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汪洋,改革的火炬手?

banyuesudi 2012-07-04 11:35:18 总第126期 放大 缩小

 

在中国未来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的角逐者中,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是唯一一位在过去几年中坚持畅谈政治改革的官员。许多外界的中国观察者都关心这样一个问题:汪洋是否能够坚持推行政治改革?最近,詹姆斯敦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林和立(Willy Lam)在《中国简报》上撰文分析了这一问题。

自从汪洋在2007年由重庆市委书记调任为广东省委书记后,他就作为一名政治改革的热心建议者吸引了不少媒体的注意。汪洋将改革的重点放在民众的政治参与上。在5月初的一次讲话中,汪洋对广东官员说,“我们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这位出生在安徽的广东省委书记在今年3月的两会期间对国内外媒体解释了推进改革的困难之处。他说,在改革的初期,最大的阻碍来自于意识形态的分歧,但现在利益格局是改革的最大阻碍;在解决利益格局影响改革的问题上,首先是要从执政的党和人民政府头上开刀。

汪洋在改革政治制度上最引人注目的贡献表现在他对去年乌坎事件非同寻常的处理方式。在事件初期,当地政府派驻了数千名警察和武警前往乌坎维持秩序,但汪洋随后决定尊重村民的权利,不追究“带头闹事者”的责任。今年3月,乌坎举行了新一轮选举,参与策划抗议行动的林祖銮当选了新一任村委会主任,当初出售乌坎村土地的买卖合同被宣布无效,几位相关责任官员被追究腐败问题。

汪洋希望能以更为人性化的方式来解决中央政府强调的维稳问题。他对乌坎事件的处理方式可供其他地区借鉴。在乌坎事件后,汪洋曾表示乌坎为广东村级组织建设提供了借鉴,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民众的民主意识显著增强,当利益、诉求得不到应有重视时,常演化为“群体性事件”。

林和立认为,在党内民主方面,广东也走在了其他许多省份之前。广东和江苏率先在选拔中高层官员上实施了更加开放的制度,民意调查成为了考核官员的必要一环,最终入围的候选官员有时还需要在地方电视台上进行公开辩论。在最近举行的广东党代会上,新一届省委常委实行了差额选举,906位党代表从14位候选人中匿名选出了13位常委。过去,在广东和其他省份,省委常委通常是等额选举。

广东另一值得称道的是当地媒体对党和政府的批评尺度。《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因其在争议性话题上的大胆敢言而颇受赞誉。汪洋常常敦促媒体要让民众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不久前,汪洋表示在必要时可派便衣警察保护记者暗访制假售假,这一表态着实吸引了不少眼球。

在汪洋就任广东省委书记后不久,他有关“发起第三轮思想解放”的倡导就引起了不少争议。所谓的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就是经济改革结合政治改革。不过4年多来,汪洋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有限。在去年广东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独立候选人”未能进入选举。

林和立指出,“独立候选人”现象说明,汪洋这样的改革倡导者需要在维稳与改革中保持平衡,这种平衡也体现在对媒体的管理上。最近,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健出任南方报业党委书记,原党委书记杨兴锋目前继续担任南方日报社社长。去年,《南风窗》杂志社长陈中被撤换,由负责政治审稿的周成华接替社长一职。

对于关心广东乃至中国未来改革走向的人来说,汪洋能否在十八大后继续积极地推动改革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