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钓鱼岛:时间站在中国一边

pinweiyuedu 2012-04-16 11:50:47 王冲 总第121期 放大 缩小

 

最近,作为主持人录制了一期视频访谈节目,采访香港的政协委员刘梦熊先生。缘起他的一份提案——今年两会上,他提出: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必须改变公权力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状况,东海舰队应定期派军舰为渔船、海监船、渔政船保驾护航;若遇日方阻拦,坚持不打第一枪,但保留自卫还击权利。

刘委员说,中国海军、空军从未进入钓鱼岛十二海里及其空域;海空力量甚至连三十海里范围也未出现过。中国海军从未对赴钓鱼岛传统渔场捕鱼作业的渔船进行过护渔、护航,亦未对赴钓鱼岛宣示主权的两岸三地民间保钓船只实施保护。相反,日方在此海域劫持中国渔船,冲撞保钓船只,右翼政客更不时登岛挑衅,制造日本管治既成事实。是可忍,孰不可忍。

对于中日钓鱼岛争端,大家并不陌生。简言之,就是钓鱼岛一向属于中国,但1971年美国把钓鱼岛的行政权交给了日本,随之引发全球华人的抗议浪潮,但中国政府一直处于克制状态,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大多数时间内,日本政府也和中国政府保持一定程度的“默契”。然而,2010年,日本逮捕中国船长詹其雄,企图以国内法论罪,遭遇中国的反击,阴谋未能得逞。春节期间,日本又试图为钓鱼岛改名,中国则针锋相对地对钓鱼岛列屿命名。

尽管双方各持己见,但钓鱼岛事实上为日本所占据,飞机、军舰盘旋在中国渔民的小船周边。刘梦熊先生提议军舰护航,意在宣示主权。此提案貌似强硬,却有非常克制、理性的一点:即坚持不打第一枪。我们交流时也有一个共识:中国需要和平的周边环境。派军舰护航的目的,只是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绝不是穷兵黩武,而是宣示主权、彰显立场,迫使日本坐到谈判桌上。

在护航的同时,保卫钓鱼岛还需要更加精密的资料准备,从史料、政治、国际法的角度对钓鱼岛属于中国进行完整的论述,不能停留于口号。为钓鱼岛命名只是走出了第一步,要做的后续案头工作还很多。一方面讲理,一方面有力,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一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保卫钓鱼岛还有几个不可忽视的要素。

第一,官民之间的配合。从海外华人到大陆爱国人士,这些年一直有一股民间的保钓力量,他们的声音和做法,反映出中国人对领土主权的珍视。官方和民间,在保钓问题上毫无疑问有着共同的目标,可能民间更激进些,官方考虑得更周全些,但双方的沟通和协调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两岸之间的协作。两岸都为炎黄子孙,有义务共同保护领土完整。两岸这些年经济合作日益密切,外交战打得越来越少,政治互信日益增强,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以钓鱼岛问题为基石,对日本采取一致的策略。在即将举行的博鳌论坛上,两岸领导人会晤时,不妨将钓鱼岛问题作为议题,即便不能形成官方协议,共同探讨本身,就是对日本的威慑。

第三,美国的因素。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石,正是由于美国重返亚洲,日本才准备借机火中取栗。美国人对钓鱼岛的基本态度是,日本有行政权,但对钓鱼岛的主权美国“没有立场”,基于日本安保协定,如果中日发生战争,美国有义务帮助日本。也就是说,在不导致战争的情况下,美国持观望态度,这就给了中国“到战争边缘、但不卷入战争”的试探性机会。显然,美国也希望亚太的稳定,也会让日本克制,而不是过分偏向日本——这是中美互动的良机。

刘梦熊先生的提案,恰是一块试金石,通过适当的强硬,可以看清日本和美国的真实态度。日本是崇尚强者的文化,你强一点,他便弱一点。可以循序渐进,因为,时间站在中国这一边。也正因如此,在钓鱼岛问题上急不得,要学习日本人的韧性。

春节期间,日本在中国人最无心工作的时候,给钓鱼岛改名,可不是随意为之,而是有着精心的策划和精密的准备,如不信,看看历年来春节前后日本的举动吧。

2005年的大年初一,日本政府便向中国发难,宣布日本政府接管钓鱼岛上的灯塔。2011年1月24日,距离中国的春节还有8天,《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读者来信,题为“在日本,这是我们的领土”。文章声称“尖阁列岛(即钓鱼岛)是日本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援引历史证据和法律条文予以证明。值得关注的是,写信者不是普通读者,而是日本外务省发言人佐藤悟。

从上述事件可以看出,日本春节期间拿钓鱼岛说事儿,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从春节期间挑事儿,可以看出日本的耐心,这正是值得中国人佩服之处。

日本人做事精细,不像中国人那样冷一阵、热一阵,不会在群情激奋一阵后不闻不问。他们就像精密的机器,一旦确立了目标和方向,便一步步地往前走,不喊口号,遇到挫折也不灰心,而是坚持,一点一点地推进。

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显示出足够的韧性。从1978年开始,日本政府开始出动巡逻舰艇和飞机,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作业的中国渔船进行监视。在此后的20年中,日本在钓鱼岛上修建了灯塔等设施,企图将非法管控和占领“合法化”。最近几年来,尤其是2011年开始,日本加强了对钓鱼岛周边海域的监控力度。

这些举措,不是一步到位,而是观察局势,观察中国政府的应对之后再行动。在中日“政冷经热”的小泉时代,日本不刺激中国,反而是中日“融冰”、“破冰”之后,日本采取了一系列小动作。也就是说,日本的行为是理性的,不会为过去的历史问题所干扰,也不会因政治关系的冷热而变向。

日本人有韧性,中国人也可以从小事做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周总理早就说了,外交无小事。小事逐步推、调查仔细做、官民齐努力、两岸共商讨,再配合国力的增强和军力的提升,钓鱼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员)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