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美关系变奏的后果很严重

yangguangjingpin 2012-08-16 17:30:11 总第130期 放大 缩小

 

江泽民主席1993年在会晤克林顿总统时提出了“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16字方针。

2009年,国务委员戴秉国在布鲁金斯学会演讲时说,“我们中国人没有什么阴谋,只有阳谋,没有什么野心,只有善心。我可以在这里郑重负责地告诉大家,这个阳谋简单得很,就两个字:发展。就是在解决13亿中国人的温饱之后,再让他们都过上小康生活,使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我们的梦。我们不做霸权梦,不做帝国梦!”

2010年,戴秉国在一篇阐述中国外交政策的文章中指出,“至于说中国要取代美国、称霸世界,那是神话。政治上,我们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尊重各国人民对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经济上,我们自己要继续一心一意谋发展,也乐见各国继续繁荣发展,谋求共同进步。军事上,我们不搞军备竞赛。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让13亿中国人穿得好一点、吃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出行方便一点,不可能也不愿把大把大把的钱都花在军费上。”

胡锦涛主席2011年访美期间对奥巴马总统说,他期待中美共建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2012年2月,习近平副主席在访问美国时告诉美国领导人,中美应努力塑造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为不同政治制度、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建设积极合作关系树立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典范”。

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最近在一篇解读中美关系的文章中写道,“中方无意挑战美国的地位,更无意与美国争夺霸权。想当然认为中国想要挑战美国国际地位的观点不符合事实。同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既取决于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得到外部世界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领导人对自己要和平、不称霸这一政策的表述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但有不少迹象表明,美国的领导人和朝野内外的精英对中国的疑心越来越深,担忧越来越重。

在习近平访问美国期间,美国副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克林顿都直接或间接地批评中国的贸易政策、汇率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叙利亚政策和人权政策。罗姆尼在竞选中对中国的攻击更是无以复加。他说中国的贸易政策如抢,汇率政策似盗,在知识产权方面像小偷,对人权蔑视若集权。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对叙利亚问题的决议之后,美国朝野一直谴责,攻击中国的决定是把叙利亚推向内战的血海。美国国防部前高级官员博斯克最近在《基督教箴言报》著文强调中美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8月2日,《华盛顿邮报》发表长篇报道,披露美国五角大楼的对华作战方案。次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指责中国建立三沙市是进一步加剧南海地区紧张局势。

在中国领导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表述中国没有挑战美国在世界和东亚的霸主地位的能力和企图的同时,美国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谴责和批评中国的对内和对外政策,大有阻遏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势头。中美对对方的政策表述明显有巨大的不对称,而这种不对称正使得近年来一直受“大国崛起”和“中国震撼”思潮熏陶的中国人民越来越感觉中国领导人对美和对整个西方的政策的表述极度“缺钙”,因而也使得中国整个外交政策,特别是对美政策的制定越来越受到民意的挤压。

如果说美国和苏联进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是因为两种生活方式的冲突和莫斯科要解放全人类、埋葬资本主义的使命使然,美国对中国的恐惧又是来自哪里呢?如果美国人的恐惧只能在弱化和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之后才能永久消除,那就意味着中美之间也会打一场另类的冷战。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