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未富先老:人口红利渐行渐远

yangguangbaodao 2013-03-27 18:08:58 ■ 王 淼 总第144期 放大 缩小

 

曾经让中国背负沉重负担、又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给这个国家带来勃勃生机的“人口力量”,如今再一次给中华民族的复兴提出了新的挑战。

就业、住房、生育、养老、教育……与人口相关的话题从来都是最急迫、最现实的问题,无论是“未富先老”的隐忧,还是“外资迁移”的影响,以及“用工荒”、“低工资时代结束”的呼声,都给后人口红利时代的中国政府和老百姓提出了一连串新问题。

拐点出现了吗

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的一则人口公报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截至2012年末,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较上年末减少345万人,下降0.6个百分点,成为多年增长后的首次下降。数据发布后,立即引起了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等多方面的关注。专家学者首先提出中国“人口红利拐点”已经出现的观点,并且强调这一典型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现象应当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

3月初,随着两会的召开,关于中国“人口红利拐点”是否出现的讨论上升到国家层面。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家蔡昉,曾经屡次呼吁全社会警惕中国“未富先老”的出现。在两会上,蔡昉教授仍然对“人口红利消失”所带来的忧患大声疾呼:“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已经在消失,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防止未富先老。”无论是官员,还是专家学者,他们的观点说出了“人口红利消失”可能带来的两个最大忧患:未富先老和用工荒。

面对关于“人口红利消失”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忧患,具有多年政府工作背景的全国政协委员、工业与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却显得比较镇定,他坚持认为“人口红利消失”的说法言过其实。

尽管各执一词,但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报告,2010年至202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2900多万人;与此同时,人口抚养比将相应上升。一个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时代正朝我们走来。

人口红利有多重要

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抚养率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人口红利”现象的出现,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增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特定时期都存在人口高速增长的状况,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利用好了“人口红利”促成的有利条件,人口过快增长反而给这些国家造成过度消耗资源、增大就业压力、阻碍经济发展甚至动摇社会稳定的恶果。反观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并非都是经济大发展的时期,还要受到国内外政治经济大趋势的影响。

谈到“人口红利”有多重要,不得不提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这种影响表现在对生产领域以及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两个层面上。

从人口红利对生产领域的影响看,劳动供给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总量上,中国目前依然处在劳动年龄人口丰富的时期,劳动人口的供应能力依然居世界首位,短期内不会改变这种现状。与此同时,原先预测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停止增长的时间点,突然提前到了2012年,意外地给人们提了个醒,曾经只为劳动力过剩发愁的中国社会,在未来可能会更早地因为劳动力供给不足而陷入“未富先老”、“用工荒”、“高工资、低福利”的困境中。

相比世界其他国家,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政策对人口结构的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从70年代末开始强力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将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趋势人为地加快了,这是全世界独有的现象;另一方面,中国广大的农村人口和二元化的社会结构,给城市劳动年龄人口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池”,每年都以千万的数量级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延缓或者推迟了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影响。

从“人口红利”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看,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劳动年龄人口在步入老龄化的第一个阶段,并不会立即带来储蓄率的下降,相反会带来一定时期的上升。当然,在这一关键阶段,政府必须加强对资本流向的引导,避免储蓄单纯地转化为低水平的消费,而是通过推出鼓励消费、以投资、信贷消费等方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否则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弊端会迅速凸显,整个社会也很可能错失迎来“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机会。

“比较优势”不再

“人口红利”消失的话题之所以令社会各界如此关注,在于这一现象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密切相关:一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收入分配增长和养老福利的改善。

中国经济高速腾飞的劳动力基石就在于,曾经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低成本、高效率劳动力。美、日、印度等国的媒体都曾刊载过“像中国人一样工作”的文章,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埋头苦干、努力工作的意志和能力。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从2006年以来,中国沿海城市,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开始遭遇“用工荒”的问题,大量企业因为招不到足够工人而开工不足。2013年春节过后,“用工荒”现象再次显现,并且已经蔓延至全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初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已经基本实现,而“带动另一部分人后富”之路却仍在摸索之中。“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将推动分配领域的改革,以改变低工资、高负荷的传统工作状态带来的整体社会劳动力疲惫。

