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日本“购岛”开中国“夺岛”之门

yangguangbaodao 2012-09-27 22:15:05 ■ 晦 存 总第133期 放大 缩小

 

9月11日,日本政府和所谓“土地所有者”栗原家族签署“买卖合同”,以2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6亿元)价格购入“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的三个岛,从而实现筹划已久的将钓鱼岛“国有化”的图谋。在这一“交易”成立前后,中国政府发表了措辞极其严厉的声明,并宣布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对钓鱼岛展开常态化监视监测,并迅速派出6艘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执法”,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那么,日本的先发制人是否在钓鱼岛之争中得分?中日“岛争”是否会发展到大打出手呢?

右翼推动下的昏招

众所周知,此轮钓鱼岛风波的始作俑者是日本右翼极端民族主义者、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他在华盛顿宣布东京都要“购买”钓鱼岛的“奇思妙想”,使中日撞船事件后一度平静的钓鱼岛再掀波澜。而以石原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开始炒作钓鱼岛问题,则要比这早得多。

早在2010年4月的日本全国知事会议上,时任民主党首相,主张对华、对美“等距离外交”的鸠山由纪夫表示“钓鱼岛归属还要和中国商量”,石原大骂鸠山“混帐”。6月,鸠山被轰下台,其中不满鸠山对华“软弱”的日本右翼“功不可没”。当年9月,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民主党政府缺乏外交经验,又想对华强硬以讨好国内右翼,试图用国内法对中国船长进行处罚。中方认为,这是要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突破中日老一辈领导人“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的共识,因此采取了强烈的反制措施。菅直人政府在中国的压力下被迫放船、放人,被认为是“外交失败”,再加上其他内政失措的原因,其支持率不断下滑,最终也不得不黯然辞职。

那么,钓鱼岛问题为什么会在日本成了一个“谁碰谁死”的问题了呢?这就要说到当前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走向了。相对于周边快速发展的邻国,国内经济不振和政治混乱使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第一次尝到了国力“相对衰退”的滋味。尤其是与日本有着宿怨的中国的崛起,开始威胁到日本在亚洲“领头雁”的地位,更是令日本人坐卧不安,不少日本人担心中国强大后会找日本“算账”。有些日本人还认为,战后日本向中国提供了大量官方开发援助(ODA),中国借此发展起来了,却开始威胁到日本的地位,令人“气愤难平”。对中日间力量对比变化的“不适应”、不服气和对中国的恐惧,使日本民族主义的矛头主要指向了中国。这点在日本对周边各国的态度中表现得很明显。日本就战争责任多次向东盟国家道歉,即使是对与日本有着领土争端的韩国也可以表示“谢罪”,唯独对中国始终不愿比照行动。因此,右翼极端民族主义者在钓鱼岛问题上向中国“发难”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早在2007年,自民党安倍内阁已有“购岛”实现“稳定控制”的想法。今年春节前夕,野田内阁突然提出为钓鱼岛附属岛屿命名,并企图实现“国有化”,但由于中国的强烈反对而搁浅。石原很可能是受到启发宣布了东京都的“购岛”计划。可这样一来,野田内阁就陷入了被动:作为独占外交权的中央政府,在“维护主权”方面却动作迟缓,落在了地方政府后面。而且,石原特意选择在华盛顿访问的时机公布此消息,扩大国际影响并“出口转内销”到日本国内,本来一直是在政府间“水面下”处理的钓鱼岛问题进入公众的视野。对于普通日本民众来说,他们并不熟悉钓鱼岛归属的历史,对于他们,“钓鱼岛是日本领土”是天经地义的,现在中国要“仗势强夺”,早就存在的对华不满一下子找到了释放的出口,喷涌而出。再加上媒体的大肆报道,就连中国某报驻日记者遇到的日本老太太也向他问出了“中国为什么要抢我们的钓鱼岛”这样的问题。

在这种政治氛围和民意压力下,本就支持率低迷又面临提前大选的野田内阁,只剩下一个选择,那就是“顺应民意”。“国有化”可以显示政府的“强硬”,减轻受到的民意压力;还能把从政府手里“脱缰”的钓鱼岛问题的主动权从石原那里夺回,可谓一举两得。这就是野田内阁面对中国如潮抗议仍一意孤行的原因。

事实上,“国有化”钓鱼岛未必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二战之后,美国将钓鱼岛控制权交给日本,自此后日本在此派遣海警,多次驱逐中国渔船,较牢固地控制着钓鱼岛。对于领土争端的认定,当前的国际法重“实际控制”而轻历史归属。在不存在与他国的争议条件下,某国“实际控制”超过一定年限,就可以声张对该领土的主权。因此,保持钓鱼岛原有的沉寂状态,实际上是有利于日本的。而在钓鱼岛问题上“挑事”,看上去日本是“咄咄逼人”,但却使钓鱼岛由日本“实际控制”走向了中日争夺“实际控制”的阶段,中国在此基础上的一系列反制措施,更使中日在钓鱼岛主权上的争议公诸于世,日本无法继续声称是在无争议下“实际控制”钓鱼岛了。相比起来,“国有化”钓鱼岛虽然是将日本政府的“租”变成了“买”,从间接拥有变成了直接拥有,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控制,但这毕竟是日本国内的变化,对于钓鱼岛在中日间的归属,起不到实质作用。而从战术上来说,野田内阁为了不过度刺激中国,承诺将在“购岛”后避免石原等日本人的“登岛”、在岛上建设基础设施等彰显“实际控制”的行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缚手脚。而中国则借日挑衅“打破现状”之机,推出了对钓鱼岛展开常态化监视监测、公布领海基线等的措施,在争夺“实际控制”上向前进了一大步。

