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十一黄金周”的是是非非

yangguangjujiao 2012-11-04 22:04:22 ■ 袁 超 总第135期 放大 缩小

 

在带薪分散假期普遍未能成为员工“福利”的中国,由政府政策保障的“十一黄金周”则无疑是人们满心期待且在一定意义上略显“奢华”的假期。尤其是今年,恰逢“中秋”与“国庆”两节同庆,从9月30日到10月7日连续8日的规划假期承载了数以亿计中国人的各种出行梦。

然而,人们越是充满期待,就被现实抽打得越疼。“黄金周”在一开始就变成了“堵车周”,在中期变成了“混乱周”,在周末则成了“唾骂周”。8天跌宕起伏、闹剧般的出行“盛况”迫使人们时刻仰天渴求“后悔药”。与此同时,早有争论却具有强周期特性的“‘十一黄金周’是否应该取消?”之辩在今年“双节”之后再次走入公众话题的中心。

正方:“黄金周”刺激消费已“过时”,带薪休假更有意义

2007年中国进行了假日调整,“五一黄金周”从此成为历史。2008年9月,在假日调整过后第一个“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之际,国内关于“黄金周”的讨论日渐升温。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教授近日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说,尽管他承受的压力不小,但还是那句话,黄金周并不是长久之计,假日改革利大于弊,如条件成熟,“十一”长假也有取消的必要。蔡继明通过当年取消“五一黄金周”、增设中国传统假日而获得的反馈信息认为假日改革的目的已经达到,“一是取消‘五一’黄金周使交通和环境压力大大减轻,二是新假日制度使传统文化得以体现。”

对于取消“黄金周”,有观点认为这样会造成旅游业收入锐减,同时也会失去拉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而蔡继明则认为“假日改革的主要意义不在于经济,不能老算‘经济账’。况且,7天的旅游收入减少不等于一年旅游收入减少,账要等到年底再算。其实根据近十年数据对比,从一个月、一个季度与全年看,收入并未明显增加。五个小长假,难道比不上一个7天长假?”他认为,依托黄金周刺激消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社会已进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总体而言,他认为黄金周并不是长久之计,最好的休假方式,就是法定假日和企业实行的带薪休假均匀分布。

2009年5月22日,蔡继明在其个人博客发表了一篇题为《我国假日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文章。文中提到“黄金周制度自实行之日起,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并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大。事实上,黄金周对旅游业收入的正效应被夸大了或被误解了:旅游业和统计部门只强调了每年黄金周的出行人次和旅游收入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多少,而没有注意或有意掩盖了全年的旅游收入同比增加了多少,更没有对比实行黄金周后与实行黄金周前旅游收入增长率的变化”,“‘黄金周’期间旅游收入的增加仅仅是旅游消费的集中,是一种时间上的转移,对全年旅游收入的增加并无实质性的贡献”,而与此同时,“黄金周”的负效应则越来越明显:其一是使商家的短期成本剧增;其二是使消费者所享受到的服务质量明显下降;其三是使政府公共管理费用增加;其四是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造成了巨大破坏;其五是不利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正常运转;其六是导致金融、证券、期货、进出口贸易以及会展和入境旅游收入的大幅度减少。于是,他与他的课题组提出对假日制度的改革思路:在保持全年114个法定假日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存量调整,即将五一、十一的长假取消,将由此产生的富裕假日分配给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变“集中度假”为“分散度假”。

直到今年“双节”,2007年启动的假日调整已实行4年,年年都在讨论“黄金周”的存废问题。2009年10月7日华尔街日报载文《中国应取消十一黄金周》,就其拉动经济的功用,作者认为长期来看,扩大消费根本的途径是居民持久性收入预期的增加,这需要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让居民有钱消费和放心消费,集中休长假即使短期拉动了消费也只是对平时零散消费的替代;就其对劳动者的功用来看,长假的过分集中不仅导致了劳动者长假期间不得不在人山人海中折腾,无法真正地休息和享受,甚至比上班还累,也造成了所谓“假日综合症”,导致节后工作效率普遍下降。然而,民众的反对主要是由于目前中国带薪年假制度并不尽如人意,民众担忧如果取消了带有强制性色彩的黄金周长假,将导致无长假可休。2010年,“黄金周”存废问题成两会热点,同样是蔡继明,此次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再次建议取消“十一黄金周”,称带薪休假才更有意义。

四年的争论似乎也随着“黄金周”的实际假期状况而逐渐被一浪一浪地推高,今年“双节”就像是相比过去几年“黄金周”所造成问题的累加,当然还有叠加政策的效应,比如高速免费。当“今天会更堵”这种天气预报式的警示成为报纸头条,当高速畅通后成为“垃圾场”和“露天厕所”,当各大景区“只见人头,不见景”成为BBS上的热贴,当感谢秦始皇长城不是“豆腐渣”工程的冷笑话与华山游客因争执动刀见红的悲剧相继发生,这个“黄金周”彻底把一场闹剧演全了。如此来看,无怪大有人呼吁“拥、堵、挤、乱!‘十一黄金周’该取消了”。

