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市场化倒逼银行业转型

yangguangbaodao 2013-03-03 22:33:00 ■ 卫 苳 总第142期 放大 缩小

 

                          

巅峰之处恰是落寞之时。

2012年年初人们还在愤怒于中国银行业的暴利,不想到了年底,有人发出这样的预言:“银行如果不改变,将成为21世纪灭绝的恐龙。”事实上,银行也真的忙起转型来,不仅理财产品推陈出新,更有甚者,还跨界做起了电商。

高利润之忧

十多年前,中国银行业被认为是“在技术上已整体破产”。当时,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一度高达50%以上。原为城市信用社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更高,银行业效率低下,亏损严重。

有人甚至担心,一旦陷入挤兑风潮,中国金融系统势必万劫不复。然而,糟糕的情形并未出现。在吃了一剂猛药之后,中国银行业竟然奇迹般地起死回生,并且一跃成为庞大帝国。2008年,工商银行更是首次在“全球最赚钱银行”的排行榜上,名列第一。之后,它又成为全球市值最大银行。

这绝对是中国银行业扬眉吐气的高光时刻。中国银行业从诞生之时,就在汇丰、花旗等欧美老牌银行的阴影之下求生存,不管是实力还是业务,长期扮演的都是小弟角色。

可是,金山一般的巨大利润并未给中国银行业带来良好的口碑。相反,在过去几年,它反而成了人们轮番批评、攻击的对象。

为什么?

中国银行业异军突起的根本原因,自然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唯有经济的高速增长,企业和个人才需要大量融资,银行业才能运转起来。不过,这不是全部的秘密。事实上,中国银行业还有特殊的生财之道:息差和规费——这正是当前它饱受非议的原因。

和西方银行的拼中间业务不同,中国银行业很大程度上要靠吃利差过活。目前,中国年期存款利率是3.25%,贷款利率是6.56%,息差超过3%,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公开的数据显示,2011年,16家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净利差收入超1.2万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0%,其中五大国有银行为71.7%,股份制商业银行为90%以上。

有评论指出,由于利差是由政府强制规定的,这导致银行仿佛“躺在金山上”,不赚钱也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则说,烟草、石油虽然赚钱狠,但跟银行比,那还差着一截。

除了利差之外,中国人对银行收费的怨气也很重,这更是普通公众的切肤之痛。武汉大学法学教授孟勤国领衔撰写的《银行卡收费不当问题调查研究》指出,2003年10月1日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现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7年时间增加了10倍。其中多有不合规、不合理之处。

于是,人们指责中国银行业在涸泽而渔、杀鸡取卵。毕竟经济决定金融,没有现代化的经济就没有现代化的金融,银行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若银行业的利润过高,会侵蚀产业利润,影响产业资本的发展,最终会影响银行业的长远发展。

当然,触动银行业的不仅仅是这些“道理”。

裂变的形势

“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加速发展,令银行传统的以存贷差为主的增长模式,以贷大、贷长、贷集中为主的信贷资源配置方式难以为继,国内商业银行将面临阶段性的生存危机。”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这样说。这正在成为银行业的共识。

所谓金融脱媒,是指企业、个人等对资金的需要,不再以银行为中介,转而采取股票、私募基金、企业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数据显示,2012年债券市场的融资额已出现了井喷式增长,相比2009年全年企业债券净融资规模为1.2万亿元,前10月,这一规模就接近2万亿元,增速十分惊人。

对商业银行而言,金融脱媒不只发生在资产端(贷款)。在以存款为主的负债端,许多高端大额客户资金正在被理财和信托产品所分流,当前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同比增速已经从2009年的45%下滑到15%左右。何况,随着股票、债券、三板市场、OTC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各类型专业机构投资者陆续进场,金融业银行一股独大的局面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实际上,2011年以来,银行业普遍明显受到资金脱媒压力,负债超常规增长情况一去不复返,普遍经受存款压力。曾经在每年年底爆发的揽储大战,现在几乎成了银行业的常态。申银万国测算指出,中国银行业在2013年存款缺口将达1.5万亿元。这意味着各家银行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去揽储。有些时候甚至将不惜碰触政策的底线。

