下调为7.5%。有统计认为,一个GDP增长点会创造百万个就业岗位。那么,反过来,GDP的下降对就业岗位的影响也立竿见影。比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就属于用人需求下降最多的领域之一,众多央企、国企和跨国公司都纷纷缩减招聘计划。今年2月初的一个统计表明,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也许平均降幅不够直观,笔者所了解的一家大型汽车企业,2009年前每年新招大学生在1700人左右,而现在,每年只有两三百人。这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不言而喻。

岗位减少的同时,高校毕业生人数却在持续膨胀,经济的发展步伐无法匹配如此急剧扩张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人口。孤立地看待这一问题,当然容易归咎于始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是107万人,而到2006年已经是413万,增加了近3倍。此后扩招规模开始放缓,但即便如此,到今年的距700万一步之遥,也只用了7年时间。而正是从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毕业(2003年)开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但是需要辩证地看待高校扩招现象。其一,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就业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事实上,在上世纪末下岗工人再就业困境凸显的背景下,高校扩招本身带着“推迟初次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初衷。因此,历史地看,它不应成为“就业难”问题的替罪羊。其二,扩招之前,中国大学毛入学率不足1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作为对比,韩国2002年大学毛入学率为87%(世界第三),中国2012年才达到30%。应该明白,高等教育的普及,是提高国民素质、促使科技和经济实力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三,高校扩招本身不是问题,扩招速度过快才是问题。但即便如此,还应该看到,人才过剩并非全局性的,许多就业需求空间并未得到充分释放。

重视结构失衡的病灶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结构失衡也许是比扩招更需要重视的问题。失衡之“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失衡。

首先是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转型是目前努力的方向,但尚未完成。一是高端产业发展不足,难以容纳较多高端人才。例如,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的高级技术人才达40%以上,而中国目前仅约4%;而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业等新兴第三产业,发展同样滞后,比重及空间过小。因此出现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抢专科生乃至农民工“饭碗”的现象。二是私企发展受限,规模不大,空间有限,难以受到毕业生青睐;反过来也影响了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空间结构主要是指城乡二元结构、东西部地域差异。大学生大量聚集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结构性过剩矛盾。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学生择业还是迷恋“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近年来由于房价高企等原因,观念被迫有所转变,但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一方面,人才密集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中西部一些地区以及广大农村依旧有大量的人才空缺。比如在目前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就业岗位,依旧难以招到高水平毕业生。

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失衡的问题,则与高校扩招过快不无关系。一是专业与课程结构设置不尽合理。或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发展;或缺乏科学论证,盲目追逐社会热点。结果是,目前大约1/3的毕业生在从事与其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而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足30%。调查显示,即便在今年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文教体卫、电子商务、旅游、快速消费品等现代服务业,用人需求不降反升。相反,就业困难的是以往的一些热门专业。二是扩招导致的师资力量及办学经费的缺乏,以及生源平均水平的下降,影响了大学教育质量。比如金融行业,一方面金融工程师、精算师等缺乏,机构高薪招揽人才,许多职位虚位以待;而另一方面,高校财经金融专业的许多毕业生却因为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而被拒之门外。有调查表明,中国大学生毕业后要1~1.5年后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到岗适应期仅为2~3个月。

就业问题从根本上说需要稳增长调结构。但显然难以一蹴而就。而高校扩招还将持续,2020年40%毛入学率的目标,意味着就业问题“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因此,无论是高校或社会都需要有清醒的认识:现阶段,高校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当家长和学生花费不菲的学费,接受长达4年的教育,要想让他们完全认可所接受的不复是精英教育,在情感上很难。但现实不可变易。

这一现实,意味着高校在专业设置及学生的培养要研究社会需求,要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并举,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及培训;意味着学生和家长要调低对就业的高期望值,不能只“迷恋”国家机关、大中型或外资企业,要脚踏实地,根据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情况做好长期规划。

多管齐下治疗就业难的“慢性病”

值得一提的是,就业严重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也滋长了招聘的歧视现象,人为制造了局部的就业难。如果说宏观形势和结构问题难以短期改变,但机会公平是可以做到、也必须做到的。对于招聘歧视,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而对性别或疾患歧视,也有相应惩处条例。但是,教育部的行政权力难以涉及教育行业之外;而过轻的违规处罚——例如违规检查乙肝最高罚款仅1000元,性别歧视罚款上限两三万元且难以查证,这些都加强了用人单位的歧视冲动。破解之道,恐怕在于如何建议一个对就业歧视现象的投诉、调查、监管和高额处罚的机制。

解决就业难问题,有赖于以上问题的解决。客观地说,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国政府历来比较重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且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举国机制”也比西方国家更有优势。早在2009年上一轮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峰之际,国务院出台的7项措施,现在看依旧适用。比如,提出了“村官”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鼓励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提出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组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以及其他一系列帮扶措施等等,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今年产业结构失衡问题也受重视。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努力开辟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的新渠道。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在不断批评部分地方“政策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并强调提高服务水平及帮扶质量。可以说,宏观层面关注力度的确比较高,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敦促地方具体落实。

总之,大学生就业,是一道长期供需难题,是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的民生工程,需要国家、高校、个人、社会等各方动员,高度重视,形成合力,才有可能解除困局。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