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历史回顾:中印边界反击战

yangguangjujiao 2012-07-04 11:50:02 ■ 牛 军 总第126期 放大 缩小

 

中印边界冲突的缘起

1959年西藏叛乱平息以后,中印边界问题一下突显出来,中印矛盾的焦点转向边界问题,其中西藏地区与印度接壤的东段和西段阿克赛钦与印度接壤的部分的矛盾更为突出一些。1958年8月,印度政府对中国提出领土要求后,鉴于边界问题已经开始给两国关系带来比较重大的影响,中国政府开始全面阐述中方的政策和立场。

针对1958年12月14日尼赫鲁的来信,周恩来于1959年1月22日回信,阐述了中国政府对于中印边界问题的立场,他建议双方应在“考虑历史的背景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根据五项原则,有准备、有步骤地通过友好协商,全面解决两国边界问题”。针对西藏上层叛乱后印度政府的敌对立场和态度,1959年5月中旬,毛泽东在中国外交部致印度外交部的一份答复中加写了一段话,以表达中国政府处理对印关系的原则。毛泽东说:“总的说来,印度是中国的友好国家”,“中国的主要注意力和斗争方针是在东方,在西太平洋地区,在凶恶的侵略的美帝国主义”,“印度不是我国的敌对者,而是我国的友人”,“中国不会这样蠢,东方树敌于美国,西方又树敌于印度……我们不能有两个重点,我们不能把友人当敌人,这是我们的国策”。9月8日,周恩来再次致函尼赫鲁,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政府处理中印边界问题的政策,指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中印双方应该考虑历史的背景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根据五项原则,有准备有步骤地通过友好协商,全面解决两国边界问题。在此之前,作为临时性的措施,双方应该维持边界久已存在的状况,而不以片面行动,更不应该使用武力改变这种状况;对于一部分争执,还可以通过谈判达成局部性和临时性的协议,以保证边界的安宁,维护两国的友谊。”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说明两国边界问题中的主要基本事实,它们包括:中印边界从来没有经条约正式划定,不存在任何条约或协议;两国边界存在传统习惯线,中方提出的边界线反映了传统习惯线的真实情况,即历史长期形成的和行政管辖所及的;中国从来没有承认“麦克马洪线”,印度在东段不仅超过了传统习惯线,而且在有些地方已经到了“麦克马洪线”以北。中国已经表示,印度的做法违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希望友好协商,找到公平合理的解决办法,在解决以前先维持现状,不以片面,更不能以武力来改变现状。

印度政府此时无意通过和平谈判,协商解决边界问题,尼赫鲁一再宣称,印度方面所主张的边界是不可变更的。由于印度武装人员不断深入中国领土并向中国边防部队挑衅,1959年8月25日,在中印边界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北的朗久地区,发生了中印之间的第一次武装冲突。10月21日,在中印边界西段空喀山口以南的中国领土上,双方再次发生武装冲突。

军事冲突发生后,中国领导人于9月8日开会,在了解并讨论了中印边界的情况后,决定争取谈判解决中印边界冲突。中国政府于11月7日向印度建议,两国武装部队立即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但印方拒绝了这一建议。在1960年1月召开的政治局常委会上,中国领导人确认了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方针,并进一步提出用“互谅互让”办法,争取达成协议。会议决定派周恩来访问印度。这时驻守中印边界的解放军部队接到命令,在中方实际控制线20公里内实行不开枪、不巡逻、不平叛、不打猎、不打靶、不演习、不爆破等措施,尽可能避免与印军发生军事冲突,为谈判解决创造条件。

此次会议结束后,周恩来即着手准备访问印度,并拟订了《中印两国总理关于边界问题会谈的方案(草案)》。周恩来根据当时的形势判断,访印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但也不可能破裂,最有可能的是取得某种有限的协议。他建议采取争取缓和紧张局势但不怕拖延解决的方针,将访印的目标定为进一步缓和两国关系,为未来继续会谈和合理解决边界问题准备条件。周恩来的建议获批准。4月19日至26日周恩来对印度的访问证明,中国领导人的估计基本上是准确的。

周恩来访印时,正式向尼赫鲁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争取签订边界协定的建议。但是,印度方面声称,不仅东段已占的领土不容讨论,还要中国退出西段印度想占有的领土。印度政府当时除追求扩张领土外,在边界问题上顽固坚持其无理要求,还是出于内政外交的需要。印度政府在双方实际上都不便用兵的西段荒原上大做文章,宣扬中国“侵略”,在国内是为了转移视线和打击反对派,在国际上则可以换取美苏援助,并在新兴民族解放运动中败坏中国声誉。

