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当媒体成为“两会明星”的操盘手

yangguangjujiao 2013-03-27 17:10:00 ■ 刘采萍 总第144期 放大 缩小

 

每年两会前和两会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地的媒体都会推出相关的专题。在采用较多的报道模式中,有一类内容最近几年表现亮眼,那就是类似于“替读者(观众、网友)问代表委员”这样的栏目或版块。

这种模式受到两方面的欢迎:于读者而言,平时长久得不到重视的问题,如果通过媒体提交给两会代表或委员,也许会形成或影响他们的提案、议案,这样或许有利于问题解决;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而言,关注记者所选择的热点,及时发表意见或者给予权力干预,又会得到媒体和公众的支持,提升自己的形象,甚至成为众多代表、委员中的“明星”。

媒体牵线,代表委员和民众才能对接?

公众、媒体、民意代言人以及民主政治本身,在这种新闻互动中各取所需,堪称多赢。

但是,深究这种模式所产生的背景,其操作程式,以及当下媒体与两会代表、委员之间更复杂的联系,我们不得不承认:虽尚未清晰,但一种“筛选——包装——推广”模式,似乎已在很多媒体的新闻操作中,逐渐被固定下来;而这一模式的影响,值得更进一步观察和反思。

仍以上面所提到的报道模式为例。最大的问题在哪里?我们知道,在成熟的民主代议制中,选民与民意代表之间的沟通应该是普遍、直接和连续的。民意代表毫无疑问,必须能够随时倾听自己所代表的民众的意见。但在当下的现实中,我们很多人,对自己所在选区和领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往往一无所知;对全国两会的了解,局限于报纸电视上,局限在有限的一些“明星”和“大腕”身上。媒体“替读者问代表委员”,确实能够起到桥梁的作用,但是,假若没有桥梁,代表委员和公众之间,就该势如鸿沟吗?

“两会”是人民选举产生的民意代言人依法履行职权的辩论台和决策场,代表、委员如果一味依赖媒体,惧怕或者懒于接触更广大选民,那么他们在人民大会堂里的参政之举,民主成色又能有多高?

媒体成长与中国民主水平息息相关

媒体虽然是公众意见最直接的观察者,但媒体也有自己的利益和操作,中国媒体的政治报道水平,尚待提高,由于受到成本、政策等限制,媒体更倾向于选择一种快捷的、低风险的、可复制好操作的两会报道模式。“追星报道”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很多年年在报纸版面和电视屏幕上“大放异彩”的“两会明星”,实际也是媒体选择和包装出来的。至于为什么选择他们,可能多是基于媒体的便利和传播效果,并非完全决定于他们的观点,以及所代言人群,或者讨论的社会议题。很多媒体在两会报道上,看似投入大量记者编辑,其实多为临时凑起来的“救火队”,对多数代表委员的背景和观点,缺乏基本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代表委员不做“橡皮图章”,对媒体和公众而言,他们往往也只是“沉默的大多数”。

中国媒体必须为包括两会报道在内的政治报道,付出必要的成本和坚持。如果说媒体是民主政治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中国未来民主水平与媒体成长息息相关的话,那么,媒体在这一领域缺乏必要的追求和训练,则很可能带来民主矮化的糟糕结果。

而站在媒体对面的受众,是否意识到,每年铺天盖地的两会报道,恐怕还有很大的“秀”的味道?如果不能撇开许多浮华形式,关心“身边的政治”,深入公共议题讨论,那么公众将难以对政治人物施加真正的“民主压力”,只能跟随传媒而动,任由“追星”成为一种潮流,甚至造成“伪问题满天飞,真问题少人问”的尴尬局面。

“追星报道”消解了部分公众的意见和利益

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公民个体,都可以成为媒体监督者,也可能影响权力的塑造者。

