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从中西比较看大国崛起之外交指标

yangguangjujiao 2012-10-23 09:42:54 ■ 丁 咚 总第134期 放大 缩小

 

大国崛起是一个庞大又纷繁复杂的课题,也是当今中国人津津乐道的热点之一。在不少人眼里,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然成为崛起中的大国,各种不乏自满意识的讨论乃至自我吹嘘争相粉墨登场,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播出助推了此股风潮的甚嚣尘上。

但一个大国的崛起并非那么简单,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以及军事等综合实力的体现,其中外交又是最能多维呈现一国实力的重要指标。历史上真正能够称为崛起大国、长久地保持其自身活力和外在影响力的屈指可数,而多数无不是刚刚跨进崛起的门槛或者仅仅具有了崛起的势头,就迅速夭折。后者比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苏联,前者最典型的莫过于英、法、美、日、德。迄至今天,前者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后者依然在世界上领袖群伦,虽然相比较而言,英国和法国不复再现昔日帝国纵横无敌的荣光,但它们连同日德一起继续在这个星球上独占一席,在国际政治以及地缘政治中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官方媒体中得出的印象是,中国在国际政治中扮演了全球性大国的角色,中国的影响力无与伦比,中国人特别是领导人发出的声音备受尊重,各国纷纷以与中国结交为荣,并将中国作为学习的榜样,总而言之,中国不折不扣已经是一个崛起的大国,中国模式输出到世界、受万国尊崇的时代指日可待了。然而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要有普世的发展模式

那么,判定一国究竟崛起与否的外交指标有哪些?英法美等之所以长期保持大国崛起之盛誉并在国际舞台上持久地叱咤风云的秘诀是什么?同时,中国的外交影响力足以证明自己真的崛起了吗?我们可以从如下的分析中寻求问题的答案。

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崛起,不仅要看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以及军事总体上发展到何种程度,更要看这个国家在以上诸方面发展过程中是否形成了具备集有效性、持久性和可复制性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为各国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西方以经济私有制和政治自由民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自近代以来虽然分别出现了英、法、美、日等不同的具体形态,但其基本内核却相同,经过数百年岁月风雨洗礼,仍然屹立于世界,保持了其旺盛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不断有国家效仿之。

判断一个大国是否崛起的第一个指标是,这个国家是否建立了符合全人类、超越国别差异、能够彼此共享的发展模式。从中国经济规模来看,当然已跃居全球第二,军事实力在亚洲也属不俗,但从中国以政府主导型混合市场经济模式、高度集权的政治形态以及文化、社会等诸方面综合考量,过于特异性的中国模式,能否经受时间的考验,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持续焕发生机,乃至引导世界潮流,应该说谁也没有这个自信,从实践层面看也逐渐显现危机的征兆。

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崛起,不仅要看其在全球和地缘政治游戏中掌握多少话语权和主导权,更要看其所信奉的主流价值观是否具有感召力、向心力和普世价值,是否符合人类天性、利于全人类的团结、创造天人和谐的世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发生在越南、古巴以及中国的改革故事,都无不显示了其所根据的既有体制的不可行,必须改弦更张,借鉴西方发展经验,重新进行自我改造,才能走上一条正确的康庄大道,否则,历史事实证明,只能是死路一条。反过来说,西方的制度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主导今日世界格局、展现出不竭的发展动力和生动的发展图景,全在于它所秉持的制度以及其所依据的价值观更人性,更符合人类自我解放的需求,更能全面激发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也更具有感召力、向心力,更具有普世价值,因此也更能团结全世界的人民,为了物质更丰富和精神更自由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必须承担国际责任

判断一个大国是否崛起的第二个指标是,这个国家是否在参与主导全球和地缘政治、制定其游戏规则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同时,将其主流价值观自觉地根基于普世原则,以其感召力、向心力,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作用,成为别国认同、学习和参照的榜样,将全人类聚集在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的光辉下,实现普遍人性和人类共同发展。假如做不到这一点,就无法成为真正的崛起大国,而只不过带着崛起的假象罢了。中国往往受到那些有着独裁名声的政权的“信任”,比如苏丹、朝鲜、津巴布韦等少数国家,然而即使是像东南亚邻居也对中国抱有深切的警惕和防范之心,更不用说欧美大国了。中国在全球受到尊重和认同,在于还有经济上的利用价值,它们可以从对华贸易中得到直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但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认同。一旦中国面临经济或者其他困难,外部的敌意乃至攻击就会即刻显现,将中国推入危境,正如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一幕。

