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对大学生犯罪的反思

yangguangshixian 2013-05-06 19:04:12 总第147期 放大 缩小

 

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尽管大学生犯罪在整个犯罪群体中是极少数,但专家认为,大学生犯罪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其犯罪原因也有其特殊性,其发展趋势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综合媒体报道,我们整理出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

心理不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成熟。大学生犯罪,主要原因有自控力较差、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他们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对挫折没有准备,一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还有一些大学生因出身贫寒,或有某些缺陷,一方面对家庭和社会不满、仇视,另一方面敏感自卑,自我调控能力差,无法应对社会的一些不公和挫折,对人生悲观,以至于不能自拔,最终走向极端。江苏沙洲职业工学院故意伤害案经警方初步查明,嫌疑人符某因悲观厌世,几度想自杀没有勇气,便预谋用加害他人的方式来排解内心压力。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逐渐加快,大学生失业现象也日益频繁,许多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值开始下降。他们不再拥有昔日大学生身为少量“社会精英”的自豪,而是对前途充满困惑,这就使他们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比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浓硫酸泼大熊猫一案和北京某高校学生马忠义携带仿真枪绑架案。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同化”,同化是指个体的态度及行为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社会行为规范标准逐渐接近的过程。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陈光中教授指出,“他们的思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颓废、自私等各种不良现象的出现,甚至以此为起点开始走向犯罪。”曾有机构对全国17.6万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心理疾病患者高达20.23%。

大学生渴望自立、自尊,获得别人的平等相待,不愿接受管束,这种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成熟而越来越强烈。

受家庭影响

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大学生犯罪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造成的不良影响。比如,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有的家长往往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在教养的方式上多采取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也可称之为人格障碍。

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心理成长关注不够。一旦子女犯罪,他们才感到惊讶和后悔。反之,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对他们的要求无条件一一满足,尤其在他们进入大学后,更是对其放纵。这些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强,受不得丝毫委屈,一旦心理失衡,就用暴力解决问题,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据专家分析,处于溺爱型家庭、打骂型家庭、放任型家庭、失和型家庭等“问题家庭”的大学生较之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犯罪,其原因是缺乏适当的教育方法和健康的教育方式。

学校教育体制不健全

从学校方面的因素来看,学校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学校教育观的偏颇、教师素质问题以及校园暴力都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学校只抓升学率而忽略对学生人生观和思想品德的教育等,都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破坏性的影响。特别是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而校方对学生的管理却未显著加强,存在重知识“输入”而轻思想品德的“塑造”的现象。有的学生夜不归宿、逃课旷课、赌博醉酒等也无人过问,做不到防微杜渐。

审视中国高校教育模式,我们不难发现,考试、成绩还是评定学生好坏的标准,在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忽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意味着忽视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法律教育是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看出,学校以应试教育为主,从而导致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偏差。高校德育受到冷落,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国家规定高校必须开设法律基础课,但不少高校并没有把法制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多数学校法律课程的教学方式只是简单的老师说教,内容僵化,理论与实际脱节;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相对落后的高校心理环境,使许多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得不到及时矫正,当他们的心理异常程度越来越严重时,导致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也就成为必然。

高校的教育和管理理应是统一的。然而,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确存在教与管相脱节的现象,高校管理机制欠缺。学校只重视教学忽视学生的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预防犯罪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但是,现实中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少大学文化精神的引领和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

近年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滋长,使大学生的认知产生偏差。有些大学生由于意志比较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对于不良现象和行为,往往缺乏辨别能力。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非常重视自己能否得到同龄伙伴的承认和赞许,并把它看得比父母、师长的评价还要重要。一些武侠、言情小说、影视片人物,特别是带有传奇色彩的“黑社会”人物对他们起着极坏的影响,诱导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另外法制教育的不健全,以及电子游艺厅、黑网吧的侵袭,都是产生大学生犯罪的不良社会因素。

反思教育机制

从犯罪成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犯罪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要遏制大学生犯罪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高校更应承担起自己的教育职责。

纠正不良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是指导、规范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怎么样的行动。大学生要树立积极、向上、健康的人格,就要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遇事要冷静分析、辩证思考、理智行事,杜绝任何盲目的冲动与跟从。

开展良好的心理教育。21世纪,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无形“杀手”。“认知的阻碍、病态人格、侥幸心理、意志偏弱”等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现状。针对这些大学生不成熟的心理特点,高等院校要积极为学生开展心理讲座,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室。正确引导他们对两性、婚姻、事业、就业等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要特别关注、要特殊鼓励与照顾。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大学生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正确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尤其是大学生要放弃偏激和自卑心理。

开展法制教育。高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法制课堂,更要结合具体的案例来教育后人,感化学生,避免空谈理论,让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必要的时候,要把法制教育考核作为大学生评优的标准之一。总之,要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遵纪守法。

加强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学校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日常场合,其制度的建立健全,影响与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与正常教学秩序。预防犯罪首先必须要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保证校园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要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学生管理,尤其是集体宿舍的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健全管理约束机制,建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网络;配合有关执法部门综合整治,排除校园周围不健康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干预,最终从体制上杜绝违法犯罪现象。

有些高校老师或领导认为,大学生绝大部分已经是成年人,对自己的行为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能力与控制能力。大学里面让学生有一些空余时间,来自己把握与支配,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果缺乏学生与学校管理方的良性互动,就容易造成信息的不畅通,不对称。实际上这是一种极端不负责的表现。学生应通过短信、电话或网络等手段与辅导员、班主任沟通,保持信息的畅通。另外,辅导员、班主任要定期或不定期与学生家长就大学生在校情况的沟通、交流。

为了鼓励先进、奖励优秀,很多院校都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评优制度,但是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程序,很多学生对评优结果产生了质疑,也酿造出很多学生对学校不满的情绪,这种情绪随时都可能通过过激行为,伴随冲动与过激的举动表达出来。因此,院校的公平公正的评优制度应客观全面地向学生公开,也是防止与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违法犯罪是的一项综合性社会工程,单靠院校的力量还不足于预防与遏制,有必要联合一些社会力量共同管理,共同教育。比如与司法机关的长期合作,对校园周围的环境加以规范;净化校园里面的一些不良风气,都是预防与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良好措施。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在创造良好家庭内部环境、搞好家庭教育的同时,要积极与学校保持联系,时常关心与询问孩子在校的生活、学习状况,听取管理方的意见,配合学校管理方的工作,共同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有用于社会的精英人才。

老舍说过:“父母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学校对大学生的引导是整体上的、普遍性的,而对大学生有针对性、个别性的引导则要依靠家长。因此,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编辑组稿/毕晓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