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微能量”:危机时刻的社交媒体

yangguangjujiao 2013-06-01 20:17:18 汤嘉琛/特约撰稿人 总第148期 放大 缩小

随着微博的活跃度和影响力日渐式微,以及微信作为后起之秀开始抢滩舆论阵地,整个移动互联网世界的话语格局正发生微妙的变化。时间回溯一两年,那句风靡网络的“围观改变中国”,曾是舆论颁给微博的荣耀勋章——从围观宜黄拆迁自焚风波,到追问钱云会事件真相,再到关注上海胶州路大火和温州动车事故,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社交媒体,在舆论生态中扮演了极具颠覆意义的角色。

如今的微博似乎正遭遇发展瓶颈,使用者的热情明显减退,而微信的社交属性和媒体属性则不断被拓展。不过,无论舆论格局怎么变,作为一种新型表达平台的社交媒体,仍然具备许多让传统媒体“羡慕嫉妒恨”的优势。尤其在突发事件中,社交媒体的魅力能迅速激活,它们展现的“微能量”依然不容小觑。

“微直播”

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发生7.0级强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位于雅安市芦山县。地震发生6分钟后,芦山县90后女孩“@meaningless_批话多”迅速发布了一则微博——“我以为我要死了!震中肯定在芦山县!我家房子已垮!”她在那条微博后面,附上了自己用手机拍摄的房屋受损和当地居民避难的场景。

这是来自芦山震区的第一条消息。这个未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小姑娘,用“微直播”将所有新闻机构都甩在了身后——她手中那部小小的手机,让她的微博成了一个特殊的通讯社。当天,“@meaningless_批话多”连续发布十余条图文消息,第一时间直播了震区现状。这些微博被转发万余次,她的粉丝也迅速涨到2万多人。

在芦山地震中,与此类似的“个人通讯社”并不少。事实上,整个微博都已迅速成为地震资讯的信息中心,各种与地震相关的内容,以“刷屏”的方式占据了网友们的视线。

在地震中,另一个表现不俗的社交媒体,是最近一两年发展势头迅猛的微信。

4月20日清晨,投中资本董事总经理马骏正在距离震中一百多公里的成都双流机场候机。7点55分,马骏突然感觉整个候机楼都在震动,仿佛坐在简易工房里感受到火车从家门口经过一样,他很快意识到可能发生了地震。候机大厅的乘客们纷纷陷入恐慌,马骏则在稍稍安定之后,于8点06分在三个微信群里发布了同一则消息——“成都可能发生地震,机场候机楼严重晃动,大片恐慌。”

马骏希望能够通过微信得到外界的回复。8点25分,微信群里的朋友转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的快讯;两分钟后,朋友还发来了地震位置图,离成都只有大约150公里。马骏把这个消息告诉候机楼的其他旅客,等到9点30分机场开始播放央视的地震新闻时,这对于马骏和其他旅客来说已是旧闻。

与5年前的汶川地震相比,在此次芦山地震中,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数以亿计的微博用户和微信用户,向全世界展示了“在场”的力量——至少在地震发生后的初期,播报信息最快、传递信息最广、现场感最强和传递信息最丰富的荣誉,不属于任何一家传统媒体,而是属于社交媒体。$nextpage$

“微救援”

“地震了,我们家的房子没了,快来救救我们,全村房子都垮了,我不知道这个信息发得出去不!如果你们看到就帮帮我们,我们的地址在四川雅安芦山县!帮帮我们!”4月20日8时14分,震后12分钟,芦山女孩“娜娜”用微信向朋友们发出了呼救信息。她的一位朋友收到这条微信后,将信息转发到了自己的微博上,同时“@”了中国国际救援队,一则求助信息就这样从震区传递了出来。

芦山地震导致通信设施损坏严重,电话语音通话不畅,社交媒体成了非常重要的沟通媒介。集合语音、短信息以及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定位服务)精准地理定位等优势的微信,以自发短消息、朋友圈信息和公共账号推送的方式,承担起了报平安和寻人的任务。许多被困在灾区的人,正是像“娜娜”这样,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向外界寻求帮助的。

微博中的那些意见领袖和微博“大V”们,也积极参与了“微救援”行动。4月20日中午,拥有500万多粉丝的微博红人“作业本”发布消息称,如果灾区的朋友需要帮助或者呼救,可以通过私信向他索取微博账号和密码,直接登陆他的微博发布求救信息。“作业本”的这一举动,得到了网友们的齐声喝彩。

