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两会正酣 共商“美丽中国”

yangguangjingpin 2013-03-27 14:05:47 唐芳 总第144期 放大 缩小

 

3月的北京,春寒料峭,却又热火朝天。一年一度的两会,让来自全国各地的2987名人大代表和2237名政协委员齐聚北京,他们代表着全国13亿中国人参政议政,共商国是。

今年的“两会”,是中共十八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也是换届的两会,将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产生新的国家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和国务院总理等重要国家领导人,因而倍受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本期《阳光》也将大量的精力灌注在对两会相关议题的讨论上。深度栏目——“谁是我的代言人”,对代表委员的产生、如何履行代表职责以及议案提案如何才能真正“为民代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本刊特约记者周东飞在《为何是“他们”代表“我们”》一文中,通过详究代表委员的产生机制,解答了为什么一个“刚走入社会的毛孩子”(铁飞燕)能代表我们在最高权力殿堂发声。文章说道,历年来选举法修订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让代表和他所代表的选民相互知心知底,而逐步添加了诸如宣传代表候选人、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问题等规定,其目的正是要增强代表的“代表性”。

每年两会,媒体都会总结出许多的“雷人雷语”,人们在或鄙夷或愤怒地看待这些“雷人”提案议案时,都会评说这些代表委员是些“利益代言人”。因此,本刊另一位特约记者余旖特别撰稿《摆脱利益阴影,“为民代言”才能成真》,认为只有把“代言”机会完整地、均衡地分配给社会各阶层,最广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才能真正得到代表和争取。

除却代表委员这一本质热点,在本次两会上,环境污染这个话题也被广泛关注。雾霾与扬尘带来的呼吸之痛,微博中曝光的被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把环保部推上风口浪尖。连新任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也坦言:每天早上拉开窗帘,先看看今天有没有雾霾。

在本期的阳光·视线栏目中,我们就把目光聚焦在被疑因化学品污染环境而出现的“癌症村”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两位博士赖明明和任强为本专题著文——《斩断“地下水污染”的黑手》,指出地下水污染及其他环保问题与贪腐问题,有着同样的病因,即政府职能错配下产生的“权力寻租”与政府失灵。

两会传递出的改革举措,同样也受到百姓的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深化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作者楚天皓在《“先看病后付费”的梦想如何照进现实》中说,“先看病后付费”应该是医疗改革水到渠成的结果。如果过分强调其手段性,“先看病后付费”就真的会成为一个美丽的谎言。

“放宽二胎”和“人口红利消失”的讨论也在两会期间上升到了炙手可热的话题当中。“中国的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出现”、“放宽计划生育政策是否有助于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等复杂的问题让人们理不清脉络。本刊特约撰稿人王淼在《未富先老:人口红利渐行渐远》一文中,指出“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将推动分配领域的改革,以改变低工资、高负荷的传统工作状态带来的整体社会劳动力疲惫。如何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应对“人口红利”消失和“未富先老”的现实,将会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第3个30年面临的艰巨任务。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毕会成在专栏《反思录》中,关注了两会上的另一个热点——农民工与城市化。他在《在城市安家的权利》中写道:当今中国社会的不平等,最难以容忍的是在城市安家的权利。从解决安家权这个角度来理解城市化,城市化就不只意味着城市在地理上的扩张,而首先意味着全体国家居民——无论城市或乡村——的“市民化”。

3月17日,两会将落下帷幕。关于民生的议题,当然不会因此而降温。十八大报告将“美丽中国”写入了其中,中国的美丽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均衡、协调发展,需要代表委员们代表民生、民意献言献策,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