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盘点2011,十大民生政策

pinglun 2012-01-23 23:48:15 编辑组稿/李璇 总第116期 放大 缩小

  每一年都会有一样的民生热度,每一年都会有不一样的民生话题。201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究竟什么事萦绕在老百姓的“心头”?

  保障房、食品安全、医改……一个又一个民生热词记录下了2011年老百姓的真实感受,这其中有欣慰,也有期待。回顾梳理,我们发现,民生建设每前进一步,在民众心里都会得到温暖的回应;民生建设的过程,就是百姓圆梦的过程。

  保障房

  2011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建设保障房1000万套,这是中国有史以来保障房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年。

  2011年2月24日,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省级政府签订了2011年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将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分解到各地。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强调,2011年要求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是硬任务,各地要抓紧安排开工,尽早建成投入使用。

  中央与地方签订保障房“军令状”,旨在确保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相比2010年的580万套各类保障房的建设任务,2011年保障房建设量增加了72%。业内人士估算,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总额高达1.4万亿元人民币。一些地方政府曾表示面临资金筹措压力。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大量保障性住房的开工建设和落成使用,中国将迎来商品住房和保障房并存的住房双轨制时代。2011年有大量保障性住房进入住房供应市场,这有利于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促使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

  据统计,2010年—2011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分别相当于同期商品住房开工套数和竣工套数的82%、67%。过去5年,通过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国1500万户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食品安全

  2011年3月,两条关于食品安全的新闻,显示国家对此问题的高度关切。一条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督促政府落实好食品安全法的各项规定。另一条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将修订《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食品安全应急能力,并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涉嫌犯罪的严禁以罚代刑。

  食品安全问题趋于严峻,有执法的、监管的问题,也有法律本身的问题。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439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一项关于食品安全的议案,这是自1983年以来有据可查的联名代表人数最大的单项议案。该项议案中,食品安全问题被放在关系到中国人遗传基因的高度,事关到整个民族的健康,食品不安全被视为国家和民族的最大危害,主张以严刑峻法惩治食品领域的严重犯罪。

  这项议案表达的不仅是联名代表的意见,也是民心民意的指向所在。民众对两会其他议案也许有热烈的争议,但对这项议案几乎没有任何异议地表达支持。

  2011年10月5日修订的“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将食品安全事故分四级,即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nextpage$

  收入分配改革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政府在税收方面的减负动作引人关注。个税免征额提高、减免小微企业税负、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启动……2011年中国税改大幕开启,“结构性减税”不断进入公众视线。此间经济学者认为,这些举措表明,中国正进入“减税通道”。

  2011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个税法实施,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全国的个税收入全年将减收1600亿元。

  11月1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宣布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同时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为小微企业增添了活力。11月17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发布,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展开试点。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微企业免征注册登记费等22项行政事业类收费。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等专家指出,这轮税改的最大特征,是对现行税制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其针对特定群体指向明确,如中低收入者和小微企业等削减税负水平。

  “以个税起征点提高为例,这一改革意味着全国约6000万人免交个税,一大批工薪族增加了收入。2011年10月社会消费增长超17%,减征个税无疑起到了一定作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说,这有利于在当前高CPI时代撬动国内消费市场。

  医疗改革

  全民医保: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把全民基本医保作为公共产品向城乡居民提供,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近年来,为了加强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三项制度建设,建立全民医保的长效机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医疗保障标准、报销比例都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将从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5万元。

  基本药物制度:为了保证基本药物及时足额、保质保量供应和合理使用,改革医疗机构“以药补医”机制,把虚高的药价降下来,医改提出了一项全新的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的是要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负担,同时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据统计,从2009年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截至2011年7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实现了在所有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

  公立医院改革: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发生变异的以药补医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逐步演化成了一种逐利机制。逐利机制日益削弱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日益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大处方、滥用抗生素、过度治疗、不合理检查等不规范诊疗行为,以及忽视成本等问题,推高了医疗费用,绷紧了医患关系,长此以往将有损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危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迫切需要通过改革,逐步解决公立医院存在的突出问题。

  社保改革

  根据《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草案)》,企业缴纳险种从养老、医疗、失业险三项扩至五项,新增工伤和生育险。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草案规定了对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费采取的强制措施:

  一是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于用人单位欠缴之日起10日内发出限期补缴催告书,催告用人单位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及滞纳金义务和相关法律后果。

  二是规定用人单位逾期仍未补缴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依法查询其存款账户,根据查询情况报所属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划拨决定,通知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并将划拨决定书送达用人单位。

  三是规定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要求该用人单位以抵押、质押的方式提供担保,签订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延期缴费协议以及担保财产抵缴社会保险费的处置方式。

  四是规定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或者担保期满仍未能清偿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三公”改革

