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知青”影响中国

pinweiyuedu 2012-08-16 18:31:07 ■ 秦晓鹰 总第130期 放大 缩小

 

一部长达四十五集的电视剧《知青》的播出引起热议与争论,也让“知青”这个打着特殊年代印记的名词重新回到今天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突然发现,“知青”这个看似久远的社会学、历史名词以及它所涵盖的那些人和那些精神,依然存在于今天的中国。不但影响着当今的中国,甚至还会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当然也包括对未来政治发生影响。难怪,在新近出版的中国内地的报刊杂志中,会有人专门注意到在现今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有多少人曾经跻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潮流中”。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社会的思想就是一个社会管理者的思想。依照此理推论,如果在中国执政党的最高决策层存在这样一批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领导人,就不难想见,无论岁月如何变幻,在人的世界观形成时期的这段“知青”情结,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这些社会管理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无庸讳言,也就同样会或隐或现地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社会发展,甚至一系列的政策走向。

那么,具体说来,又是哪些“知青”情结在中国发展进程中会长久地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呢?有哪些“知青”生活的精神烙印,会在一些社会管理者做决策的过程中成为强有力的心理暗示呢?笔者认为,以下诸条甚为重要。

首先是“知青”情结中对基层百姓和底层疾苦的关注,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常说且难能可贵的“接地气”。众所周知,上世纪60年代末的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无论始作俑者的目的如何,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千六百多万(一说为两千万)城市学生来到了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让他们看到了最真实的中国国情,即严重的贫困、极度的落后,以及生活在这种低劣的物质与精神状况中的亿万父老乡亲。这对千百万城市青年是一种锥刺般的震撼。这种震撼其实是一种终生不能忘记的共振。是物质的饥饿与精神的饥渴在知识青年与老百姓之间发生的共振。与此同时,无论这些知识青年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他们当年却置身于社会边缘,茫然不知前路。是老百姓用怜恤宽厚善良之心 “收留”了他们也呵护养育了他们。多少感人的故事由此而生。对这份感情,所有知青都会没齿不忘。这种“接”上“地气”的感觉与感恩,如果没有亲历亲为,没有人生的遭际和命运的跌宕,恐怕永远不会产生。

“知青”情结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承认现实、尊重实践,是不受种种虚幻、空洞、华丽词藻和假革命的诓骗,独立地思考问题,寻找矛盾的真实症结所在。狂热的文化大革命曾经给全社会披上了一层极为虚狂的红色油彩。不少单纯的城市学生青年也曾经是这种红色油彩的狂热追捧者。可是,“广阔天地”中的严峻现实,却使绝大多数知识青年看清了真伪,区分出黑白,萌生了反思。他们也正是在逐步清洗着“左”的油污的同时,在内心深处栽下了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根苗,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和眼晴来评判世界。

在可能对中国未来产生影响的“知青”情结中,还有一点必须提及的,那就是在自谋出路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奋争中,学会了“非正规出牌”,增长了生存的智慧和敢冒风险闯荡世界的胆魄与勇气。我亲眼见过一位当年靠收捡破旧乐器,如今成为国际小提琴制作大师的老知青;也接触过一位当年在县城浴池(俗称“澡堂子”)给人搓背修脚,如今成为名震四方的大律师的老知青……中规中矩的“出牌”,对当时许多家庭出身于所谓“黑五类”、“黑帮”、“走资派”的青年来说,意味着饥饿凌辱甚至死亡,只有另辟蹊径才是活路。而农民兄弟在各种政治高压下依旧竭力保存一点点个人生存空间(如偷偷搞些小副业)的做法,也使知青学到了某种生存智慧。千万不要小觑这种“本本”上学不到的“非正规出牌”。它们小则可视作生存本领,大则可称为制胜的奇兵。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方针,都是不逾矩的“非正规出牌”!谁敢断言,中国在未来世界大格局中折冲樽俎,不需要这种务实的智慧和大气的胆魄呢?

乱世也出英雄。在文革十年动乱中初见世面栉风沐雨的中国知识青年,曾经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痛定思痛、革除旧物、勇立潮头。今天他们中的多数虽已趋老矣,但“知青”情结依然存在,“知青”中的佼佼者依然活跃于中国的政坛。这会给大变局的中国带来什么?人们观察着,也期待着。

(作者为知名学者)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