礼品赠送,出境游玩,这已经司空见惯。而光大银行借力淘宝网进行的促销则别出心裁:2012年12月底上线的光大银行淘宝店铺,把“定存宝”搬到了线上,并且在前期进行了“买1000送1000集分宝”的促销活动。按照淘宝规定,“集分宝”为“支付宝”提供的积分服务,具有现金价值,可在淘宝、天猫、良无限等网站直接使用,100个集分宝抵扣1元钱,也即购买者在得到1年期3.3%上浮到顶利率外,还可额外得到返还率1%。

这一切都是为了获取现金。

然而,按照央行2000年发布的《关于严格禁止高息揽存、利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的通知》规定,银行涉嫌高息揽储的违规行为包括“擅自提高利率,或以手续费、协储代办费、吸储奖、有奖储蓄、介绍费、赠送实物等名目变相提高存款利率”。因此,不管是实际礼品赠送,还是变相积分授予的行为都似乎触犯了这一禁条。

“脱银”更为明显的体现是在互联网上。以支付宝、Paypal、拉卡拉为代表的第三方及移动支付,正以更加灵活的身段改变用户实现支付的入口,冲击银行的传统汇转业务;以阿里巴巴金融为代表的新型贷款模式,正在改变银行赖以生存的公司贷款模式;以P2P网站为代表的新型人人贷模式,正在绕开银行,实现个人存贷款的直接匹配,成为未来互联网直接融资模式的雏形。

据易观国际相关数据显示,自2010年至今,互联网支付总金额由2010年全年10858亿元,到2012年仅上半年即飞速跃进到了15521亿元,这其中由银联及银行网银以外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所占据的份额达到了近8成。

开业不到3年的阿里巴巴小贷已经为超过13万客户融资超过260亿,这与业内小微贷款领头羊包商银行10年经营的326亿贷款规模已经差距不大。完成这一跨越,阿里巴巴金融仅仅需要300多人的团队,其成本优势大大凸显。

以人人贷、拍拍贷为代表的P2P贷款平台,虽然2011年才开始真正兴起,但目前估计已有300到500家P2P网站出现,大有超过前两年团购网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家万家齐上线”的势头。

这都让中国银行业“如坐针毡”。$nextpage$

变革的努力

土狼的争夺已然血腥,不想大象又横插一脚。这就是电商生态形象写照。当人们还在为京东商城的大胆而错愕时,银行系的纷纷闯入更令人浮想联翩。交通银行“交博汇”的推出,中国银行广东省行“云购物”的试水,以及民生银行、包商银行和哈尔滨银行“亚洲金融联盟”的牵手,都表明银行做电商平台并非一时之兴。其中,最为有板有眼的是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建设银行宣称,善融商务平台以资金流、结算、信贷、支付为核心,试图对传统电子商务模式有所创新。这似乎注定了电商之战将更为硝烟弥漫。

银行突入电商自然不是为了赚取交易费。已经落户多个电商平台的银座网总经理刘文来发现,“和阿里巴巴、京东商城、淘宝等传统电商相比,善融商务这样的平台最具吸引力的就是‘零成本’或低成本。”这是银行系电商共同特点,交行的“交博汇”也只收1%左右的手续费。

建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徐捷坦言:“我们最看重的是让客户多一个网上的渠道,形成和客户在支付结算、传统银行业务的对接,我们看重信息的捕获。融资服务最基本的内容是对信息的掌握,线下信息丢失量很大,在网上捕获交易记录,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进行实时授信。这对企业来说提高了效率,拓展了渠道;对银行来说,加强了信息服务。”

电商只是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一种努力,而非真要和传统电商分一杯羹。当然,银行系电商还面临诸多挑战。比如说人气的积聚、体系的适应。刘文来指出,建行的善融商务面临的考验才刚开始。“建行是银行界的巨人,它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管理体系。这套体系能否适应电商灵活快速的环境与要求,或者随之应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除试水电商之外,银行理财产品也在高速发展。2009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呈井喷之势,尽管监管部门多次发文进行规范,但其发行数量和规模仍然逐级扩大。截至2012年9月,银行业在境内共发行个人理财产品达23000款之多。理财产品已经成为银行之间争夺客户资金的有效工具。这既是利率市场化的促动结果,反过来也推动了这个趋势的发展。

