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聆听历史人文心声的好机会

pinweiyuedu 2012-07-04 12:11:37 ■ 觉 真 总第126期 放大 缩小

 

《崇德说》
作者:沈善增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7月

毋庸多说,崇德、尚义作为久别了的中华文化传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基准价值,直到中国文联对全国公布“文艺界核心价值观”,才被列为“核心价值观”明确提出,并进入公共话语领域,怎能不值得我们庆幸呢。

看看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态:富人结婚,要把100元一张的红色人民币,铺在地下,成为红色地毯,任人践踏而过。有所谓的国际大导演,投资几十亿,以“色情+暴力”冒充艺术,自以为得意,去问鼎奥斯卡,却出乖露丑,被讥为“不伦不类”,贻笑大方。

人,不能不反思自己,也不能不总结自己。从哪里总结?从哪里反思?在这样重要的历史时刻,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一本及时的好书《崇德说》,他让我们得到启悟,得到清醒的认知和正本清源的回答。

作者沈善增先生是上海市专业作家,但又是一位学贯儒道释的国学研究家。十多年里,他相继出版了《还吾庄子》、《还吾老子》、《老子还真注释》、《老子走近青年》、《孔子原来这么说》、《心经摸象》、《坛经摸象》等一系列专著,他廓清历史迷雾的睿知正见,学术界为之震惊,在高层次学者中有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共识。

本书的最大特点有三:

一,德的本质含义,德的思想高度,德之所以成为人类最优秀文化的核心到底在哪里?全国文联以“崇德,尚义”列为核心价值,可惜所指的仅是个人操守。个人操守之德,在古代,属于“礼”的范畴,这虽然是孔子一生追求三代礼乐,追求“吾从周”的主旨,可是,这还不是老子提出的“德”的本义,“德”的价值所在。沈善增先生在本书中有最明晰的辨析和最有说服力的诠释:崇德文化,是无我——超越我的文化,崇德之德,是指先公后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精神质量,是以顺应百姓各自天性,价值多元为理想目标的社会价值基准。弄清楚这一“德”的底蕴,我们才能明白我们应该反思、应该总结的在哪里。

二,人类文化,以价值取向定位,迄今为止,只有崇德文化与崇力文化两大种。沈善增先生对这两大文化的体系、渊源、性质及其社会影响都有深刻的对比与剖析。他十分形象地、简明地指出:崇德文化是过日子的文化,崇力文化是想打仗的文化,这就真正从本质、本源上厘清两大文化的高低优劣差异了。不从本质、本源上论述清楚,爱国、为民的立基在哪里?在一个历史人文与社会环境都被扭曲了的世间,你会由此豁然开朗:要破解发展难?不难,请读这本书;要缓解社情民意难?不难,请读这本书;要求改革有突破难?不难,请读这本书;要知什么最刻不容缓,也已经最不能拖了,就请读这本书。

三,我们的最大盲点是,人到底为什么活在世间?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关怀别人、关怀大众、要以天下国家民族为己任?这实际上也是崇德之崇的内在根据。这一点,沈善增先生从哲学的本体意义上作了深刻的诠释──崇德文化是生命哲学的自我觉醒。“以老孔庄、儒释道心谛为代表的中华崇德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崇德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命哲学是最高明的哲学。而且,崇德文化是当今中国与世界解决危机、走出险境的最有效的法宝。中华民族文化积淀了崇德文化丰厚的思想资源,保有了崇德文化圣火的火种,积累了丰富的弘扬崇德文化的正面经验与离弃崇德文化的负面教训,有责任、有义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向全人类奉献这份无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一个希望自我觉醒的人,希望春回人间的人,都来读读这本好书吧。不管这个世界如何瞬息万变,只要确立你的崇德这一基准价值,你就永远不会感到孤独、无助与困惑。

(作者为《世界佛教论坛》总编辑、辽宁大学永惺佛学研究中心研修学苑院长)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