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在佛学中感悟幸福人生

pinweiyuedu 2013-05-06 19:08:50 ■ 王云伟 总第147期 放大 缩小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千百年来,佛学的启示一直震撼着人类。本刊总编辑唐芳近日让我给专栏写篇文章,思来想去,还是想跟读者朋友们一起分享近年来我学佛的一点心得体会和从中感悟到的幸福人生!

究竟是什么机缘,什么样的兴趣吸引着我在佛学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行?儿时的我,曾经十分好奇,一直想弄明白“我是谁”?我的身体的每一部分拆开时,都不是我,组合在一起时才是我,所以身体的组成部分是我,也不是我;有时候,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内心里,有一种意识,其实所有思维都是由它控制着,它使我们升起爱、恨、情、仇,升起各种欲望,也升起种种痛苦与烦恼,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心与身体这一切因缘组合才是我吗?那么这个我又是从哪里来呢?父母生我之前我在哪里?当我肉体死亡时我又去了哪里?其实可以归结为这样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就是这样,令我迷茫的问题吸引着我开始探求人类最终极的智慧。

当我成年时,时常会发现人生的苦。那时认为,这些苦是因为物质生活太贫乏,如果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有了更好的工作、更加受人尊重,就消除了这些苦,就会得到快乐与幸福。于是拼命地学习,努力地工作,从少女到为人妻母,该拥有的都有了,却发现烦恼和痛苦并没有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消失殆尽,它只是变换了面孔,用另一种方式在侵蚀着我,让我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物质条件与心理的幸福感不是没有关系,但不是必然和决定的关系。如果你快乐地过了一天,那么,这一天你就没有白过;如果你痛苦地过了一天,那么这一天你就白白浪费了,不要问有没有天堂,有没有地狱,当我们快乐时,我们就在天堂,当我们痛苦时,我们就在地狱。

如何能多在天堂,少在地狱,如何能快乐过一天,而不是浪费了时间,如何才能心中没有不安,没有恐惧,没有挂碍呢?卡耐基说,“得到快乐的途径,第一条是有自己的精神信仰”。现在很多人生活得很苦,很迷茫,他们在烟、酒、色情与疯狂中寻找快乐,但当一切散尽时,加倍的孤独与迷茫会如无边无际的烟雾彻底征服他无助的心。那是因为,我们重视给自己的身体寻找一个家——房子,却忽略了给自己的心也要寻找一个家——自己的精神信仰。一个人的心如果总在流浪中,他如何能安心呢?当风雨来临时,他如何能让心躲避风雨呢?又如何在受到伤害时,找到给心灵疗伤的办法呢?当我刚刚接触佛法时,就发现其实每个中国人身上无论他有意还是无意,都无法不受佛法的影响,因为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已和佛法水乳交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佛法早已融入诗人的文中、书法家的字中,政治家的政论中和百姓的生活习惯中。佛法的从容与淡定,佛法对人生、对宇宙终极的智慧,如温暖的阳光,在这阳光的照耀下,我的心灵也如同暗室中照进了一缕阳光,千年黑暗就在刹那间消失,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找到了真正得到快乐与幸福的途径。

其实修行的路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要有勇气学会直面自己所有的缺点和不足。因为很久以来我们形成的毛病和习气,只有当心静下来时,才会清楚地看到它们,就如同一杯水,只有沉淀久了,你才会看到杯底的污垢;修行就是让你静下心来,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不断发现自己的毛病和习气,并直面问题,下决心改正它,这个过程是改过的过程。几年来,我在点点滴滴中,不断去总结和反思,每日思过并力争改之,争取不虚度每一天!

通过学佛,懂得了要常怀感恩之心。我们能有今天,不能没有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没有师长的教育之恩,不能没有领导和朋友的帮助之恩,我们要对生命中的贵人怀着深深地感激之情,也要感激那些反对和障碍我们的人,因为他们使我们变得坚强、磨砺了我们的心志;包括万物大地,日月星辰,时时要心怀感恩与感激之情。

通过学佛,让我明白做人一定要有一颗慈悲心。当我接触佛法时,佛陀对众生大慈大悲的悲悯之心深深地感动着我,那种慈悲如阳光一般,无论山川河流、树木稻麻,一样的给予,一样的普照,当一个人心中升起慈悲心时,就能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你看周围的人,宽容多了,挑剔少了,理解多了,怨恨少了,你会发现并不是人太复杂,人际关系太难处,当你用真心去对待别人时,一切都变得美好而单纯。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生的悲欢离合,正如同大自然的阴晴雨电,四季更替,一切本是自然,“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佛法教我们获得清净心、从容心、把握当下,安好自己内心这颗心。

佛法如大海,我仅仅是在岸边拾起一枚小小的贝壳,佛法的精深与微妙还有待和大家共同学习与探讨。如是我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为本刊记者)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