中国政府正是考虑到印度当时并没有大规模入侵的打算,也无此能力,所以在政治上反击印度的扩张政策外,在军事上实行缓和的方针,采取拖下去的冷处理办法。这样做有利于解放军集中力量彻底完成西藏的平叛作战,同时也不必大量驻军西部,以致影响东部的战略防御重点。通过周恩来4月访问印度,中国暂时缓和了中印关系,中印边界出现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1961年末至1962年初,印度政府开始实施所谓的“前进政策”,即通过逐步蚕食的方式,侵占中国领土。印度军队在西段不断派遣军队,向阿克赛钦地区设点蚕食。当时印度方面以为,中国正面临经济困难,加之中苏关系恶化和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台湾的国民党政权部署反攻大陆,解放军必然不敢贸然采取军事行动,反击印军的进占,故印度可乘机通过设点蚕食,再造成占领西段阿克赛钦地区的既成事实,并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印度不断以军事行动蚕食中国领土,破坏边界状况。至1962年中,在中印边界西段,印军在一直由中国管辖和控制的地区设立了43个据点,在中印边界东段,印军沿“麦克马洪线”建立了24个新哨所,甚至在该线以北的扯冬设立了一个新哨所。印军的侵占行动在中印边界地区造成两军对峙,犬牙交错的局面,大规模武装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

面对印度政府推行“前进政策”,中国政府最初仍然争取在捍卫领土的同时,尽量避免与印度发生军事冲突。为达此目的,中央军委提出“决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的二十字方针。解放军驻新疆边防部队在1962年春夏以设点与印军对峙的方式,在西段各处遏制了印军深入中国领土的势头。

印军在西段不断进行武装挑衅,企图挤走中国边防部队的同时,在东段的“麦克马洪线”西端又越过实际控制线,向克节朗河地区设点,进一步向中国边防部队施加压力,极大地加剧了边界地区的紧张局势。解放军西藏军区于9月以一个连的兵力进驻克节朗河印军已设点地区,实施侦察行动。印度方面立刻接口进行战争动员,并调动一个旅的兵力到克节朗河一线,表现出决心诉诸战争的姿态。印军的这一部署表明,印度方面在边界问题上毫无收敛之意,仍坚持不同中国谈判的立场,并认定中国不敢反击。

面对印军的公然入侵,中国领导人经反复权衡利弊,决定采取较大规模的军事反击,给印度以有力教训后,尽快结束作战以求得缓和。10月中旬,印军在东段抢先向中国边防部队发起进攻。10月20日,解放军参战部队奉命在东西两段向入侵印军发起反击,很快在克节朗河歼灭入侵的印军一个旅。

自卫反击战开始后不久,中国政府即向印方建议举行谈判,双方可确认用和平方式解决边界争端;双方军队从实际控制线各后撤20公里,脱离接触;举行总理级会谈,中国总理可以前往印度。印度方面拒绝中国政府的建议,要求中国军队全线撤到1962年9月8日以前的驻在地,然后印度才同意谈判,中国从阿克赛钦撤军。

在印度不接受谈判建议以及印军向解放军部队发起进攻的情况下,11月中旬解放军开始第二阶段的反击作战。解放军参战部队在东段集中了近4个师的兵力,对印军第2、4两师发起多路迂回攻击。东段印军在解放军打击下迅速土崩瓦解,其最精锐的第4师被歼大半。在中印边界西段,解放军参战部队出动一个多团的兵力,展开分散的小规模拔点战斗,全部消灭和驱逐了入侵的印军,并清除了印军的据点。

根据预定目标,11月下旬解放军参战部队到达边界东段中国原主张的边界线即传统习惯线后,中国政府即宣布停火,随即部队撤回实际控制线我方一侧20公里内。中国政府用这一行动向世界表明,对印反击作战只是对印军入侵的有限惩罚,显示中国的爱好和平和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形象。此后印度继续敌视中国的政策,长期拒绝谈判解决边界问题,但长期不敢再进行军事侵犯。

在中印边界反击战结束后,解放军在作战总结中曾提出:打是为了和,不打不能和,打不赢也不能和,打过头了还会影响和。这一总结概括了对印作战的目的、方式、限度和意义,也包含了中国在边境地区进行现代局部战争的普遍规律,即军事斗争要服从政治和外交,以争取有利于国家的和平环境为目标,以此原则指导维护国家权益的军事行动。后来的事实证明,采取有限的军事反击行动,有助于威慑意图侵犯中国领土的对手,为保持边境地区的长治久安创造了比较有利的条件。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本刊专栏作者)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