客观上讲,目前中国的“用工荒”并非社会劳动力的总供应无法满足总需求,而是劳动力的能力结构不合理,与“用工荒”同时存在的另一个就业难题恰恰是“找工作难”。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苦于毕业即失业,而大量需要专业技术工人和劳动力的企业却无法从人才市场上获取足够的人力资源,可见,畸形的劳动力资源结构已经无法适应中国当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而劳动力资源结构的转变无法一蹴而就,牵扯到教育、社会福利、流动人口管理等各个方面,从根本上理顺需要至少是10年以上的长周期。然而,处于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企业显然无法等待如此之长的时间,因此,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董事长朱建民提出,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用工荒”问题已经开始倒逼企业走上转型和升级的道路,“而不仅仅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做劳动密集性产业,因为这个产业很难发展下去。”

与企业家的感受一致,作为学者的蔡昉教授也认为,发达国家现在都没有人口红利,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没有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增长的手段就要发生变化。比如说,过去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来推动经济高速发展,今后就要转入依靠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否则就会出现经济增长停滞、蛋糕难以做大的情况。

曾经一度被中国垄断的“比较优势”已经渐渐被各个亚洲国家稀释,纯粹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越来越难以生存。可以说,中国的企业正在拼命与时间赛跑,必须在“人口红利”彻底消失前的宝贵时间内,力争将产业升级先于劳动力成本剧增完成,以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利润率覆盖劳动力缺失带来的成本溢出。

“未备先老”近在眼前

“人口红利消失”最突出的伴生现象就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无论是“未富先老”令人担忧,还是“未备先老”的影响更大,能否做到“有备而老”才是关系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重中之重。

近日,中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出版。根据蓝皮书,2012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预计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蓝皮书同时显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尽管还无法从严格意义上认定,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且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执行和中产阶层生育意愿逐渐下降的趋势,老龄化的增速,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的增速将加快。与此同时,中国失能老年人、慢性病老年人和空巢老年人的数字都在持续攀升,后两者都已经逼近甚至超过亿人大关。而近期爆出的“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的新闻更加引人注目。“未富先老”、“未备先老”、“老无所养”等显眼的标题频频出现在各个媒体上,引起全社会对于老龄化问题的关注。

用理性的态度看待,人口老龄化并不意味着社会发展遭遇到不可抗拒的危机,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几十年。然而,由于具有世界第一的人口基数,加上顶层设计滞后、瞄准机制欠缺等历史欠账,老龄化问题的确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中国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准备明显不足,“未备先老”的情况尤其突出。当前老龄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依靠民政、卫生、老龄等少数几个部门推动,政策涉及范围小,实施力度弱,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不密切,直接导致中国现有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另一方面,当前老龄人口政策的瞄准机制欠缺,使得社会和民间力量介入老龄服务体系的障碍多,广度和深度不足。尽管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公办养老机构,但是服务对象大部分局限于健康和经济收入条件较好的老人。

人口红利消失和老龄化的紧迫感,促使社会各界集思广益,探讨解决这两个矛盾的方法。其中,以“放宽二胎”为代表的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呼声很高。两会期间,“放宽二胎”的观点再次与“人口红利消失”关联起来。然而,多次强调人口红利消失的蔡昉教授,在“放宽二胎”方面的观点则比较谨慎。他认为:“放宽二胎生育和增加中国的人口红利之间没有太大关系。一方面,因为新生儿无法迅速转化为劳动人口;更重要的是,一国的生育水平会随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下降,世界各国无一例外,中国也是必然。”

如何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应对“人口红利”消失和“未富先老”的现实,将会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第3个30年面临的艰巨任务。破冰之路,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用“改革红利”来弥补“人口红利”的缺口。从今年两会的讨论情况看,面对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现实,中国政府和社会学者看待人口和劳动力问题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从一度为了腾出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而鼓励劳动者提前退休,转变为如何发挥老年人力资源,持续为社会做出贡献。

(作者为本刊特约撰稿人)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