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人民币汇改中的利益集团

banyuesudi 2012-07-04 13:29:13 总第127期 放大 缩小

 

在国际经济影响日益扩大的今天,中国产生了许多利益集团,它们的利益有时会与国家政策相冲突,有时地方利益甚至超越了国家利益,协调各部门利益成为了一项严峻的考验。人民币汇率改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汇改进程中,不同部门、组织和利益集团都加紧了政策游说。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何兴强最近在《中国安全》季刊上发表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人民币升值博弈:央行与商务部

央行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最为直率,但其决策权和独立性有限,真正决定汇率政策的是国务院经济领导小组。但是,央行对货币汇率方面的压力非常敏感。2002年起,人民币开始面临升值压力,为维持汇率,央行必须购入大量美元资产并干预外汇市场,由此导致国内流动性增加。

为对抗通胀压力,央行要求商业银行购入人民币银行券,可是这一举动的成本非常高。银行券发行得越多,央行面临的汇率压力就越大,因为央行必须保证商业银行买得起这些银行券。可是,商业银行被迫购入低利润央行银行券会导致社会生产力将下降,并最终伤及整个金融系统。

针对这些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人民币升值。于是,央行开始大胆倡导人民币升值,宣称这对中国出口制造业影响有限,还能迫使企业提高生产率,加快中国经济转型。

央行的人民币升值建议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其中最为公众熟知的反对者是商务部。商务部负责贸易和出口政策,管理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许多制造业发达的沿海地区地方政府也与商务部一同反对升值。商务部认为,人民币升值会大大影响对中国出口制造业,导致大量出口企业倒闭,从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博弈开局

面对商务部和出口企业的反对,央行需要赢得政府的支持,这就必须与决策部门和智库密切接触。公开反对汇改的是一些经济学家和学者,然而他们背后有什么样的企业支持尚不得而知。

不过,央行最终还是获得了中央政府的支持,国内主流媒体一边倒地支持汇改,而中央政府也认为只有小部分企业会受影响。中央制定了适当妥协的汇改原则: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

2005年汇改启动后,支持和反对的声音一直在暗地较劲。直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反对汇改的声音又占领了舆论高地。

2008年3月初,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江苏、浙江等省份调查了汇改给当地纺织业造成的影响,结论是每个省份的纺织业都在面临着迫切危险。回到北京后,协会向商务部等部门求援。面对企业界的呼吁,中央政府在稳定汇率上面临巨大压力,商务部、银监会和国家税务总局也前往地方调查。媒体大量报道出口的降低和就业环境的恶化,一些纺织业企业家和学者也利用他们的人大代表身份进行游说。6月初,工信部征求发改委、商务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棉花协会、央行等部门的意见后,出台了一份旨在解决纺织业危机的意见书,建议放慢人民币升值脚步。

即使是全球金融危机消退后,出口下滑的现象仍在继续。企业倒闭和失业率升高成为中国在2008年最为严重的问题,并开始影响政治稳定。于是,2008年下半年时,汇率政策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回归“紧盯美元”时代。

再战2010

2010年起,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人民币估值过低的指责也随之增多。人民币再次面临升值压力。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当年两会上表示人民币应当重回升值之路。一些支持升值的学者也发表文章呼吁重启汇改,他们说这不仅可以在短期内防止通胀、应对国际压力,还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与此相对,商务部明确站在反对人民币升值的一方。反对方还包括商务部下属的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和发改委的对外经济研究所。一些制造业企业也开始通过中外媒体发声,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甚至举行了中外媒体记者会来表明立场。这次,媒体公开报道了商务部与央行之间的分歧。

2010年6月,央行最终宣布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这标志着人民币“紧盯美元”时代正式结束。汇改的重启说明央行获得了中央政府的认可。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