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那些我们不敢面对的

pinweiyuedu 2013-05-06 19:15:43 ■ Lorenzo 总第147期 放大 缩小

 

《爱》太真实,太沉重,就像那些我们一直不敢面对的事,刻骨铭心。

这或许是我今年看过的最简单却深刻的电影,它从头至尾充斥着人性的力量。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导演冷静克制地着墨于一个故事,却足以把观众心中的情绪带到顶峰。老去、死亡、病痛、孤独,那些人生中我们最不想经历的事情,那些我们心知肚明却噤口不提的隐痛,被哈内克搬上了银幕,残忍得变本加厉。谁也逃不开衰老和死亡,我们都将面对这一切,生活难道不比电影残酷吗?

哈内克的叙事功力令人惊叹,片中配乐寥寥无几,仅是自然出现的钢琴曲,就足以让观众跟随故事生出情绪。电影的前半段还有些许小幽默,也有突如其来的惊悚,后半段叙事却渐渐冷峻,直指人心。意象在片中贯穿始终:漏水的楼道,忘关的水龙头,飞来的鸽子,墙上的油画,有的安谧,有的躁动,就像死亡一样,不可控制也不可避免。

若论起电影的社会性,老无所依的题材数不胜数,而哈内克却无心探寻——只因旁的都与“爱”的主题无关。封闭空间里剩下的,只是几人情感的角力,单刀直入的矛盾冲突最终都归于“爱”的名义。极简的叙事、平视的视角让人感觉真实而又无力,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谦卑”的电影,真诚,坦白。

片中的一幕死亡引起了不少观众的非议,这不禁让我想起“安乐死”的议题。荷兰是最早通过“安乐死”的国家,这其实是对生者权利和意愿的尊重。电影中的这一幕,有区别,却也有类同。许多观众无法对片中展示的价值观给予认同,其实在看《爱》的时候,当George拿起枕头时,我也吃惊、不解,随后心中却升起无尽的悲凉。电影中的细节已经无数次提醒观众,Anne去意已决。当George回家看到Anne跌坐在窗口时,她已有了跳楼离世之心;当Anne翻起相册时,她不是说过,人生之于她,已经太过漫长了吗?当她彻夜喊着“疼”,喊着“妈妈”时,难道不是无法再忍受下去了吗?当George给Anne喂汤时,她不也是无法接受最后的怜悯了吗?巴掌打在Anne的脸上,却也重重打在了George的心上,这样下去的苟延残喘,只会带来互相伤害。保姆用梳头和镜子彻底摧毁了Anne仅剩的一点点自尊心,他又能带给她什么呢?

我泪流满面,明白了George的用意,与其让爱人痛苦着死去,不如让她快乐地活在他心里。一辈子的相濡以沫,又怎么会不懂得爱人的心意呢?

《爱》是一部勇敢的电影,它敢于回归最初、最老的故事命题:关于爱以及爱的定义。在无数电影人试图对其诠释之后,哈内克仍然可以用这样一部电影探索生命的意义:时光可以杀死一切,却杀不死我们之间——亘古不变的爱情。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