  2011年上半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2011年改革重点工作,提出要制定出台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和会议、公务用车制度等改革方案。

  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财经委相关负责人即曾表示,将在2011年6月报告的2010年中央财政决算中公开“三公”支出。

  2011年3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1年将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2011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国务院常务会议重提“时间表”,被解读为对民意的积极回应。

  2011年4月5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强调,2011年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三公”支出要进一步削减。温家宝还明确,要抓紧研究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公车管理使用改革,2011年要拿出改革方案,在一些部门试行。

  从2011年起,陕西省在10个省级部门进行部门预算公开试点,并力争在两到三年内,公开所有省级部门预算,并逐步细化预算公开内容,严厉遏制“三公消费”。四川成都市财政局也承诺,2011年不仅将公开政府总预算表,还将首次公开部门预算表。此外对于“三公”支出,成都市称将“按中央、省的要求,推进对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公开”。$nextpage$

  物价调控

  2011年物价如同“过山车”一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从2011年初4.9%的月度同比涨幅一路上涨,进入2月之后,CPI涨幅连创新高,直到7月份同比涨幅达到了6.5%,创下37个月的新高。11月份中国CPI同比涨幅回落至4.2%,降幅超过大多数学者预期,全年来看,物价已经成功“稳住”。

  2011年7月之后,居民消费价格开始逐步回归常态。尤其11月份全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5.3%,整个食品类价格环比下降0.8%,是近年来所罕有的。专家指出,中央采用行政性命令和货币政策等多方面手段,从压需求、增供给和减中间环节等多个角度,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有机交错,达到适度的调控效果。

  压需求,收紧货币流动性,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对公开市场操作等一系列措施出台。

  增供给,粮食8年丰收是很重要的因素,同时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补贴农民,对农副产品流通环节进行清理,在米袋子、菜篮子工程上加大投入。

  减环节,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为了解决一些大中城市农产品流通环节和成本增加、“卖难买贵”等问题,将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快建设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同时降低流通成本。

  楼市调控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在这一总基调下,在具体的政策举措方面不无亮点。比如,首次将扩大内需提到战略基点的高度,首次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特别是,第一次将发展实体经济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强调“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很显然,这种说法的针对性是不言而喻的,和“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表态可谓不谋而合。

  房地产的理性调整,是吸引资源回归实业的前提,房地产暴利,投资房地产赚钱容易,就不会有人勤劳致富,踏实创业。中国经济这么多年转型缓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资金、人力等资源过度集中于房地产行业,这意味着关系国计民生的实体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资源将逐步萎缩,最终使得经济呈现“空心化”,只追逐短期利润,只热衷炒作,最终的结果就是竞争力的丧失和经济的最终崩塌。只有房地产告别暴利,资源向制造业和高科技分散,中国经济集聚的大量的地产泡沫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软着陆。因此,要发展实体经济,就要下决心解决房地产的泡沫问题。

  当然,消除房地产泡沫,不仅靠短期的调控措施,还应抓住房价回调的有利时机,抓紧制度建设,建立抑制房地产投资、促进房地产回归居住需求的长效机制,避免调控的“橡皮筋效应”。

  养老改革

  中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构成复杂、模式多样,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两大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又分为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两种,共计有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农民工四种养老保障模式。这些养老保障模式费用来源不同、保障程度不一,彼此独立,缺乏衔接。妨碍了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人员流动,不能有效应对养老保险面临的财务困境,革弊图新已呈必然之势。

  中国对养老保险体系进行结构调整,进一步缩减过高的基本养老保险水平,同时赋予企业(职业)补充养老保险以更大的责任。根据中国现实和国际经验,可以将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目标替代率由目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58.5%降低为20%,略高于社会救济的水平但能够保障退休职工最低的基本生活,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养老保险的门槛,有利于推动广大农民工加入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目标;而农民工的加入和养老保险覆盖率的大幅度提高,又有利于解决城镇劳动人口比例下降和老龄化给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财务困境。在适当的时候,基本养老的责任可以全部由政府承担,国家给每一个退休的老人发一份吃饭的钱,真正实现“社会统筹国民化”。

  教育改革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中央还将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这是一项怎么评价也不过分的德政,堪称善莫大焉,其积极影响甚至远超民生与教育范围。

  根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报告,中国正在通过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五项改革,激发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活力。

  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在基础教育领域,大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在职业教育领域,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立43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建行业性职教集团400多个。在高等教育领域,鼓励高校探索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的新模式。

  探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组建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等16个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和论证。

  促进办学体制改革。教育部与相关部委联合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推动和指导地方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首次批准5所办学基础较好、社会声誉高的民办高校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

  加快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制定省级政府依法审批设立专科学历高等学校的具体办法,强化省级对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初审权和对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审核权。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强化对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督导检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