新浪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下午5时,在地震发生9小时之后,芦山地震的寻人微博总数已达231万条,报平安的微博总数则高达1008万条。腾讯官方则在微信平台上开通了“雅安地震救助”的公共账号,除了第一时间推送有关地震的消息,还为公众提供在线救助、在线寻亲、在线捐款等服务。

事实上,通过社交媒体开展“微救援”,在2010年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中已有体现。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那位名叫“Kayne”的网友。2010年8月8日凌晨3:23,“Kayne”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19字的讯息——“水灾、停电,几乎一幢楼的人们都围在这烛火旁”,配图是一张在黑暗中摇曳的蜡烛,地点显示是在舟曲县。几个小时前,一场特大泥石流覆盖了半个舟曲县。

当时,这名90后学生是国内第一个图文“报道”舟曲灾情的人,数万网友都在网络上关注他和他家人的安危。在媒体和救援队伍抵达灾区之前,正是“Kayne”的那些微博,为接下来的救援和赈灾提供了线索。随后几天,他又连续发布了300余条微博,详细记录了他所见到的灾情,这些都为救灾提供了“一手材料”。

此次芦山地震中,社交媒体不仅在“呼救”方面表现出色,在“寻人”方面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新浪和腾讯分别依托自己的微博平台,推出了寻人服务;谷歌、百度、360等互联网企业也搭建了寻人平台,以聚合的方式帮网友发布和搜索救援信息、寻人信息及报平安信息,央视则在直播中多次播报网上寻人的方法。

芦山地震的消息传递、震区情况播报都很及时,那些通过网络、微博传递出来的信息,对救援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尤其在通讯不畅的情况下,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整合资源,帮助受灾群众寻找亲友下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志安认为:“微博与微信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大众普遍关注的主流媒体,它们的超强时效性决定了其在突发事件中可以大有作为。”

“微动员”

4月22日,新浪微博微公益官方账号发布消息称:“截至4月22日18时,震后57个小时内,微公益平台协助发起36个项目,共累计筹集善款突破1亿元。”这份让人咋舌的成绩单,比某些慈善组织的募捐活动还要“给力”,它充分展现了社交媒体在“微动员”方面的巨大潜能。社交媒体的捐赠平台,为民间社会高涨的慈善热情提供了出口,俨然已取代传统基金微博等社交媒体刚进入公众视野时,最核心的功能是信息发布和资讯共享,也就是所谓的“围观”;但随着微博功能的拓展,微博越来越像一个综合性的舆论广场,微博在社会动员方面也逐渐展现出不俗的实力。尤其在一些突发事件中,微博网友们总能被迅速动员起来,在最短时间内拧成一股绳,激发出正能量。

去年7月21日,北京城区遭遇“1951年有气象观测以来的最大降雨”,当晚,机场快轨因为进水停驶,8万多名旅客滞留在首都机场,许多旅客都通过微博发出了求助信息。晚上10时30分,望京小区居民王璐用“菠菜X6”的网名发布活动,希望动员大家组建一个志愿者车队,无偿前往机场接送被滞留的旅客。

22日零点40分,第一批30辆私家车在望京集合完毕,他们一路开着“双闪”信号灯奔赴机场。在前往机场的途中,又有不少看到“菠菜X6”微博号召的市民陆续加入车队,等他们到达T3航站楼时,爱心车队的车辆已达50辆左右。

芦山地震后,有成都网友发布微博称,为从成都通往雅安最主要的高速通道,成雅高速还在发卡收费,成雅高速成都入口已经开始出现拥堵。该网友呼吁成雅高速免费:“这么多去应急救灾的车辆排起长龙,居然还在一个个收卡收钱。救命通道,高速请停止收费!”这则微博,在短短不到1个小时内被转发数万次,并得到四川日报官方微博等媒体官微的转发。微博发出71分钟后,成雅高速沿线收费站全部取消收费,直接抬杆放行,同时免费的还有成温邛、雅西高速公路。

有研究显示,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之一,约有27.8%的民众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更值得注意的是,50%的人通过社交媒体获取突发性新闻而不是官方公布信息。无论是此前的玉树地震、北京暴雨,还是如今的芦山地震,一种新的趋势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在“微动员”方面的表现也越来越突出。很多网友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已不止于围观,而是开始采取行动。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不仅给每个普通网友都提供了“麦克风”和“扩音器”,还带来了信息传播机制的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让危急时刻的信息传递更及时,让救援行动能更好地开展,也为各种形式的社会动员提供了平台。这些蕴于社交媒体的“微能量”,在特殊时期都为社会蓄积了宝贵的“正能量”。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