最近,由于华裔导演李安凭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同名原作小说的作者扬·马特尔也被中国公众渐渐熟悉。但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加拿大作家,还独立执行过一个叫做“哈珀总理读什么”的公益项目。这个项目内容简单:扬·马特尔每两个星期都会给加拿大总理哈珀寄书,这些书并非扬的作品,而是作者遍布世界各地的各种类型书籍,小说、戏剧、诗集、漫画,甚至还有童书……这种没有受到任何邀请、完全自发的投寄,扬·马特尔坚持了四年!他在解释自己的目的时说:“一般人不读书我倒觉得无所谓,然而,如果某人拥有权力临及我,那么他读什么就很重要,因为他的所读之物是他梦想的来源……”扬·马特尔虽然是位作家,但却对传播与政治之间的联系很有洞见。他承认,自己正是忧虑于哈珀总理“不读书”,意识形态可能“被固有观念所钳制”,才大费周章地如此“教育”他。

反观当下国内对“政治明星”塑造中,如此具有人文关怀和远见的互动,却不多见。更多时候,是以媒体的喧嚣和公众的盲从取代,热闹中不乏造作的舞台腔和暧昧的利益交换。有的两会代表和委员,特别喜欢跟记者媒体“交朋友”,有的则讨厌在公共平台上发言——于是,此消彼长,言论竞争严重不足;而这实质上造成部分公众的意见和利益,在“代表”的沉默中被消解掉了。

毫无疑问,大众传媒的舆论平台需要民意表达,所以民意代表就该在此积极表现。但是,热闹不代表热烈,追逐也未必意味着真正的追求。民主政治,需要开放和严肃的舆论博弈平台,而任何民意渠道的垄断、扭曲和过度包装,都不能提供和挖掘真正的社会议题。这对仍在探索完善中的中国民主体系而言,或许也是一种危险的游戏。任何以公共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的责任媒体,必须认真审察这一番“成长的烦恼”。

(本刊特约撰稿人)

 

【链接】

媒体应有怎样的“两会态度”

每年两会,也是媒体的一场“新闻大战”。今年,国内外各路媒体3000多名记者参加两会报道。媒体报道是对两会的传播,责任重大。如果说两会是体现中国开放、透明的平台,新闻报道则是展现两会的窗口。及时充分、准确生动的媒体报道,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进公众对重大政治活动的了解和参与,从而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

媒体如何能够以更成熟、更积极的姿态应对两会这场大考,在参与上有更多进步,这是应当思考的重要课题。

两会为新闻媒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果记者带着赶庙会、看热闹,甚至是追明星的心态来采访,即使写出报道,也是表面的、肤浅的。报道两会,应该全面、客观、准确、负责、理性,而不应该像探照灯一样照到哪里算哪里,更不应该为了吸引眼球而只将镜头对准个别话题和明星人物。

两会的新闻矿藏,大多不是露天矿。很多新闻报道,需要俯下身、沉下心去更好挖掘。记者应当把目光更多地转向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委员,充分倾听他们的呼声,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在两会报道中,选好采访对象、取好采访角度,挖掘不同的声音、独特的观点,这是对记者的一次考验。只有冷静观察,才有可能发现各种真正意义上的新闻。

如实报道两会审议、讨论情况,公开代表委员所提交的各种议案提案,以及对这些议案提案的审议、办理和答复,是媒体必有也应有的“两会内容”。也要看到,政府工作和法院检察院工作,即使做得再好,也还有不足之处,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作为媒体,应该如实反映代表委员的评价,包括表扬、批评和建议,不能一边倒,有的详细报道、有的一笔带过。

两会报道还有一个如何创新的课题。如何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提高两会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满足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如何创新两会报道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形成多媒体、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态势?只有更加讲究报道视角、报道手法的变化,更加追求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才能更好地传播两会,完成媒体应有的使命。

作为一个庞大的“新闻场”,两会对媒体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传播重大事件、解读热点话题的同时,通过两会报道展示媒体自身的素质,使两会报道既产生强大的新闻效应,又凝聚起改革发展的共识,积攒下未来中国前行的正能量,这是媒体的“两会共识”所在,更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所系。

(《人民日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