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崛起,不仅要看其在维护国家利益上是否体现出坚定性,更要从其国际目标是否具有正义性、其外交政策是否将致力于推动国际间的永久和平、实现全人类的共同福祉当作自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真正的国际主义不会因为畏惧闲言碎语和恶意毁谤而放弃自己的国际责任和义务,而是会根据至高无上的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超越自私自利的狭隘的中立主义,将别国的事务当作自己的事务,将别国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在必要的时候,采取积极的干预主义和有益的霸权主义,维护国际正义、安全和共同利益,构筑世界大同基础上的永久和平。美国在全球的干预主义和霸权主义不能说毫无私利,从其维护国家利益角度来看,不乏坚定性,但抛除自私的因素,它在维护国际正义、促进全球和地缘战略平衡、推动建立永久和平的体制和机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也前所未有。

平衡国家利益和国际义务

判断一个大国是否崛起的第三个指标是,这个国家是否在外交战略中将实现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有机地统一到世界和平和人类福祉的高度,取得最佳的平衡。中国在对外交往特别是投资和援助中,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从不对投资和援助附加任何条件,无论这个国家的人民处在何种程度的水深火热之中,这种不论曲直是非的外交战略最终将丧失自身的道义形象,被人视为唯利是图的功利主义者,自然难以得到持久的尊重和信任。

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崛起,不仅要看其在维护民族国家特性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方面表现出何种程度的坚定意志,更要看其是否在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以开放性态度,在不同文明之间寻求对话和共存,并对外部批评和异见矢志不移地予以包容和悦纳。这个世界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文明群居杂处于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它们之间是冲突对抗还是和平共处,关系到人类的命运和未来。虽然世界大同的理想必定在某个时刻以某种形式实现,但无可置疑的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民族国家不会消亡,而且将顽强地生存下去,因此,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存共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真正的崛起大国必须尊重文明多样性,坚持开放性原则,在不同文明之间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消除对抗和冲突因素,建立持久的和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反人类、反文明、反伦理的极权主义、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也要予以宽容,相反,文明世界应当形成共识,并联手消除极权主义、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继续为害人间。所谓的西方,能够在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中领先于世界,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就在于它们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坚持自由主义传统的同时,广泛悦纳和吸收世界各种文明的有益因素,汇聚于本民族,使其变得更加强大和坚韧,富有生命力。美国是个典型的开放国度,其本身就是由各国移民组成的民族共同体,建国后依然保持了其开放性和包容性,遂建成晚清以来旷古未有的名副其实的全球性大国。

既坚持独立,也做到包容

判断一个大国是否崛起的第四个指标是,这个国家是否在坚持民族国家特性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同时,对世界诸文明以及外部批评和异见表现出足够开放性,对其予以包容和悦纳,兼收并蓄不同观点和声音,从而增强本民族活力,促进诸文明共存,服务于人类的共同事业。当然,这一切,要将极权主义、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排除在外,它们永远无法进入人类文明的神圣殿堂。中国是个后发大国,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是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因此更应该以虚怀若谷的精神,乐见并主动、积极、广泛地吸纳来自外部的批评、抱怨乃至非难之声,只有这样,其自身才会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最终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和接受。但很遗憾的是,由于体制的敏感性、脆弱性以及文化的差异性,中国不少时候在面对外部异见时,显得非常傲慢,一味地拒绝、甚至恶意揣测、宣传他国的动机,坐失以此为镜照、匡正自身之谬误、维护自身健康的良机。这是中国迈向一个崛起大国的过程中羞于启齿却真实存在的障碍,关闭门扉的结果是中国自绝于世界,无穷尽地沉迷于敏感和脆弱的边缘无法自拔,也终究难以登上世界优质文明之巅峰。

归根结底,在外交领域,一个大国崛起的核心标准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诸方面协调发展,整合、构建而成强大的综合国力,其发展模式和主流价值观遵循普世原则,具有开放和包容精神,体现持久生命力,可以为全人类所借鉴和共享,广受世界各国真心尊重和信赖;在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战略、维护民族国家特性和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坚定融入主流世界,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主导全球和地缘政治、制定国际政治游戏规则,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对话和合作,推动建立公平正义、永久和平、有助于实现人类共同福祉的全球和地缘秩序,并为各国所乐见和真诚支持。

(作者为合肥师范学院教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