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长假制度绑架了所有人

yangguangjujiao 2012-11-04 22:05:41 ■ 陈 方 总第135期 放大 缩小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CFP)

2012年“十一”黄金周,因为和中秋节相连,8天长假被网友称为“史上最长黄金周”。再加上小轿车长假首次“高速免费”,这个“史上最长黄金周”更具特色。长假多了一天,高速也免费了,但民众的体验快感并未随之增强。长假之后,无数网友在网络上吐槽,“堵在路上,挤在景区,憋屈在心口”,这个“黄金周”似乎有些让人伤不起。

鼓浪屿“沦陷”了,一万人的岛,8天时间里涌进了72万人,网友说,这岛基本被踩塌了;去爬长城的人,不见长城只见人,有人唱起了“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歌词没变,含义却今非昔比;杭州西湖,3天时间经过了119万人,网友说,断桥是怎么断的,被人踩断的……

用“网络新语”来描述2012年“十一”黄金周的民众体验,远比那些数字来得生动直观。长假之后,关于“黄金周存废之争”硝烟再起。很多人都把这个长假中的种种诟病归咎为“黄金周”长假设计的制度本身。黄金周到底该不该存在,中国民众到底该如何休闲度假,政府到底该如何涉及休假制度,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郑也夫。

“各种堵”不仅仅是资源缺乏的问题

《阳光》:先从高速路堵车谈起吧。这次“高速之堵”,民众本身是不是也该从自身找找原因。中国城市的高速路都是在城市外环,整个城市这么大一张网,上高速公路也就那么一两个接驳口,全城出动,怎么可能不堵呢。供给那么少,而需求无限大,那么多车都要经过这一两个接驳口上高速。既然如此,民众本身是不是也该有些常识,主动理性地避开高峰期再出行,以免遭受堵车之苦?

郑也夫:老百姓是无法判断高峰到底在什么时点上的,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安排。也许很多人都觉得9月30日、10月1日这两天出门的人太多,都想推后两天,你在这么想,别人也在这么想,那10月2日、3日可能就是高峰期了。如果想着大家、想着其他人,再琢磨什么时候形成高峰点,完全没有根据,只能捕风捉影,撞大运。

另外还有一个情况存在,上高速错开了北京的出口、上海的出口,那到了旅游热点景区,同样还是拥挤,只不过是拥堵点的转移罢了,本质上没什么改善。

《阳光》:长假初期,全国多地高速公路出现了拥堵。于是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高速公路免费如果真是为了民生,应该在长假涨价50%,而不是免费。您怎么看?

郑也夫:这是另一个议题了,和长假关系不大。高速公路谁投资,民营投资还是国家投资,政府对其的处理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民营投资的话,政府是没有权利要求人家免费的,民营投资的高速公路本来就是要赚钱的,凭什么要求人家免费?如果是国家投资的,收回了成本之后就应该免费。可是既然免费,那为什么只照顾有车一族呢?

《阳光》:高速路上堵,景区也是人满为患,这是不是和资源有限、而我们需求量太大有关?毕竟现在老百姓和以前比相对有钱了,出门休闲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可是景区的数量并没有随之增加。

郑也夫:这不光是资源有限的问题,更关键的还是休假制度设计的问题。如果把假期分摊开,老百姓也不会都集中在十一长假出来,类似道路拥堵、景区拥挤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阳光》:长假过后,有关“黄金周”的废存之争再度成为公共话题。新华社的评论认为,“黄金周”的弊端是与生俱来的,等到带薪假全面落实了,“黄金周”也就消失了。到今年“黄金周”已经有13年的历史了,在“黄金周”的存废问题上,您的态度是很鲜明的?

郑也夫:2005年的时候,我就写过文章,《长假可以“寿终正寝”了》。我是长假的激烈反对者,也是带薪休假的热烈鼓吹者。再好的政策也要调整,哪有多年不变的道理?现在旅游习惯已经形成,没了长假的气氛,该出游的照样出游。这些年来舆论对长假的微词已颇成气候。这种情势下仍无调整,往轻微了说,是管理者的反应迟钝。世界上估计只有咱们中国,每年会搞这么多长假。为什么要搞这么多长假,我认为政府的主要动机是促进旅游、刺激消费、拉动经济。

制度设计者从来没有把提高民众生活质量放第一位

《阳光》:“长假制度”真的有那么糟糕吗?老百姓还是需要休闲度假的,当然是希望假期越长越好了?