其实,野田政府未必想不到“购岛”可能得了“名”却失了“实”,但是,面对国内的政治氛围,弱势的野田内阁不得不走出这一步,就是“鸩酒”,解得一时之“渴”,也是好的。毕竟,选举政治的特色就是,不管有再好的治国理念,都得先捱过眼前的选举才行。另一方面,野田政府也确实认为中国既要集中于经济建设,又面临领导层换届,不至于做出过于激烈的反应。在以上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政府做出了“国有化”这步昏招。

中日会否因钓鱼岛开战

“购岛”交易宣布后,中国的一系列反应显然大大超出日方预期。首先是中国的6艘海监船进入日本认为“领海”的钓鱼岛海域,如何处理便让日本头疼。中国在海监船出发前已经通过国内媒体“鸣锣开道”,日本装聋作哑肯定是不行的了;可是,如果对代表中国国家权力的海监船采取强制行为,其影响将远远超过扣押中国渔船,中日间对抗将更趋激化。最终,事件以中日两国海监和海警隔海喊话,各自表达主权声张告终。虽说是自说自话,但中国毕竟是把执法船开进了钓鱼岛海域、表达了主权诉求,这本身也是一种突破。

另外,相比政府的举措,中国民众的反日情绪是让日本更加难以应对的。如果说,对中国政府的“抗日”,处于西方阵营的日本认为能从国际上得到“同情”的话,中国民众自发的“反日”浪潮,让日本完全失去了“道德阵地”。日本政客虽然刻意淡化侵华战争那段历史,可他们内心也明白,日本是那场战争的加害者,对中国负有道义上的罪责;对于中国民众的“反日”举动,日本一旦处理“过火”,就会遭到国际舆论的谴责,这个分寸确实难以拿捏。9月15日,中国开渔节在浙江象山举行,结束了三个半月休渔期的渔民整装待发,准备出海。据悉,仅浙江当日即有万艘渔船出海,而每年到钓鱼岛海域作业的浙江、福建籍渔船达到1000多艘,其中有年轻渔民喊出了“钓鱼岛是中国的,请妈祖保佑!”获得热烈响应。中国农业部渔政局表示,将在东海及钓鱼岛海域实施常态化护渔巡航。连马英九也表示,如有渔民前往作业,将派出“海巡署”舰艇,进入钓鱼岛水域护渔。日方很快就将遇到“千帆竞发”驶向钓鱼岛的局面,是放任这些渔船“攻陷”钓鱼岛,还是像以往那样,驱赶甚至逮捕这些渔民?

9月16日,野田在一个电视时政节目中表示,已修改相关法律,对登上钓鱼岛的“外国人”将实施逮捕、拘留,还要进一步强化对钓鱼岛以及周边海域的警戒体制,保持最大限度的紧张感,做到“万无一失”,摆出了要“严防死守”的架势。可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钓鱼岛离台湾岛最近,其次是大陆,离日本冲绳县最远。开始,日本在广阔的钓鱼岛海域只部署了海上保安厅的几艘舰艇,“实际控制”力有限,中国执法船第一次进入钓鱼岛海域时,几个小时之内竟然完全没有被发现。此后,日本不得不加派舰艇,并派出了直升机巡逻,防止再次出现类似事件。可是,面对中国“抗日”情绪浪潮下蜂拥而至的渔船,恐怕日本很难做到“万无一失”。日本现在在钓鱼岛上没有驻军,也没有移民,要想完全守住钓鱼岛,恐怕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毕竟,防守要投入的资源比进攻要多得多。

那么,日本是否会孤注一掷,在钓鱼岛问题上向中国“摊牌”呢?野田不是说了,可能向钓鱼岛派出“自卫队”么?事实上,这种可能性还是较小的。不久前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钓鱼岛问题座谈会上,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彭光谦少将表示,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红线是武力控制钓鱼岛,一旦日本的自卫队进入钓鱼岛,就打破了底线,中国也会相应地采取对应措施。如果日本向中日具有争议的钓鱼岛派出军队,将把中国逼到墙角,几乎等于向中国宣战,这种后果是日本政治人物不得不考虑的。二战后,日本成为战败国,美国不允许日本拥有发动战争的能力,日本自卫队的发展也遭到了很大限制。与中国拥有完整的国防体系不同,自卫队并不是一支完整意义上的军队。日本要将其国防力量转向战时,需要时间,也需要借口,现在还看不到这种动向。就现在的日本来说,其整体战争能力不如中国。

当然,如果中日发生冲突,不能不考虑美国介入的可能性。美日联手的军事力量显然超过中国。不过,美国虽然希望用钓鱼岛在中日间插入一根“刺”,遏制中国的崛起,却并未下决心和中国爆发大规模冲突,更难为了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和中国“翻脸”。这一点,其实日本也是心里有数的,所以才会反复向美国要求“保证”。9月16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开始了他日本、中国、新西兰之行的第一站,他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向日本盟友说明美国将在中日之争上的态度,力图让日本“安心”。美国虽然和日本签有《日美安保条约》,美国务院也表示“在特殊条件下,《条约》适用于钓鱼岛”,但如果是日本首先挑起军事冲突,美国也不便相助日本。对此心知肚明的日本,也不可能依仗美国的支持,对中国首先动手。

因此,接下来的时间,中日都会继续采取措施,加强对钓鱼岛控制权的争夺,也不排除双方的执法船可能发生一些摩擦,但两国政府还是会尽力控制局势,避免这种摩擦升级为军事冲突,尤其是不要让动手的责任落在自己一边。在钓鱼岛争端上,中日之间很大可能是保持低烈度的紧张状态,斗而不破,双方的斗争战术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钓鱼岛问题的走向和各自的得分。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