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那些不成文的共有习惯

yangguangjingpin 2013-04-18 17:16:21 唐芳 总第146期 放大 缩小

 

4月4日,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回老家河南安阳林州市扫墓,受到了家乡人民,特别是家乡政府的隆重接待:当地各级领导亲自前往高铁站迎接,专门为其老家提供供电保障,林州官网还刊发了写给刘洋的长诗《刘洋甜甜地笑》。

上述种种无不引起网友的声声感叹,这位上过天的人,待遇就是不一样。更有媒体评论直指这其中的荒唐——泛滥的名人效应、理所当然的特权横行。实质上,林州的相关部门与领导可能并不是有意如此为之,对他们而言,民族英雄式的名人回乡,理所当然要向名人提供一些他们认为可以提供、有必要提供的“享受”,这大抵已经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一种不成文的共有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在当下的中国其实并不鲜见——官方的习惯性特权,民间的习惯性隐忍,都可从“房姐”的4个户口、马路上横行霸道的“特权车”、执法者的习惯性违法等窥见一斑。莫怪乎,有人说“习惯之于中国,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

其实,习惯在英国的政治文化中也非常重要。但是,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想家雷蒙·威廉斯却没有在《关键词》一书中收入关于“习惯”的辞条,他在“传统”的辞条末尾补充道,“传统主义”是一个贬义词,“似乎用来专指妨碍任何改革的习惯或信念”。可见“习惯”一词有维护特权之嫌。

值得称道的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伊始,就向根深蒂固的“特供”、“专供”等不成文的习惯公害开炮,而带头践行以“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严禁违反规定收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严禁超标准接待”等为内容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

本期深度栏目,我们就关注了一则重大的“习惯”被打破的事件——人们习惯的“铁老大”华丽转身为“中国铁路总公司”,计划经济时代的最后一块堡垒终于被打破。比起政界、学届关注的改革方向与铁路产权等政策性的问题,老百姓关心的却仍然是铁道部被拆分后,火车票价会不会习惯性的“涨价先行”?铁路部门的服务会不会还是习惯性的傲慢?一票难求的铁律是否能破解?本刊特约撰稿人李妍在《铁路改革需要平衡“市场与公益”》一文中说道,撤销铁道部,政企分开,只是铁路改革“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目前也只是表面形式的分离,要清除长达数十年积累的体制沉疴,改变管理低效、服务意识差、霸王条款层出不穷的现状,仍需要一系列具体的改革举措;而只有真正打破垄断,从铁路运营、基础设施建设、车票代购、订票网站建设等各个层面,充分引入竞争,才可能提升效益,提升服务质量。

除此之外,雨后城市的习惯性瘫痪也正在引起公众的反思。在长沙暴雨中被急流卷入下水道的21岁女孩杨丽君用生命让“得过且过”的地下城市系统建设拷问着“城市的良心”。在《城市的良心》一文中,作者王淼就对这种雨后城市的习惯性瘫痪进行了一番拷问。文中作者直指中国的官员长期以来接受的就是“GDP考核”的要求……许多城市发展和建设都以耀眼的修桥铺路、建高楼大厦为主,忽视了下水道、垃圾场、河道等等不那么风光的基础设施维护。

不论是习惯式的特权,还是公众习惯式的隐忍,亦或是有关部门“得过且过”的怠慢态度,都是公民意识的大敌,都不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应有之意。随着时代变迁,公民社会不断成熟,新的领导集体也对“公害式习惯”宣战,善于“习惯”的中国人开始慢慢地学着不去习惯了,而且慢慢地把以往的习惯揭示出来变成一种“不习惯”,正是这种不习惯,才使得我们在历史的进程中有了一点点的进步,开始走向人本社会。

如此,除去习惯的习惯,才会有不习惯的习惯。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