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四月,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月

banyuesudi 2012-04-30 16:24:56 总第123期 放大 缩小

 

美国人权观察组织亚洲事务部主任索菲·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最近在《外交政策》杂志上撰文说道,对于中国谨慎的政府官员来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可是4月却成了一个糟糕的月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中国与菲律宾的关系愈发紧张,以至于北京出动了渔政船前往黄岩岛海域。在叙利亚,停火局面脆弱。苏丹和南苏丹再次爆发武装冲突。而被一些中国官员唱衰的美国则继续将其战略重心转向亚洲,并即将向缅甸派遣大使。而唯一好消息也许就是朝鲜火箭发射失败了。

然而,理查森认为,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是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丑闻。整个2012年国内外的局势发展似乎都超出了中国政府的预料——中国政府本希望能够有一个平稳的政权过渡,继续将中国发展成世界大国。在今后几个月里,中国政府将力图平息薄熙来事件的余波,规避各种可能的政治风险。

可是外部世界却无法停止脚步。在今年秋天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现任政府高层将走下政治舞台,迎来新一届领导人。上一次领导层大换届发生在2002年,当时中国最多只是一个中型强国。但是,如今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将掌管的则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们将面临变化莫测的外交环境,中国随时可能遇到外交困境,甚至与任何国家都有可能发生冲突。

理查森继续分析道,中国的工人、外交家和中国的资产都在逐渐成为外国民众抗议示威的批评对象,尤其是在中国援助基础设施较多的地区。在过去的12个月里,反叛者在苏丹绑架了中国的石油工人;心怀不满的缅甸人游行抗议反对在缅甸北部建造密松水坝;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环保人士占领了中国大使馆。显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中国政府关于“和平崛起”的说辞。

理查森认为,针对中国外派人员的暴力行为应当受到谴责,但是这也凸显了北京“走出去”战略中最糟糕的一面:对当地诉求视而不见。虽然中国现在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国内事务上,但未来的中国领导者们必须学会聆听对外投资目的国在经济和外交上的不同意见,并相应地做出妥协。同时,在领事服务上大力投资对中国公民也有好处,因为在那些针对中国外派人员的冲突中,中国公民也常常被卷入其中。

在人权问题上对北京施压的人还有很多。4月初,日本有人呼吁中国政府重启与达赖喇嘛的对话。还有人要求北京对韩国的一篇新闻报道作出回应,该报道称中国强制遣返朝鲜的“脱北者”。作为回应,北京随后允许一批在韩国驻华领事馆避难的朝鲜人前往首尔。去年中国支持国际社会针对利比亚采取行动,理查森认为中国的这一决策让外界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抱以了更大的希望,认为中国开始愿意为停止全球人权暴行贡献力量。不过,今年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反对票又让外界的希望黯淡了下去。但是,日本和韩国的施压行为至少能让中国未来领导人知道,他们不再能够轻易地把维护人权说成是西方国家的事。

在理查森看来,中国的“软实力”建设也是有问题的。今年的伦敦书展可作一例。中国政府一手包揽了对前往参加书展的中国作家的挑选,其最终名单明显忽视了批评人士。伦敦书展的主办方英国文化委员会因为与中国的政府审查制度合作而饱受批评。如今,一些英国人感觉自己终于明白了在中国当一名批评人士将有什么后果,可这种感觉恰恰与中国政府想要达到的目的相反。

中国媒体在敦促政府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上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在中国媒体的报道中,伦敦书展“开启了中国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无论是对发生在基多的中国大使馆被占事件,还是对日本呼吁中方对话达赖喇嘛事件上,媒体的报道都屈指可数。微博等网络工具为讨论这些事件提供了平台,这说明中国民众对外交事务有着良好的兴趣,中国政府在外交决策中应更多地吸取公众意见。

理查森最后说道,中国未来的领导人深知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所带来的压力,但他们未必十分明白中国的政策在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与其决策初衷是南辕北辙。中国政府应当明智地改变对忽视国外批评的行为,直面各种压力,而不是继续误以为中国独特到与其他大国完全不同的地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