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的大学生太多了

pinweiyuedu 2013-01-30 19:47:10 ■ 卫志民 许俊杰 总第141期 放大 缩小

 

大学生的就业现在成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大学生的就业会成为一个问题呢?教育专家可能就此问题能够写出一部专著来,但是我想不管在形式上这些研究报告有多么复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大学生的产量太多了。中国大学生的产能目前已经过剩了,这是个常识问题。

1998年,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为108万,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扩招,到2005年,招生规模已迅速扩张至530万人,2011年中国高校的招生规模继续增长至676万人。

大学生是不是越多越好?显然不是。

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储蓄一样,绝对不是越多越好。人力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之间,是存在一个匹配问题的。就犹如生产混凝土,水、沙子、水泥之间是有比例的,不是水泥放的越多就越好。大学生也是一样,超出了其所处的经济系统能够容纳的数量,宏观层面上的就业困难就会自然产生,大学生的失业率就会上升。当然,在微观层面上,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情况下总是存在的,永远不会为零。

许多教育专家简单地把中国的入学率和发达国家进行比较,美国的大学入学率是多少,中国的入学率目前是多少,据此就认为目前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困难不是因为大学生太多了,而是因为其他原因,比如,教育质量低劣,比如专业设置不合理,比如课程内容老化等等。这样的观点是荒谬的。就犹如看到美国家庭平均拥有两辆轿车,而中国家庭平均只拥有0.3辆轿车,就鲁莽地拼命扩大家用轿车的产量一般。不同国家之间存在这样的差距,只能说明未来增长的空间与潜力,而不能说明本国市场的供求缺口目前就已经这么大了。

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目前还是严格地受政府管制的,还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以公立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系统,受政府有形之手的调控,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灵活反应能力,因而是缺乏弹性的。否则就不会长时期系统性地出现大学生供给过剩的情况。

可以预料,缩减招生规模会遇到很强的阻力,教师的安排是个大问题。况且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工资水平下降的信息,目前还没有完全被消化。有人报考,为什么要主导缩减招生规模呢?但劳动力市场中大学生初次就业薪资总体水平的演变情况,终究会影响到家庭部门在教育领域的投资决策,这是高考报考比例下降、弃考人数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大学的教育质量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多少人会否认。在微观层面上,一个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质量,当然与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密切相关,但在宏观层面上,教育质量至少在短期与大学生失业率上升没有太多的相关性。因为通过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是个缓慢的过程,而中国大学生的产能是在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动下在短期迅速形成的。

有人说,只要是高端人才,就永远不用担心就业问题,因此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还是因为自己不努力学习或国内大学的培养质量差。这种说法犯了“合成谬误”的错误。假使中国的年轻人都到世界TOP100接受大学教育,中国的经济系统也容纳不了他们,照样会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后只能以普通大学毕业生甚至中学毕业生的待遇就业。现在“海龟”变成“海带”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也有严重的缺陷——不是设置的不够细,不是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反而是专业设置的太细,专业设置过于功利,过于强调市场需求。大学原本就不应该办成岗前培训班,否则的话举办专科学校就够了。

我们不是在培育人,而是在制造能够马上使用的工具。况且,大学在专业设置方面即使拼命地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终究不会快过市场需求的变化,大学生的生产周期毕竟要四年,师资的调整则更困难。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年代,因此也是终身学习的时代,越是具体的知识过时越快。大学本科阶段应致力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包括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一系列能力。能力会伴随人的一生,可为其全面发展奠定长久的基础。所以,中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不是离市场太远,而是离市场太近了。我们在这方面太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了。

脱离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人为地进行高等教育的大跃进,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把这么多的年轻人招进大学,而社会又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无奈只能接受蓝领工人的工作条件和薪资水平,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选择啃老或漂着。在上大学前告诉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种种好处,大学毕业后又要劝诫他们放下身段,去接受蓝领的工作,去做掏粪工人、马路清洁工,这是不近人情的。他们已经接受了高等教育,有更高的期望,但社会无法满足他们。这些人怎么能够对现状满意?

如果我们的社会中有几百万乃至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失意者,我们的社会是很难和谐的。刻意制造这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失意者,即使站在我们社会管理者的角度看,也很难说是个明智的选择。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