另外,中国银行业还在突出自身综合经营优势。尽管大型客户的贷款需求将逐渐减弱,但其直接融资的增长将为投行部门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经济转型下居民收入的增长,有助于促进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从海外经验来看,目前摩根大通、美洲银行、汇丰银行的国际金融集团均已采用了混业经营的模式,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等业务对其收入贡献达到了20%~40%。虽然中国现在仍然处于分业监管之下,但是大型银行已经初步建立了投行、保险、租赁等多元化业务平台。整合各业务条线的资源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面对竞争加剧、息差收窄的外部环境,银行将不得不以更大力度调整其资产、负债结构,以保持既有的盈利水平。具体而言,负债工具创新或会出现突破,另一方面,银行或会加大资产配置结构调整,把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以拉高贷款收益率。同时或会加大表外业务方面的发展,特别是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业务等,以提高收益水平。”曾刚说。

 

【链接】

银行业加速布局电商市场

当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倒逼银行业转型的号角吹响之际,商业银行改变传统利差模式,向中间业务发展的革新诉求也显得更加迫切。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高速发展,似乎为银行转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包括建行、招行在内的多家银行纷纷试水电商平台,加速布局电商市场。

业内人士称,商业银行涉足电子商务市场是银行业务向中间业务转型的一种方式,通过支付结算和客户渠道等资源做大做强电商业务,一定程度可以锁定客户资源,提升银行的收益。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2943亿元,同比增长36.9%;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购的用户规模达2.14亿人,同比增长23.7%。

银行系电商模式存差异

电商市场这块蛋糕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抢食,据统计,目前包括建行、中行、交行、招行、工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在内的18家银行在网上经营商城,种类涵盖了金融类产品、食品、家电、珠宝、化妆品、服装鞋帽等领域。

商业银行经营电子商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为自己的客户,或者某一类客户提供一个经营的平台,以商业银行自建的积分商城、信用卡商城为代表;另一种模式则是客户不局限于本行,货源多元化,并提供专业的金融增值服务,其中,以2012年6月28日上线的建行善融商务平台模式为典型代表。

建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刘建忠表示,与简单的信用卡商城不同,善融商务平台是电子商务与金融服务的深度结合,用户通过善融商务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行为,能为建行提供更多参考依据用于给用户提升信用指数,从而和贷款额度相关联,建立信用机制。

不过,对于如何更好地布局电商,各家银行见解不尽相同。“建行打造电子商务平台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在于解决融资问题,通过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带动企业客户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对公融资业务发展,同时对个人消费贷款、住房贷款、助业贷款都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建行方面这样说。

刘建忠还透露,建行善融商务平台自2012年6月28日上线至今,交易额已经突破30亿元,且主要集中于B2B业务方面。

招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刘加隆指出,无论如何招行不会做淘宝式的电商。他认为,在那种模式里,规模经济和配送都非常重要,招行只做标准化的电商产品,配送非常低。“包括差旅与我们的商务卡粘合很久,我们只做与主营业务高度相关的电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再建一个京东或淘宝。”

作为四大行的另一成员,中行也在此前公开表示,电子商务云服务、O2O服务模式(线下业务线上推广)、移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电商社区化平台以及在线融资平台服务将是中银电商未来的重点着力点。

有助收入多元化

银行抢滩电商市场被视作拓展中间业务的一种模式。海通证券银行业分析师佘闵华表示,电子商务的市场巨大,对于这种新兴的事物,银行想抢占市场份额也是很正常的,在客户资源强大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也是推动中间业务转型的一种举措。

“电子商务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属于一种中间业务。银行跨界做电商是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表现,可以使银行的收入更加多元化,增加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有利于推动银行的转型。”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这样认为。

招行副行长丁伟也坦言,银行应该抓住电商业务,而商业银行涉足电子商务领域主要目的在于锁定客户资源,稳定、粘合和服务客户,提高客户的忠诚度。“电商产品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客户,也能够提高信用卡等银行卡的使用率,从而提升银行的收益。”

建行方面称,从银行的角度来看,从事电商金融服务有明显优势,银行有丰富的金融产品和专业的服务团队,有广大的企业和个人客户资源,有助于银行在电商领域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对于银行系电商的发展,市场人士认为,银行跨界电子商务领域有先天性的优势。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表示,对银行来说,线上交易记录可为企业提供融资信用记录,银行可直接从中了解到企业的真实情况;而企业则可享受到信贷政策和利率方面的优惠,以及比其他第三方支付更灵活的资金结算方式,既增加了商机,又解决了融资难题,可谓一举多得。

(王易)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