反方:无“黄金周”无长休,带薪休假不能严格执行

当然,呼吁保留“黄金周”的民众也不在少数。2008年9月,在迎来自假日调整以来第一个“黄金周”之前,环球网载文称,在参与调查的49422人中,78.31%(38591人)反对取消“十一”长假,认为“带薪休假实施困难,取消‘十一’长假将使市民旅游和回家团聚机会变得更少”,而支持者仅为18.68%(9204人)。

根据当年腾讯大楚网所做的专题,网友炮轰专家,反对取消“十一黄金周”,其质疑声主要分三种:一是如果取消黄金周,流动人口如何回家团聚?网友称在外地的人指望十一能够回家看望父母,同时,现在工作竞争这么厉害,没什么特别的事情都不会去休年假,有黄金周就不同,基本上单位的工作都停顿下来,可以安心休假;二是认为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疼,取消“黄金周”后,3天假对于家远的人来说,路程时间都不够,何谈回家休息?享受家庭温馨?难道都像专家一样,来回都坐飞机吗?三是如果一定要取消“黄金周”,那么前提应该是带薪休假严格执行。有网友称“不说别人,我是在真正的国企待着,都还不知道带薪休假是怎么回事。一年到头天天上班,加班工资还没平时拿的高”。

而在2010年两会关于“黄金周”的“大争论”中,有全国人大代表,如西南大学校长助理陈贵云,鹤壁日报社长、党委书记姚菊泉等则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姚菊泉认为“五一黄金周”的最大好处就是便于全家一起外出,尤其对学生来说更是有利,他们的假期正处在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不是外出游玩的黄金季节。此外,她还认为2007年取消“五一”长假的原因之一就是出游的人数太多,而导致交通、食宿、景区接待等负担过重,这也恰恰说明了“五一”假期对国民外出游玩的巨大吸引力,因此原来取消“五一黄金周”的做法并不可取,这样做反而会增加“十一黄金周”的压力。同时,她还建议对“五一”、“十一”的放假时间在时空上调整,以长江为界,江南省份定为“五一”前7天,江北省份定为“五一”后7天,或者将相邻省份实行错时放假,这样可以解决“五一”黄金周一票难求、一房难求的尴尬境况。

今年“双节”后,大概是目睹了“双节黄金周”的各种“拥堵乱差”,社会各界谈论恢复“五一黄金周”的热度开始提升。2012年10月16日,新京报载文称,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显示,近半数人(46.2%)表示明年“十一”还出门,近八成市民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和强制推行带薪休假。具体的,有80.2%的出游市民抱怨,最让人头疼的是景区人太多;其次是堵车,有78.3%的人抱怨;第三是餐饮住宿涨价,有72.3%的人抱怨;另有67.9%的人因为火车票、飞机票难买而头疼;52.7%的人抱怨黄金周出游秩序混乱,出游不安全。针对这些难题,79.1%的出游市民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79.1%的人建议强制推行带薪休假;53.8%的人建议中小学缩短暑假,增加春游和秋游小假期;52.7%的人建议重点景区预约游览。尽管这份调查不能代表全国所有民众的意愿,但由此也能可见一斑,只要假日政策不发生变动,大概明年“黄金周”,旅游出行仍可能是人们一个颇为倾向的选择。

“幸福过节”需成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有人说,“黄金周”的“降临”让出行成为噩梦,有同样不快经历的人对之骂声连连且强烈呼吁取消之,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十一黄金周”尚未有政策改动的前提下,尽管存在往年的困局,却仍有占相当多数的人在“黄金周”来临之前满心欢喜、充满期待并积极筹划着激动人心的出行。这样的民众心理事实上源自民众内心对于休假所带来的时间机会的渴望,而外在的由国家政策保障的假期是实现这一愿望的途径,取消“黄金周”与否从来不是这一论题名称这般简单,而是一个全方位的配套系统工程:之于民众,这个工程须满足其身心发展的需求;之于国家,这个工程须满足其国家发展的需求。而事实上应否和能否取消“黄金周”从来就不是一个短期决策的过程,如果取消,那么有什么配套的政策能够满足民众与国家发展?如果不取消,又何以改善现在“黄金周”假期所出现的问题。而恰恰在当下,我们所面临的显然是暂时不会取消“黄金周”的情况,那么如何“幸福过节”当是最值得大家去思考的,其次才是长远地考虑是否废除等一系列的问题。

仅以今年“黄金周”为例,国家政策在叠加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应不如人意恰恰说明了,“黄金周”如同一个系统工程,在既有主体“基建”上,新增“部件”要求强配套性,否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此外,单一“黄金周”已实行四年,与之相应的配套政策以及政府应急预案缺位乃事实。而在社会层面,景区管理部门的管理手段落后、应急预案缺位以及尤为重要的游客个人问题等都与国家层面的政策缺乏、失效共同构成了今年“黄金周”种种乱象背后的原因。在现有政策框架下,国家把“幸福过节”当做重点“项目”来抓,社会充分自主发挥自我治理的功能,游客个体相互尊重、谦让。各方少说话、多做事,明年“黄金周”,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