郑也夫:长假的弊端显而易见,“各种堵”这只是表面的弊端。实际上,长假制度它首先破坏的是旅游资源。超饱和的游客,给旅游景点造成了沉重的压力,损失不可避免。而且损害了旅游者的利益。长假中游客爆满,景点拥塞,不仅休闲免谈,乃至颇像打仗。一时间需求超过供应,价格直线上升。于是,长假旅游易发价高质低,败坏了旅游者的心情。几次领教了这样价高质低的旅游后,很多游客畏惧长假国内出行。如是长假期间出行,也千方百计地寻找境外游。不错,因为中国人多,短期内尚可维持愿打愿挨,但是如此旅游,在资源上,在客流上,在游人心理上,都不属“可持续发展”。

对旅游业发展本身,长假制度也没有起到什么好的作用。这样一种政策实际上导致了旅游业的从业人员素质非常低,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它的从业人员素质比较高的话,这取决于细水长流,稳定向前推进,而不能大起大落。如果大起大落,长假来了人手不够赶紧招人,但都是生手,什么都不会干,然后干完这8天马上解散。这样的人,能力低,而且还有“盗贼”心理,8天狂赚一把。要是永远从业的人,今天干明天干,他就必须讲究信誉。$nextpage$

一个行业的大起大落是非常可怕的,旅游业怕大起大落,建筑业也很怕大起大落,建筑高峰的时候建筑质量往往是最让人担心的。

《阳光》:刚才您说到设计长假制度的初衷是拉动经济、刺激消费。每年长假过后各方都有盘点,今年“十一”黄金周后,我注意到有媒体引用有关方面的数据称,黄金周期间,旅游接待人次约为3.62亿,旅游收入约为18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24%。这说明,长假对刺激消费还是有作用的。

郑也夫:数据增长又能怎样,数据增长了,那质量呢?我对把经济增长看做第一目标是持批评态度的,这里面是有很多“黑洞”的。不管是长假设计还是其他,政府管理者太重视GDP了。

有这么一个段子,两个商人在乡间散步,走着走着看到一堆狗屎,甲对乙说你把这个吃了,我给你50万美元。乙就吃了得到50万美元,但双方都很失落,乙觉得太丢面子了,甲也不平衡。俩人接着往前走,他们又看到一堆狗屎,乙说你吃了吧,我给你50万美元,甲因为不平衡,就照做了。这时另一个商人出来了,说刚才创造了100万美元GDP。这就是说GDP里含有大量的泡沫、黑洞。本来吃这么多饭正好,你非多吃一倍,这样增加了GDP,你在医院看病又增加了GDP。

这段子说明,实现GDP增长里有很多“黑洞”的。比如说造两座桥,一座桥500年不倒,一座桥三年五年便倒了,对它爆破重建,质量不高的桥实现的GDP倒是高,可是我们真的需要质量不高的桥吗?“黄金周”不也一样吗?刺激了消费、拉动了经济又能怎样,民众的旅游质量、休闲质量不是越来越差了吗?旅游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我们生活的粗糙导致了旅游质量很低,因为制度设计者从来没有把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实现经济增长放在第一位,这个路子根本不对,真正的指标是什么,拿比较时髦的话说,是幸福感。

老百姓其实是非常珍惜旅游质量的,如果我们要把旅游质量、生活质量放在第一位,那旅游是不可以扎堆的,旅游扎堆的话一定意味着旅游质量降低、生存质量降低。

《阳光》:既然长假有这么多弊端,以前是三个长假,“五一”、“十一”还有春节,现在“五一”长假已经取消了,拆分成了小长假。少了一个长假,多了几个小长假,可是民众的休闲度假质量还是没有提高。

郑也夫:根本上还是带薪休假制度没有落实。如果民众可以弹性休假,无论是交通资源还是景观资源,都是可以平摊的,平摊了哪里还会有各种爆棚。

带薪休假为何不能有效落实,说到底还是政府不能很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在保护公民权利方面,政府可以搞运动战,但却不能在日常的过程当中,持之以恒地保持公民权利。

