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回家:到故乡寻找归属感

yangguangjujiao 2013-03-03 22:19:16 ■ 马九器 总第142期 放大 缩小

 

春运是一幅中国式“浮世绘”

在《清明上河图》里,那些走车卖浆、马帮船运、酒肆茶楼、布衣绫罗的交相辉映,可以用一些现代的视角予以解读:

首先,商品经济兴旺发达,在传统观念里积贫积弱的宋朝之外,经济的繁荣令人咂舌和神往,展现出不一样的另一面。其次,城市管理理念超前,各种牲畜行走街头、各色人等占道经营、各色招牌琳琅满目,反映出官家对民间管制越少越宽松,经济越繁荣,而且百姓的生存发展恐怕比道路街头是否干净整洁更重要。当然还有很多启示,比如文化、生活习俗、建筑等等。

春运作为当下的一幅《清明上河图》,也反映出很多社会现实,而且更多了几分深刻与犀利,揭示了当下社会转型中的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春运这幅图景,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和思考价值,它和《清明上河图》一样,都具有某种标本意义,但反馈的社会现实与价值趋向,却大相径庭。

这里不妨对春运进行一些抽象的写意。春运本质上是一场空前的人口迁徙,其规模之大、密度之高、新闻之频,一年年在刷新纪录。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其他几次著名的迁徙:安史之乱北人南迁、靖康之乱大移民、忽必烈南下大迁徙,以及近代耳熟能详的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都是短期内大规模的人口集中流动,几十万、几百万的规模就足以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史家不敢忘、作家争相写。可是,它们和如今的春运比起来,都如同猛张飞遇到了巨灵神,无法同日而语。春运这幅巨大的“浮世绘”,按照1994年的数据,其一个多月内的人流量就超过10亿人次,而2012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30亿人次——这是什么概念?几乎全球一半人口。

农民工与市民的距离

既然闯关东、下南洋的那些人都催生了无数故事,那么春运所蕴含的故事就更数不胜数了。我们一定不会忘了曾经在大雪纷纷、坚冰当道的那个冬天,南方的游子们为了赶回家而骑摩托车千里奔行的情景。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奔波数个日夜,只为回家看一眼留守的孩子。为了回家,多少游子辗转奔波,有的一咬牙买了机票回去,有的想方设法搭便车,有的高价求购车票,有的几天几夜不睡觉排队买票……

他们究竟图什么?

是内心深处的乡土情结坚硬地生长着。故乡不仅是曾经生活的地方,更是他乡艰辛、漂泊与焦虑后,存放心灵静谧与情感寄托的港湾。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去大城市讨生活,但是在为城市的日新月异添砖加瓦时,却总是融不进“城市”这个梦想之地。医疗、保险、养老、生育、教育、就业、维权……一个人在他乡的打拼与立足,决不只是一具肉体的吃喝拉撒,而是与附着在肉身上的种种权利、利益、尊严一起,构成一个“人”字。

然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却是“我和你都生活在这座城市,而你是市民,我是农民工;你的孩子可以享受免费的优质教育,而我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封闭荒蛮的山野乡村”。这种差异的背后,是曾经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户籍制度。为什么无数人非要回家过年?因为太多游子只是城市的过客,他们想留下,却无法把根扎在城市,城乡的身份差异就像一条巨大鸿沟,无形中将城市与农村割裂为两个世界。越是在他乡没有家的归属感,过年回家的那种心理渴望就越强烈。当然,很多时候即使回家了,也早已无法找寻期待的心灵港湾,很多故土在推土机和铲车的轰鸣中天翻地覆,只留下记忆中模糊的景象。

无论是回去还是不回去,如果这个国家和社会不能在数以亿计的游子心里给他们安一个家,建一个安放情感、权益和尊严的地方,那么无根无脉的人也很容易成为文化意义上的“游民”。

在王学泰先生《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这本社会文化学著作里,回溯历史会发现,“游民”往往因为无所安居而成为颠覆社会结构与秩序的重要力量。即使今天的这些“游民”与传统意义上的游民有着本质不同,但也会因为相似的心理而丢掉对秩序与社会的认同感。

矛盾与改革才是春运的本质

空前庞大而沉重的春运,一方面体现了经济的活跃、流动的频繁,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深层难以愈合的伤口: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地区发展极度不平衡、城市狭隘管理理念对农民工的排斥与歧视、人口自由迁徙遭遇种种制度性堵截。这些伤口才是春运的本质,而各种琳琅满目的情景只是这种本质的表现形式。如果这伤口不被认真地诊治,势必由表及里、深入骨髓、病入膏肓,春运只能愈加沉重,再大的交通投资也跟不上亿万人的迁徙步伐。

春运这幅大图还折射出教育的问题。在庞大的农民工之后,大学生是又一支春运主力军。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学生东奔西跑?其根源在于中国的大学分布极不平衡。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这几个城市差不多集合了中国的大部分公立高校和优质资源。一座城市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学生云集一地,一旦寒假来临,一场铺天盖地的学生迁徙必然成型。偌大的中国,当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一些城市,不仅会引发高考录取分数差异导致的不公平,还会引发诸如“学生潮”这样的“次生危害”。

春运同时折射出改革领域的短板。就以铁道部来说,每年都承担着春运这一最艰巨任务,但是其垄断色彩和计划经济时代的后遗症,往往会在公共服务的问题上激化矛盾。火车上吃饭不撕发票多年了,明显的违法却长期不改,直到被郝劲松等律师一次次告上法庭,才被迫按法律和市场规则办事。火车票一票难求多年了,一边是民众彻夜排队却买不到票,一边是黄牛党横行,内鬼作祟几乎成为公开的秘密——可是年年打鬼却年年闹鬼,直到彻底实现实名制方才有了改观。

春运版的“清明上河图”其实可以分成上下两卷:当下的春运是其上卷——问题与思考,在反映中国诸多社会现实的同时暴露很多问题,并倒逼政府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化改革;未来的春运是其下卷——改良与和谐,即城乡差距缩小、城市越来越包容外来人口、优质资源分配日益均衡、交通公共服务跟得上民众需求。

当春运这个词逐渐淡出历史,取而代之的将会是另一幅图景:心安之处即故乡。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