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互联网企业为何热衷为自己挖坟

yangguangjujiao 2013-06-01 20:33:09 王超/特约撰稿人 总第148期 放大 缩小

2011年春节时,微信尚在襁褓之中,两年之后,就攻占了1/10的市场。比起单一的短信文字,微信可以群发文字,发送图片、声音、视频,甚至还可以视频通话和实时对讲。更重要的是,除了耗费一些流量之外,微信的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

运营商逐渐沦为微信的通道,短信和语音业务都被微信抢走,中国移动老总李跃也连连惊叹再不改革就被微信革命。想想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真是令人惊叹。互联网行业一度依靠央企电信运营商而活,在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新世纪初,门户网站依靠短信、彩信等SP业务在寒冬存活,有人戏称“中国移动身上掉个渣,养活了中国互联网行业”。

转瞬之间格局大变。曾经仰运营商鼻息的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推出了微信,这款产品拥有三亿用户,差一步就要革了运营商的命。

不光如此,诞生于腾讯广州研究院的微信,不光革了运营商的命,几乎还革了腾讯QQ和移动QQ的命。移动QQ在微信竞争下,腾讯无线总裁刘成敏宣布离职,据称他曾经给研发微信的广州研究院的张小龙打电话,要求其停止发布微信新版本,不过微信终究挺了过来,最终成了中国移动互联网最成功的产品之一。

QQ和移动QQ一直是腾讯这个千亿量级公司的看家本领,而微信毫不犹豫将大刀砍向二者,并取得了成功。这种良性自我更新的能力令人惊叹:没有激烈的内部竞争,就会面临更惨烈的外部竞争。与其对手来掘墓,不如自己先挖坟。埋葬以前的自我,迎来辉煌的重生。

甜蜜的烦恼

别以为创新是多么容易的事,要成为像QQ一样风靡互联网数十年的霸主级产品,两岁的微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微信该不该收费,应该向谁收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的观点引来网民“围观”。史炜认为,如果微信不收费,那短信为什么要收费呢?既然短信收费,微信就应该收费,只不过用什么样的方式收费。从另一个侧面看,史炜的观点是对的,微信不会收费,在4G时代,短信和电话的确是不用收费的。在一款国外运营商的套餐中,每月50美金的套餐,可以享受1GB的数据,打电话发短信不限量。

人红是非多,微信已经成为腾讯“甜蜜的烦恼”。受到用户欢迎的微信,因为分流电信运营商利润而遭到运营商反击。受到挤压的运营商在各种场合抱怨,并认为应该跟腾讯公司收费。用户已经为流量付费,微信等OTT(Over The Top 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还需要再向运营商付费吗?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提出了“信令资源”说,微信虽然在流量方面使用不多,但占用了大量的运营商“信令资源”。微信在线时会不断向基站发送信令,告诉基站在某个位置,现在在线,这样的动作称为“心跳状态”,过多的信令会导致“信令风暴”,导致运营商通话质量下降。有一种说法是,微信已经占用了中移动60%的信令资源,但仅带来10%的移动数据流量。信令资源说让运营商收费有了一定的理由。

其实想反驳也很容易,如果说微信占用信令资源,微博等移动应用也占用了不少信令资源,一些在线业务的免费软件经常推出更新或者消息提示的,都占用了信令资源。如果对微信收费,那对这些应用是不是也应该收费?此外,很多时候用户是在WIFI环境下使用微信,并不占用运营商的通道。家里有WIFI,办公室有WIFI,机场咖啡馆有WIFI,真正使用运营商通道是少数时间,收费的话这钱怎么算?何况很多人有三个手机号,移动、联通、电信各一个,轮番在用微信,这又该怎么收费?

没有盈利的微信,本身没有赚到一分钱,运营商之所以咄咄逼人,是因为微信这种OTT应用,对电信业冲击最大,动摇了其语音和短信基础,运营商沦为只提供数据业务的“通道”,这是他们最不能忍受的。

单纯对微信收费,并不能改变问题。收费了,信令问题照样存在。技术的进步会解决这个问题。4G时代,信令问题将不复存在,运营商也无话可说。3G的技术是语音和短信业务,附带数据业务;但4G时代,技术是基于互联网模式的架构,通信业务就是附加。那时候信令资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运营商就是只做数据管道了,想要盈利必须开发游戏或者广告业务,运营商需要跳出传统思维。

草根队VS国家队

互联网作为近十几年新兴的行业,一开始并没有被国有资本重视,但近几年,国家队大举进入互联网领域。人民网上市,新华网接着排队,人民系和新华系分别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即刻搜索、盘古搜索,以央视为班底打造中国网络电视台。除了传媒行业,大型央企比如跟互联网关系密切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早早就开通了飞信等业务。

中国互联网行业相对其他行业起步晚,限制政策比较少,是中国最具有竞争力、市场化最充分、公司最活跃的行业之一。在自由竞争的领域,垄断国企因为决策滞后、缺乏创新而不堪一击。在门户网站领域,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门户仍牢牢把持;在搜索领域,百度、搜狗、360等民营公司将国家队甩过几十条街,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一些还在烧钱的领域,还没有国家队敢进来。

十几年来,在互联网领域,还没见过国家队搞得过民营公司。互联网行业也是最早国际化的行业,新浪、搜狐、网易等第一批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资金来源也都是风险投资,除了公司本身雇员之外,还间接创造了很多本来不存在的就业机会,比如在淘宝上创业的人就上百万。

互联网行业的启示还在于,自由开放的市场能带来最大的效益,不会浪费纳税人钱财;激烈的竞争让行业服务水平提高,价格降低,消费者得到实惠。如果更多的垄断领域能降低门槛,很多为消费者诟病的行业怪现象便会迎刃而解。

在互联网领域溃败的国家队,并不是靠换一两个领导者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毫无疑问,市场偏好的,是最有创新精神、最有技术能力的公司,而不是垄断能力最强的公司。

3Q大战之时,区区360只是腾讯的百分之几,面对庞然大物,360用户体验和口碑具有极大优势,而腾讯因为缺乏创新,经常抄袭创业团队而遭人诟病。360最后以少胜多,靠得不光是运气,还有对手腾讯公司的傲慢和停滞。

同样的情况在360和百度公司的搜索之争也能体现出来,虽然百度的竞价排名模式素来被人批评,但谷歌退出中国之后,百度更是躺在老大的名头下过起了散漫的小日子。360看准时机,一出生就拿下了一成的搜索市场份额,生生把百度公司逼到了悬崖边。

不过,竞争对胜利者和失败者都有可能是好事。3Q大战之后,战胜者名不见经传的360公司一跃成为世界上知名公司,四个月后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貌似战败的腾讯公司开始反思自己的策略,终于开放平台,宣布与其他创业者共享互联网发展的成果,开始锐意创新,终于拿出了微信这个叫好叫座的产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