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白酒塑化剂之惑 塑化剂再起风波

yangguangshixian 2013-01-06 23:12:38 总第139期 放大 缩小

  2012年11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消费者购买的酒鬼酒在送检中发现3种塑化剂成分明显超标,长期食用对人体有严重损害,甚至存在致命危险。一时间传言四起,众多知名品牌白酒被牵扯其中,塑化剂超标成为导火索。

  各方虽然纷纷发表声明,却始终缺少共识,这些问题都成了自说自话的“罗生门”。酒鬼酒股票连续停牌,其他白酒股也受到牵连继续“跳水”。新浪财经调查显示,73.7%的消费者表示不会再购买酒鬼酒。

  “希望官方尽早介入,以事实为基础,以公正的态度给消费者一个交代。”有消费者认为此次塑化剂造成的轩然大波,作为第三方的政府部门迟迟未采取行动并公开信息,是一大缺位。

  令人遗憾的是,事发至今,卫生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仍未对此事件做出权威的解释和风险评估,甚至没有展开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塑化剂事件对市场的巨大震动,固然有多重原因,但缺乏有公信力的机构的盖棺论定,当是重要原因。

  □ 本刊编辑部

  “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比三聚氰胺毒20倍”……2012年11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消费者购买的酒鬼酒在送检中发现3种塑化剂成分明显超标,长期食用对人体有严重损害,甚至存在致命危险。当晚,中国酒业协会(以下简称酒协)发表声明称,通过对白酒生产过程的全面跟踪、查定,已知白酒生产过程中自身发酵环节不产生塑化剂,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迁移。并表示,现在市面上的白酒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剂。

  一时间关于“白酒含致癌物”、“越高档的白酒越不能喝”的传言四起,众多知名品牌白酒被牵扯其中。酒厂澄清、协会辟谣、媒体质疑、官方检测……塑化剂超标成为导火索,将白酒行业推向中国食品安全的风口浪尖。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中国及其他国家均未制定酒类中塑化剂物质的限量标准。以上检测方法和比对标准,包括卫生部、质检系统以及中国酒业协会分别使用的3套标准,都是以食品标准作为参照物,没有专门针对白酒的检测标准。

  塑化剂引爆酒业危机

  塑化剂(也叫增塑剂)原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制品中广泛使用,也添加在橡胶、粘合剂、纤维素等材料中,借以增加材料的柔软性、韧性和弹性。2011年5月,台湾地区发生了被称为“史上最大的塑化剂污染事件”,近千种产品牵涉其中,内地及港澳地区被牵连。

  如今再次引其公众对塑化剂关注的事件起因是“21世纪网”上一则《致命危机: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的报道。文中称21世纪网将一瓶售价438元的酒鬼酒送往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检测,报告显示,酒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报道当日,酒鬼酒申请股票停牌。随后,关于“茅台镇也曾是塑化剂重灾区”等消息也开始在网络上流传。

  事发当晚,酒协发表声明表示,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测定发现,某些媒体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就断言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虽然其含量标准尚未制定,但全国白酒重点企业的产品塑化剂含量指标均低于食品标准值。声明透露,协会早在2011年6月就已经获知此信息,但并未公之于众,仅“小范围传达”,引发公众质疑。这篇以“中国酒业协会”名义发出的回应更把矛头指向整个白酒行业。

  事件发生后,酒鬼酒也马上做出回应:“白酒在发酵过程中绝对没有人为添加塑化剂。”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早前曾做过塑化剂检测,在当时的批量抽检中确实有一些含有塑化剂,但并未超过规定标准。酒鬼酒对于媒体送检结果持保留态度,认为检测机构不权威。随后,检测机构上海天祥在官方网站公布了相关资质证书及能力验证证书,并称经再次对送检的剩余样品进行测试,邻苯二甲酸酯(DBP)确实超标。同一时间,国家质检总局也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经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50度酒鬼酒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中DBP最高检出值为1.04毫克/千克。这就意味着,如果按照《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规定的DBP最大残留量0.3毫克/千克计算,该检测结果超出247%。