带薪休假和长假都是法定的,但长假实行起来是“一刀切”,而带薪休假不仅仅是政府说了算,个人还得和单位协商博弈。什么时候休假,基本是单位说了算,要是赶上工作高峰期,单位不同意休,个人也没办法。长假不一样,国家直接规定了从几号到几号,中间没有那么多博弈环节,实行起来比较容易。政府部门也知道带薪休假推行起来比较困难,很多企业都会阳奉阴违,他们压根没有在推行带薪休假方面下大工夫。

决策者明白,带薪休假极难广泛落实。那么当他们终于决定取消长假,开启带薪休假时,一连串逻辑上理所当然的问题就产生了:一,界定清楚有权利享受带薪休假的是什么人,是所有从业者吗?有些人连这些年的长假都没有享受过。二,有什么监控和保证带薪休假的制度化手段了吗?对拒不执行带薪休假的部门头目有无惩处,什么样的惩处?

说起来也有意思,中国政府是强力政府,很多事情世界上别的国家做不来,中国政府却可以做好,但是别的国家能做来的事,中国政府却做不来。休长假是一场运动战,而带薪休假是持久战,不能有效地日复一日地保障公民的权利,所以带薪休假这场持久战打不好。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中写在法规中的很多东西只是一纸空言。这一状况甚至恶化了人们的心灵:视虚伪为常态。

长假对全民的生活都是个骚扰

《阳光》:带薪休假即便能落实了,是不是还存在一个问题。中国人旅游,还是喜欢和家人一起出门。有网友就说,“自己一个人旅行,选带薪假,和家人一起出游,选黄金周,因为孩子平时上学。”带薪休假能解决这些细节问题吗?

郑也夫:这也不是问题啊。孩子上学,有寒假和暑假,父母们完全可以在孩子放假的这段时间带薪休假。只要带薪休假能全面有效落实,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

带薪休假的推行当然有一定难度,但是老百姓应该知道,呼吁带薪休假全面落地,这是和保护公民权利联系在一起的,是公民权利这个大篮子里的一个项目。公民的一切权利,职工的一切权利是必须被保护的。公民们必须全体呼吁,来推动问题解决。

当下社会中维权活动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但实际上它们辐辏在一个轴心上:以法规捍卫个人权益乃天经地义。弹性带薪休假的法规一确立,好了,维权活动应该迎来新的群体,他们不是村民,不是农民工,是城市人,是白领。虽然政府部门知道推行带薪休假很难,但是决策者是真心希望以更适当的方式促进旅游和经济增长。所以,如果全体公民集体呼吁并有维权行动的话,打通中间的胜算很大。

《阳光》:推行带薪休假没人反对,但还是有很多人对带薪休假的落地不乐观,并且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比如,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公布数据显示,近半数市民表示明年“十一”还要出门,而近八成市民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您怎么看?

郑也夫:如果恢复“五一”黄金周,那绝对是恶性循环。

其实利用长假去旅游的人,无论绝对数字再高,在全民人口中它也是一个小部分,大多数人在长假里还是没有出门旅游的。所以说长假骚扰了大多数人,比如说该城市的人,他所生活的这座城市里来了很多很多旅游的人,这对本城市的人影响是很大很大的。如果不休长假的话呢,这座城市里的人还可以悠闲自在地生活。来长假了,“外人”太多了,自己只能在屋里躲着了。实际上长假对全民的生活都是个骚扰,旅游的人不舒服,不旅游的人也不舒服。不旅游的人会认为,为了拉动经济你凭什么捆绑起来让我倒霉呢?

以前我还在文章里提过长假对学生的干扰。学校的长假就毫无道理,学校有暑假有寒假,正学在兴头上,歇上一周做什么?大人们尽管玩耍,尽管捞钱,让孩子们陪绑似乎不妥。特别是大学生,多属外地人,家不在此,绝大多数又没有旅游的实力,只好困在宿舍里。须知现在教育改革了,很多学生交了学费,或是住宿费,交这钱是为了跟老师念书的,不是为休闲的。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