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会支配世界吗?

banyuesudi 2012-02-28 21:26:27 总第119期 放大 缩小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阿文德·萨博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n)去年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中国将取代美国支配世界。对此,美国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德里克·西塞(Derek Scissors)在最近一期《外交事务》上撰文反驳了萨博拉曼尼亚的观点,后者随之又对西塞的论证逐条批驳,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未来国际角色的讨论。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率

西塞认为,中国的GDP增长很可能出现停滞。经济增长依赖于土地、劳动力和创新。但如今中国已然耗尽了生态资源,劳动力过剩的现象也将成为过去,这些不利于经济增长。在创新上,萨博拉曼尼亚对中国科技产业的成长及其吸收新技术的能力表示赞赏。但西塞认为,一个真正的经济领跑者应当创新而非仅仅吸收新技术。中国对大型国企的偏袒会阻碍创新,而且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不高,今后也未必会提高。经济停滞的危险近在眼前——日本就是前车之鉴。

对此,萨博拉曼尼亚认为西塞过于悲观了。他认为,保守估计今后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7%,许多与中国处于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都有这样的增长率。只要中国的生活水平低于西方国家,那么劳动力薪酬水平也将持续偏低,因而中国仍将是投资和出口的理想目的地,进而保持经济增长。至于日本,萨博拉曼尼亚认为不具可比性。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已经达到了西方的生活水平,失去了赶超的可能。而现在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20%至25%,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保持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债权国身份

萨博拉曼尼亚在去年的文章中使用了一个支配指数表,列举了衡量一个国家国际支配作用的各种因素及其所占权重。西塞认为,这一支配指数表中最大的漏洞便是夸大了中国净债权国身份的重要性。债权国这一概念适用于金融开放的经济体,而中国的金融体系基本是封闭的。由于中国无法将外汇用于国内,因此才被迫购买美国国债。净债权国身份反映出中国的脆弱而非强大,庞大的外汇储备暴露了中国投资和消费的不平衡。

对此,萨博拉曼尼亚反驳道,他并未将中国经济的强大归因于净债权国身份。在支配指数表中,净债权国身份所占权重仅5%,其余衡量因素包括经济规模和贸易总量,而中国的支配地位则主要源于后二者。即便如此,萨博拉曼尼亚也重申了净债权国身份的重要性。如今,欧盟希望中国这一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提供资金以解燃眉之急,若中国允诺,则肯定会借此机会重构国际金融贸易规则。针对西塞“净债权国身份反映出中国脆弱”的说法,萨博拉曼尼亚指出,成为债权国是中国的战略,其促成了人类历史上最短时间内最剧烈的经济转型,为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率和消费率。

中国的金融改革

萨博拉曼尼亚也认为,不平衡的金融体系拖了中国的后腿,但他预测中国很快就会修订收支差额制度,走向开放经济。西塞觉得这一判断低估了北京对金融改革的抵触情绪。事实上,这种改革的倡导者一直是华盛顿,其希望中国经济能从投资主导型转变为消费主导型。推行市场改革能使中国保持快速经济增长并在GDP上超越美国,但如果中国政府坚持控制市场,那么长期增长希望渺茫。

萨博拉曼尼亚对此反驳道,中国的决策者深知维持其政权合法性依赖于经济的稳健增长,而要保持经济增长就必须推行改革。虽然国外的经济危机(例如欧洲经济危机)可能会使中国经济发展脱轨,但中国已经显示出应对此类问题的能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出口面临崩溃之时,北京推出了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从而规避了许多国家未能规避的冲击。这说明,中国拥有政治决心和财力来应对出现的问题。

西塞指出,由于受到债务的拖累,美国将面临一个经济停滞期。如果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其进口增长的缺失将导致贸易衰退,进而削弱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但是中国龙不会一直向前飞,甚至可能跌落。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不会获得美国长期以来所享有的那种支配力。世界不应再出现一个新的全球领袖,而应准备好面对一个没有领袖的时代。

萨博拉曼尼亚说道,支配的另一种意义在于能够让别人做你想做的事,或有能力不做别人强迫你做的事。中国已经掌握了这种能力。比如,当全世界都在抗议中国的汇率政策时,中国仍然坚持。如果这不是支配力,那又是什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