  随后,白酒塑化剂事件继续升级。涉及塑化剂的白酒企业名单又加入了五粮液、洋河及习酒等知名白酒企业。12月14日,五粮液、洋河股份均拿出国家质检部门的检测报告,否认塑化剂超标。纷纷表示,从酿酒工艺上讲,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绝不会主动添加塑化剂。为了避免生产中接触塑料制品可能会存在塑化剂的问题,企业目前已普遍采用不锈钢或陶瓷器具。而当日开盘前,深交所分别发布公告,五粮液及洋河股份自14日开盘起临时停牌,停牌原因均是因媒体报道出现了公司相关信息,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酒厂技术部负责人黄先生认为,他认为,如果要在白酒内添加塑化剂,目的可能是为了增加口感和香气。同时,他介绍说,普通工厂不具备检测塑化剂能力,国家标准也没有这个项目的强制规定。

  各方虽然纷纷发表声明,却始终缺少共识,这些问题都成了自说自话的“罗生门”。酒鬼酒股票连续停牌,其他白酒股也受到牵连继续“跳水”。新浪财经调查显示,73.7%的消费者表示不会再购买酒鬼酒。

  “希望官方尽早介入,以事实为基础,以公正的态度给消费者一个交代。”有消费者认为此次塑化剂造成的轩然大波,作为第三方的政府部门迟迟未采取行动并公开信息,是一大缺位。

  白酒到底冤不冤?

  从酒鬼酒致百亿市值蒸发到茅台、五粮液等数家知名酒企一同沦陷,白酒板块股票光景惨淡,嗜酒之人亦惴惴不安。

  《时代周报》2012年12月13日的报道称,白酒中的塑化剂是厂商故意添加,为了增加浓稠感和“挂杯”效果,甚至是为了提升香味,并在勾兑“年份酒”时“防止分层”。报道虽未透露信源,仍引发了大量传播和讨论。但是,截至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证明厂家的添加行为。

  常见的塑化剂成分属于邻苯二甲酸酯,也称酞酸酯。这类难溶于水的无色透明油状粘稠液体,在塑料制品中大量使用,并被释放到土壤和水体。属于一种环境激素,可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并被怀疑与儿童性早熟等有关。

  2011年6月1日,台湾塑化剂风波后,中国卫生部将塑化剂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已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早在2009年就开展食品中塑化剂问题研究,并提醒其风险。虽然塑化剂有“增稠”的前科,但媒体报道白酒中故意添加塑化剂以增加粘稠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介绍,人为添加塑化剂是违法行为,在台湾的重判范例之下,企业不敢轻易造次。更重要的是,对于白酒来说,添加了塑化剂,卖相会非常难看,“塑化剂有乳化作用,加入后会使得饮料变得浑浊而均匀。”但对以清澈度为评定标准之一的白酒行业来说,用塑化剂增加粘稠度没有必要,且得不偿失。

  那么,白酒中的塑化剂到底从何而来?酒协所发说明中表示,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来源是生产中的塑料制品和塑料瓶盖。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的塑料制品,如接酒桶、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等,以及直接接触成品酒的塑料内盖、塑料袋、瓶、桶包装等。

  这个解释有其合理性,因为塑料制食品包装的塑化剂向含有油脂、酒精等溶剂的迁移问题,并不新鲜。例如,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柳春红副教授曾撰文表示,广州各大超市售卖的方便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塑化剂污染,这是因为塑料包装材料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容易从塑料中溶出,向含油食品中迁移。

  厉曙光教授的团队也曾发现,大排档所售的锅贴、臭豆腐等油炸食品,装入由摊主提供的塑料袋保存后,塑化剂的含量也高于未使用塑料袋的对照组,这说明塑料包装袋中的增塑剂可能直接逸散到了食品之中。

  由此,专家呼吁,应重视塑料制食品包装的质量,尤其是含油脂食品的包装,应避免使用含有塑化剂的材料。

  白酒中所检出的塑化剂本身有无危害?厉曙光认为,以目前白酒行业的超标情况来看,人们偶尔少量饮酒应该不会受其中塑化剂的影响。但食品安全的风险还要参考摄入量和接触时间等系列因素,因此,有害与否还须待卫生部门做出详细的风险评估才可论断。不过,白酒企业的硬伤在于,从目前的检测来看,其产品的塑化剂含量确实超标。

  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在12月13日召开的发布会上把矛头指向卫生部551号函,认为它是一个函,不是正式发布的标准。“这个函是很粗线条的参考,把不同的产品用一个数值限定本身是不科学的。”然而,在卫生部出台了一项关于食品的规定时,厂家首先应该做的是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检测,确定是否超标,而不是含混其辞。而且,季克良的说法本身就值得商榷。这个函中所指出的限量并不是卫生部的新发明,而是来自于2008年颁布的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

  更令人遗憾的是,事发至今,卫生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仍未对此事件做出权威的解释和风险评估,甚至没有展开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塑化剂事件对市场的巨大震动,固然有多重原因,但缺乏有公信力的机构的盖棺论定,当是重要原因。

  台湾塑化剂事件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塑化剂”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2011年,台湾地区爆发的大规模的塑化剂风波。台湾当局2011年6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共有217家厂商、747项商品被卷入塑化剂风暴。几乎所有台湾主要食品厂商都牵涉其中。

  调研塑化剂事件的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孙璐西介绍说:“居然在食品中发现有毒化工原料,着实让人吃惊!我们吃了‘塑化剂’30年。这是台湾近30年来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经台湾卫生部门调查发现,塑化剂是被添加在起云剂中的。“台湾产起云剂的主要成分应为棕榈油和软化剂,不法商贩为节约成本,用塑化剂替代了成本贵5倍的棕榈油。”

  此时,香港又传出爆炸性新闻,《大公报》报道:早在1年前,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就经香港红十字会转介300名市民的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其中再抽取200名市民血液样本,发现99%的血液样本中均验出含有“塑化剂”。该项目负责人称,这类化学物料可能一直存在于食物中,只是由于未纳入香港恒常食物监察计划内,直至台湾爆发有关风波后,港府才“如梦初醒”。

  “落水”的诸多台企中有很多大陆消费者非常熟悉的品牌,如统一、康师傅、白兰氏等。自2011年5月27日起,在大陆有业务的台企纷纷澄清,其在大陆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安全的。但随后,内地涉嫌含塑化剂的饮品、药品等被相关部门要求召回或下架。

  2011年6月15日,台湾检方板桥地检署侦结宾汉公司贩卖黑心起云剂案,负责人陈哲雄夫妇和两个儿子被起诉。相较于昱伸公司负责人赖俊杰被台湾检方求处25年有期徒刑后向社会道歉,宾汉负责人一家却说,不知道塑化剂对人体有害。检方认为陈家4人毫无悔意,分别求处重刑及罚金共8600万(新台币)。

  30年来,塑化剂为何能逃过层层监管?原因一:管制架构失效。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詹长权表示,最关键的原因是政府没有办法管理最新出现的一些化学品。台湾市面上的化学物质有10万多种,且大部分都有毒性,而被台湾“环保署”列为毒性化学物质的只有271种。“目录”外的空白区域成为隐患滋生地。此外,包括DEHP(塑化剂)在内被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的有78种。按照规定,对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采取的是“事后报备”的管理方法,“监管只是名义上的”。

  原因二:实验室检测体系漏洞。在台湾,食品检测只参照“两表”:肯定性物质列表和否定性物质列表,至于不在“两表”中的物质,台湾“卫生署”的检测员通常不会注意。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凌永健表示:“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检测制度,加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实验室专业检测,以弥补一般的政府检测部门所做的例行检测的不足。”

  原因三:食品追溯制度不足。台湾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加工食品追溯制度的地区,“但是很遗憾,这个制度只局限于生鲜领域,且最近3年都是停滞的。”詹长权认为,继续完善食品追溯制度迫在眉睫。

  原因四:“名优产品”抽检率过低。台湾有关部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确定“GMP微笑认证产品”(由台湾“经济部”评定的名优产品)的食品安全质量。“过低的抽检率和对业者自觉的过度依赖是酿成此次大祸的重要原因。”詹长权说。

  (编辑组稿/毕晓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